2015年07月03日13:58 來源:西安日報
昨日,市政協委員對“我市農村扶貧開發工作”進行專項視察。我市三年扶貧攻堅行動計劃實施兩年多來,全市已有26.6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今年,我市將對173個貧困村生活性基礎設施進行完善。
脫貧群眾年人均收入達4820元
2013年初,全市有508個貧困村,扶貧對象36.6萬人,其中絕對貧困人口5.5萬人。為加快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市委市政府啟動了三年扶貧攻堅行動計劃,提出到2015年底全面完成全市36.6萬貧困人口脫貧的“清零”目標。兩年多來,我市圍繞這一目標,突出產業發展和移民搬遷兩個重點,強化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個主渠道,全力推進移民搬遷、整村推進、產業發展、能力提升和政策兜底五大工程,扶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按照貧困人口人均年純收入達到3200元的標準,全市已有26.6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含5.5萬絕對貧困人口),脫貧群眾人均年收入達到4820元,貧困發生率由13%下降到不足5%;貧困地區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顯著提升。
貧困村安全用水普及率達95%
我市各行業部門在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加大對貧困地區的傾斜扶持力度,優先實施了貧困村道路通暢、安全引水、電力保障、信息化建設等工程。目前,全市貧困村農村客運至行政村通車率達到100%;安全用水普及率達到95%;農網改造和三電網絡(電視、電話、電腦)實現全覆蓋。
今年,針對去年摸底的173個貧困村內的水、路、環衛等生活性基礎設施不完善問題,市政府再拿出5000萬元專項資金進行完善,確保到年底所有貧困村到脫貧要求。
除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外,大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全面推進了貧困村文化室建設;優先配置了貧困地區校車等教學資源,加強了貧困山區學生寄宿上學的保障,貧困地區義務教育標準化率達到70%;基本健全了涉貧縣(區)、街辦(鎮)、貧困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
健全全市扶貧工作長效機制
今年是我市三年扶貧攻堅的最后一年,既要全面完成“清零”目標,又要謀劃新階段工作,任務艱巨。為此,我市將對前一階段的扶貧工作進行一次“回頭望”,全面對照市委市政府扶貧工作“三年行動計劃”查漏補缺、查弱補短。同時,認真梳理脫貧對象,統籌考慮不同類型的對象,實行分類幫扶,分類救助、兜底。對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意愿的,作為開發式扶貧的重點對象,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屬于五類重點人口的,全部納入救助和保障兜底脫貧范圍,實現精準脫貧。
我市還將健全機制,謀劃新階段工作。著手研究制定我市扶助、救助、保障一體化實施意見,健全“扶貧開發+兜底保障+臨時救助”的扶貧工作長效機制。研究制定我市脫貧認定辦法及三年扶貧攻堅行動任務結束后,繼續鞏固提高扶貧開發工作的方案,明確下一輪(2016年—2020年)全市扶貧工作重點對象、目標和任務、措施。(記者文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