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17日07:45 來源:華商網
[摘要]條例還特別劃定34種烈性犬和大型犬,在重點限養區內禁止個人飼養,一般限養區內個人要飼養的,必須實行拴養或者圈養。

“這么多?不可能!”這句話剛出口,愛狗人士張輝自己就搖了搖頭,“不過西安那么大,那么多人,那么多狗,好像……這也不算多。”張輝所說的是一組關于狗、或者說狗與人關系的數據。今年1-6月,西安市犬傷門診共報告處置犬傷病例8991例。
市民:不覺得限犬令有效果
8991例,意味著,在這座古城生活的近900萬人與近30萬只狗,上半年發生過近9000次不愉快的接觸經歷。
然而,根據官方統計,這個數字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188例,漲幅15.22%。此時距離2012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限犬令”,差不多已有三年半。“限犬令”指的是當時修訂的《西安市限制養犬條例》,對養犬的范圍、數量及種類等,都做了詳細規定。例如,“限犬令”規定,三環路以內區域及三環路以外的城鎮居民居住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幼兒園、醫院、文物古跡保護區、風景名勝游覽區等區域為重點限養區,其他區域為一般限養區。重點限養區內每戶限養普通犬一只,一般限養區內每戶不得超過兩只。條例還特別劃定34種烈性犬和大型犬,在重點限養區內禁止個人飼養,一般限養區內個人要飼養的,必須實行拴養或者圈養。養狗必須辦理登記手續,登記證每年檢驗一次;外出遛狗必須帶上狗繩,狗繩長度不得超過兩米;還要及時清理狗的排泄物等等。
如此嚴令之下,狗傷人的情況按說應該得到控制,可事實上并非如此。
“我沒覺得有效果,大狗還是隨處可見。我家這附近,時常能見到人遛藏獒、松獅、黑背這種狗。”市民周女士不養狗,住在蓮湖區二環內的居民區,按照“限犬令”,屬于重點限養區。
烈性犬在城區隨處可見
重點限養區內見到“限犬令”中限制的34種狗,絕非什么稀罕事。
居住在鳳城四路的張女士養有一只薩摩耶“Coco”。“我都是晚上去文景公園遛它,那里狗很多,前一陣一只羅威納差點咬傷它。”而“羅威納”名列34種之內。作為愛狗者和養狗者,張女士把狗是否有攻擊性歸結為“狗主人和狗的素養”。
這種看法是感性的,難有說服力。事實上,西安市的禁養名錄也絕非空穴來風。西安市農委、市公安局在“限犬令”出臺前,參照世界犬業聯盟公布的猛犬名單和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限養犬種名錄,結合西安實際,劃定阿拉斯加雪橇犬、德國牧羊犬、秋田犬、藏獒、松獅、羅威納犬等34種犬種在重點限養區內禁止個人飼養。甚至還包括具有上述犬種血統的雜交犬和肩高50厘米(指成年犬的平均身高)以上的犬種。
最常見的、學名中華田園犬的土狗其實也在禁養名錄中。“哪個村子里你還見不到個幾條?”曾在多個城中村租住多年的“西漂”杜海鵬說,“有主兒”的多,流浪狗似乎更多。
一只狗的悲慘命運
在騾馬市、小寨等人流密集的商業區,經常有一些狗販用籠子或箱子裝著一些小狗崽兜售,看起來很小很萌。愿意為“呆萌”買單的年輕姑娘是它們的潛在買家。
羅冰(化名)就是這樣一位買家。她是外地人,大學生,去年在小寨買下一只肉乎乎的小黑狗。洗澡后發現顏色是染上去的,狗的本色其實是土黃色。但她沒有嫌棄,給狗起名“Lucky”。然而兩個月后舍管知道了,和保衛處一起來收繳。一個同系但不熟的女生領養了它。然而,一個月后,羅冰想去看望Lucky時,被告知已遺棄。對方給的理由難以接受卻無從辯駁。“她說和男友分手了,租住的房子退了,沒地方養就扔了。”羅冰很氣憤,哭著和對方大吵。但對方說“你送我了,我就可以處置,你那么愛它你咋不養著。”
“那么可愛的一只狗狗被流浪,也許就成了不安定因素。不知道會有怎樣的命運。”羅冰現在說起Lucky,仍不免黯然。
狗的兇性往往與經歷有關
盡管缺乏官方數據支撐,但根據受訪市民的見聞,以及三家城區公立醫院的急診科醫生收治病人的經驗,咬傷人的狗,主要是流浪狗。
西安市2013年官方公布數據是西安有25萬只狗,然而登記注冊的僅有7萬。看來這25萬的數字是估值。因為實際的犬只總數無法確定,家養犬之外的流浪犬更是隨處可見。
“被遺棄的狗狗往往都受到過傷害,包括生理或心理的。”在城西經營寵物店的趙先生表示,許多人的不正確行為,會導致本來不會攻擊人的狗被反常地激發兇性。“敢主動攻擊人的流浪狗并不多,它們只是在感覺受到威脅時才會發動進攻。而家養的狗,也會這樣。”他說,除了夏季燥熱或發情期等因素外,狗還容易被一些行為激發兇性,例如與狗身高近似的兒童與陌生的狗視線相接,會讓狗覺得被挑釁,且認為自己有優勢。
“我們店的一個顧客養著一只秋田,很聽話也比較溫順,但是很反感口哨。主人說,這只狗可能是小時候被吹口哨的醉漢用腳踢傷過。所以遇到陌生人吹口哨逗它,反應很大。如果沒有牽繩或者挑逗者不立刻退開,很容易就會釀成惡果。”
“限犬令限制養狗,限制不了狗咬人,因為這從來都不是一個單純原因導致的結果。”趙先生說。 華商報記者楊昊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