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20日07:33 來源:華商網
近年來,華商報新聞熱線有關交通事故的電話投訴量一直高居不下,進入夏季,相關數據又有小幅上升趨勢。
華商巷議對華商報2013年以來近4000條熱線數據進行了分析,得到有效數據2410條。分析發現,事故易發行政區域以未央、雁塔和蓮湖居多,其中北二環為事故易發路段,早8時到10時是事故高發時段,此外,機動車擦碰占事故的四成……詳情請看本期的巷議報告。
數據來源:華商報24小時新聞熱線
數據時間:2013年、2014年、2015年截至7月19日
數據分析:華商數據分析師呂昕
西安十大易發事故路段
北二環 東二環 南三環 北三環 鳳城五路 西三環 科技路 大慶路 馬騰空 昆明路
易發時段 二成在上班早高峰
數據分析:2410條有效數據中,事故多發時間集中在上班早高峰,其中8時至10時最多,共計412條,占有效數據近二成;緊隨其后的易發時間段是10時至12時,共計333條。事故原因集中在機動車沒有保持安全車距,在施工路段爭道搶行,另外非機動車違法搶行、行人橫穿等也是造成事故的因素
易發區縣 未央雁塔蓮湖占一半
數據分析:在2410條有效數據中,排名前三的未央區、雁塔區和蓮湖區共計1235條,占有效數據的一半,其中未央區事故易發路段最多,主要集中在北二環、北三環、太華路、北辰大道和鳳城路;其次是雁塔區,主要集中在南三環、科技路、馬騰空、大寨路和西影路;排名第三的蓮湖區主要集中在西三環、昆明路、西門和豐慶路
易發路段 北二環東二環等排前十
數據分析:通過篩選2410條有效數據,上述十大路段最易發生事故,在這排名前十的易發路段中六成以上事故集中在二環或三環。其中北二環最多,原因多為機動車行駛過快導致翻車或碰撞及路面維修;東二環多為施工車輛引發的事故,例如渣土車;南三環多為車速過快導致機動車碰擦事故及施工車輛導致的事故。二環和三環因道路寬闊、路況好,機動車超速導致的事故時有發生
路寬車少速度快 坡陡彎急岔道多
記者探訪十大易發事故路段 發現多處交通標志需完善
>>北二環
道口綠植高 易遮司機視線
7月16日上午,華商報記者在行車中發現,北二環自東向西方向多處道口綠植較高,容易遮擋司機視線。如:貞觀路南口人行天橋東側,進道口栽植了多棵柏樹,容易擋住北二環北側車道上司機的視線,使司機無法及時發現進道車輛。
>>東二環
胡家廟天橋附近擁堵
16日下午5時許,華商報記者沿東二環自南向北行至胡家廟人行天橋附近發現,此路段沒有封閉且毗鄰小區,不少左拐上東二環的車輛與向北行駛的車輛交匯在一起,形成擁堵。在辛家廟立交橋西安重型機械研究所家屬院門前,不少行人隨意橫穿東二環,令正在加速準備上橋的車輛不得不緊急避讓。
>>南三環
岔道多 無交通標志提醒
16日上午11時左右,華商報記者駕車來到南三環,南三環東段坡多彎急,必須控制車速謹慎通行。南三環西段岔道口較多,且許多岔道口沒有交通標志牌,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如南三環朱雀大街路口向西約350米,有一條南北走向連接長安西路的巷子,內有小區和菜市場,車輛人員頻繁出入,但路口沒有紅綠燈和交通標志牌。
>>北三環
路面坑洼 過往車輛車速快
16日上午10時左右,華商報記者在北三環與秦川路交匯處行駛時發現,該處路面坑洼,車輛行駛時非常顛簸,且因該處橋下有燈具市場,人車混行。北三環東段秦灞橋東側約1.5公里處,不少井蓋下沉,路面有坑,車輛行駛時非常顛簸。因過往車輛車速較快,可能引起車輛失控。
>>鳳城五路
沿途小區多 人流量較大
7月16日上午10時20分左右,華商報記者在鳳城五路看到,沿途兩側小區較多,人流量較大。華商報記者在海棠花園門前觀察了5分鐘,發現該處路面未設置斑馬線,過馬路的行人直接穿過馬路中間綠化帶,令過往車輛“措手不及”。
>>西三環
道路較為寬闊 車速普遍較快
西三環在2014年1月被西安市公安交警支隊確認為全市五大事故多發點路段之一。16日下午4時30分左右,華商報記者從昆明路駛入西三環向北行駛,沿途發現道路較為寬闊,路上車輛車速普遍較快。
>>科技路
地鐵施工圍擋 四車道變兩車道
16日下午4時左右,華商報記者在科技路看到,由于地鐵施工圍擋,該路段較為擁堵。在中華世紀城小區南門外,路面一側只能并行兩輛車,此處還設有公交站,車輛進站時易造成擁堵。在丈八北路與科技路十字,載客三輪車占道,通行困難。
>>大慶路
信號燈不亮 交通標志被遮擋
在16日的走訪中華商報記者發現,大慶路部分路段存在交通信號燈不亮、交通標志被遮擋等問題。桃園北路與大慶路十字安裝了紅綠燈卻不亮,西開公司門前的交通指示牌被茂密的樹葉遮擋。
>>馬騰空
轉彎后就是高架橋下坡易追尾
華商報新聞熱線常接到馬騰空車禍的線索,因該處機動車轉彎后就是高架橋下坡,下坡路盡頭緊跟著紅綠燈,車輛因速度難以控制易追尾釀成事故。16日華商報記者途經馬騰空時看到,一座人行天橋已投入使用,地面人行橫道已被封閉。
>>昆明路
光禿禿隔離帶杵在路中間
16日下午2時左右,華商報記者在昆明路7號橋處看到,丈八北路與昆明路十字北側,路面上有四五米長的橢圓形隔離帶,隔離帶內沒有綠植。晚上視線較差時,司機很容易撞上。 華商報記者 楊琰冰 馬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