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美行程公布 隨訪商界巨頭解讀
2015-09-18 06:36:00 澎湃新聞網
編者按
9月17日傳出消息,中美兩國30位重量級企業CEO將在習近平訪美期間對話。
在當前經濟形勢背景下,哪些“巨無霸”企業的老總會有幸隨訪,這些企業與以往有何不同?尤為矚目的是,中國互聯網三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老總均出現在此行15人名單中。針對愈演愈烈的網絡安全爭端,中美兩國互聯網企業將無法回避碰撞,能否擦出火花,值得期待。
9月16日,隨著習總訪美時間的敲定,這件事已然成為了公眾關注的大新聞。
9月17日,美國保爾森基金會宣布,中美企業家將于9月23日在西雅圖進行一場“重量級的對話”。與會者包括15位美國公司首席執行官和15位中國公司首席執行官。同樣,習總也將會出席這次對話會。
習總訪美,去哪里、談什么、誰跟著去,自然是各方關注的話題。而這次隨行的15名企業家,名單也很有意思。
名單
中方去了15個企業領袖,大多數是所在集團的CEO或者董事長。
他們是:

百度的李彥宏

阿里巴巴的馬云

騰訊的馬化騰

中遠集團的馬澤華

中國建筑的官慶

中國銀行的田國立

工商銀行的姜建清

萬向集團的魯冠球

聯想集團楊元慶

新奧能源的王玉鎖

雙匯集團的萬隆

伊利集團的潘剛

海爾集團的梁海山

玉皇化工的王金書

天津鋼管集團的李強
而參加這場對話會的美方15名企業家,同樣各個是商界大佬。他們執掌的,是通用汽車、亞馬遜、思科、蘋果、霍尼韋爾、杜邦、微軟、陶氏化學、百事、波音、星巴克、IBM等企業。
其中,不乏貝索斯、巴菲特、庫克等中國人民都耳熟能詳的名字。
隨行中國企業家中,馬云、李彥宏、姜建清、魯冠球等都屬于“熟臉”,經常跟隨習李出訪;而
馬化騰、官慶、梁海山、王金書等,則屬于頭次跟習近平出訪。
身份
從企業性質來看,此次隨訪的,有國企也有民企。而從企業所涉及的領域來說,互聯網(百度、阿里、騰訊)、金融(工行、中行)、汽車(萬向)、能源(新奧能源)、糧食(雙匯、伊利)、建筑(中建)、化工(玉皇化工)、制造業(天津鋼管)等是這些企業的主要涉及領域。
當然,有的企業往往涉及多個領域,比如BAT(百度、阿里、騰訊)既參與電商,也參與互聯網金融,甚至涉足能源領域。而作為汽車制造企業的萬向集團,前不久剛剛在舊金山與普利茨克家族合作投資價值十億美元的酒店項目。
為什么會選擇這些企業參與這次高級別對話?在島叔看來,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當然是這些企業在各自的行業都是“排頭兵”,而這些領域在當下的中國也很關鍵。
比如“互聯網+”是當下中國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現代金融體系正在中國逐步形成,而能源、化工、制造業等傳統支柱產業在經濟新常態的情形下正尋找轉型之道。
而第二點,是可以與此次習總出訪形成“對應互補”。
比如在汽車行業,對應萬向集團的有通用汽車;在互聯網領域,對應BAT的,有亞馬遜、蘋果、思科、微軟,對應聯想的有IBM;在金融領域,對應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的有伯克希爾·哈撒韋;在食品領域,美國有星巴克、百事;在化工領域,美國有陶氏化學……這些行業和從事領域相對應的中美企業,他們碰在一起很有可能就對應領域展開磋商,甚至達成合作。
另外,還有最后一個特點,便是入選的中國企業都有豐富的海外投資經歷。
除了剛提到的萬向集團收購美國酒店,還有像中遠集團開辟北極航線、爭取希臘港口,中國建筑在國際上承包工程(美國洋基體育場火車站項目、巴哈馬大型海島酒店項目、阿聯酋迪拜棕櫚島總督酒店項目)、并購建筑公司(例如美國PLAZA建筑公司),雙匯集團收購海外食品公司(例如史密斯菲爾德食品)等等。
這些,都是即將參與戰略對話的中國企業身上具有的標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