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精品视频|国产欧美日韩麻豆91|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91.com在线|久久一精品

  您好,歡迎光臨《絲路情韻》網, 網址:www.jslybf.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網站首頁    絲路要聞    魅力西部    國外風情    絲路在線    絲路頭條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絲路論壇    軍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聲秦韻    東盟在線
光影華山    今日華山    人文華山    山水華陰     驢友在線    文化在線    紅樹林影視   財富人生    企業家風彩    景點推介    旅游世界    軍旅在線    杏林風景    農業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檢察    西部法院    資源與環保   歷史名勝    歷史典故    傳奇故事    歷史名人    藝術精品    社會萬象    旅游文化    傳統工藝    奇石根雕   民間藝術
華陰政法      攝影家      風光攝影      人物攝影     書畫長廊    名人書畫      綜藝在線      小說       散文       詩歌       劇本      雜文隨筆      紀實文學    生活百科
 
   □ 絲路在線
· 習近平給田華等8位電影藝 ..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體:美軍 ..
· 人民觀察 | 三個關鍵詞 ..
· 金秋時節處處好“豐”景 ..
· 陜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機暴雨 ..
· 網信部門公開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屆消博會丨創新消費融 ..
· 青瓦土墻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貸利率又降 ..
· 中央軍委舉行晉升上將軍銜 ..
詳細內容
他們,用行動告慰先輩——新時代中國青年共產黨員素描

他們,用行動告慰先輩——新時代中國青年共產黨員素描

  新華社北京5月3日電  題:他們,用行動告慰先輩——新時代中國青年共產黨員素描

  新華社記者王鵬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人類社會青年英雄輩出,中華民族青年英雄輩出。”

  穿越百年風雨,一股青春的力量,始終在華夏大地激蕩。

  100年前,13名平均年齡28歲的中共一大代表,醞釀了“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一個嶄新的時代由此開啟,中國革命的面貌就此改變。

  100年后的今天,新時代中國青年共產黨員繼承先輩的傳統,昂首闊步走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正在不斷書寫新的光輝篇章。

  迎難而上,澎湃青春的熱血

  祖國西部邊陲,巍巍喀喇昆侖。

  去年6月,茫茫群山、冰峰雪谷之中,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四位烈士,用鮮血譜寫了一曲新時代青年共產黨員的英雄贊歌。

  面對有關外軍的非法侵略挑釁行徑,他們頑強奮戰、不失寸土,用生命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這是2月23日在甘肅省蘭州市烈士陵園拍攝的社會各界人士給陳紅軍烈士敬獻的花束、花籃。 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對于青年一代,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寄予厚望:“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

  初生牛犢不怕虎,越是艱難越向前。

  當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青年共產黨員選擇做沖鋒在前的勇士,彰顯青春的擔當——

  2020年4月8日,貴州省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成員杜富佳在貴陽結束最后一天的隔離觀察,返回湄潭繼續投入醫療工作。回憶起在武漢戰斗的日日夜夜,杜富佳說:“我是一個平凡的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是我的使命。”

  貴州省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成員杜富佳(紅衣者)結束最后一天的隔離觀察回到湄潭縣,與醫院同事相擁(2020年4月8日攝,手機照片)。 新華社發(尚媛媛 攝)

  從湖北武漢、到黑龍江綏芬河,再到河北石家莊,無數青年白衣為甲、逆行出征,在抗疫一線經歷特殊的成人禮,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當滔天洪水洶涌而至,青年共產黨員選擇做不畏艱險的斗士,澎湃青春的熱血——

  “守堤的黨員干部成千上萬,我只是其中之一。”去年夏天,暴雨如注,洪水肆虐,來自湖南的青年鄉鎮干部夏偲在大堤上度過自己29歲的生日。那天,他沒有和親友團聚,只在通宵值守后,早餐吃了兩個雞蛋,但他說:“這是我最有意義的一個生日。”

  在湖南省臨湘市聶市鎮新長源垸值守點上,青年鄉鎮干部夏偲(前)和同事在巡堤(2020年7月15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從長江、淮河沿岸,到洞庭湖、鄱陽湖、巢湖、太湖,萬里抗洪前線上,閃動著無數青春的臉龐。

  時代呼喚擔當。迎難而上、挺身而出的青年共產黨員,又何止在抗疫、抗洪戰線!

  年輕的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涼山支隊西昌大隊隊員們,追隨木里“3·30”森林火災滅火勇士的足跡,去年再次撲滅了發生在西昌、木里的火災;

  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涼山支隊西昌大隊參與木里森林火災撲救的消防員回到駐地與其他隊員共同列隊(2019年4月3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超群 攝

  長春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大隊代理副大隊長劉亮,在汶川抗震救災、松花江抗洪搶險、長春依林小鎮地下商場火災撲救等5300多次急難險重任務中沖鋒陷陣;

  ……

  百余年前,青年毛澤東在《湘江評論》創刊詞中疾呼:“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

  青春的激情穿越時空,不斷迸發出強大的力量。我們正見證,新時代青年共產黨員不怕苦、不畏難、不懼犧牲,用年輕的肩膀扛起如山的責任,展現出青春激昂的風采。

  執著堅守,永懷不變的初心

  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是我國海拔最高的交警執勤點位。

  為守護青藏公路這條“生命線”,西藏自治區安多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秩序中隊中隊長達瓦云旦在這里駐扎了9年。

西藏自治區安多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秩序中隊中隊長達瓦云旦(前)在109國道唐古拉山段除冰(2019年2月攝)。 新華社發

  達瓦云旦還記得2019年春節,109國道唐古拉山段出現罕見降雪大風天氣,氣溫低達零下30攝氏度,積雪最深處達1.5米,堵塞車輛600余輛,滯留人員1300余人。原本打算回家的他,馬上組織開展救援,一干就是59天。

  “與其說我在這里守護公路,不如說是在守護幸福。”在達瓦云旦看來,青藏公路不只是運輸物資的路,更是承載更多人來到西藏、建設西藏的幸福之路。

  駐守高寒邊疆,守望祖國和人民。從雪域高原放眼整個華夏大地,無數像達瓦云旦這樣的青年共產黨員,把個人的成長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相結合,堅守著不變的初心和使命。

  2013年,大學畢業的王萌萌放棄城市生活,來到農村揮灑汗水。

  回憶起當時的選擇,如今已是安徽省定遠縣西孔村黨總支第一書記的王萌萌說:“多一個人回來,家鄉就多了一份脫貧致富的希望。”

  安徽省定遠縣西孔村黨總支第一書記王萌萌(左)與村民一起分裝剛采摘的草莓(2018年2月27日攝)。 新華社發(馮再雷 攝)

  在泥濘的田埂上實地考察、和村民圍坐在小桌前交流致富經驗、建設扶貧就業驛站……在王萌萌帶動下,西孔村從曾經的“落后村”變為產業興旺的“明星村”。

  不同的選擇,同樣的堅守。南梁革命紀念館陳列展覽科科長王雅麗在離家千里之遙的大西北,十數年如一日弘揚革命精神。

  作為講解員,她投入編演了《南梁建立蘇維埃》《巧兒追夢》等10多個紅色節目,宣傳南梁革命斗爭史;面對不同受眾,她將講解詞細化為青少年版、專家學者版、普通游客版等多個版本。她把每次講解都當作一次革命精神的洗禮,也讓更多人了解了這塊紅色熱土的革命歷程。

  蜿蜒在崇山峻嶺和滔滔江水之間的玉磨鐵路線上,平均年齡30歲的中鐵四局玉磨鐵路青年突擊隊駐守大山深處5年。他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汗水揮灑在“一帶一路”建設事業上,新時代的青春旗幟在彩云之南飄揚。

  激蕩百年風云,歷經歲月變遷,代代相傳中,青年共產黨員始終執著堅守為國為民的初心,堅定不移——

  1921年,中國革命的航船從南湖揚帆起航。

  為還原那段崢嶸歲月,浙江嘉興學院一批青年師生自編自導自演話劇《初心》,再現“紅船精神”的時代魅力。中共一大代表視天下為己任、堅定信念化險為夷的一幕幕也深深印刻在青年學子的腦海中。

浙江嘉興學院紅船劇社的社員在學校排練話劇《初心》(2020年7月16日攝)。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自2017年首演以來,三年多時間,幾屆學生演《初心》、學黨史,團隊中先后有數百人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信念和初心融入血脈,新時代青年共產黨員胸懷憂國憂民之心、愛國愛民之情,不斷奉獻祖國、奉獻人民。

  奮進不息,續寫復興的篇章

  夏日的清華大學,既有古典的雅致,又飽含青春的活力。

  從一所由“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成長為如今自信開放的知名高校,110年的風雨沉浮,清華大學親歷了中國近代以來的沉淪與屈辱,也更加深刻感受到新時代中華民族的奮起與復興。

  從創建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到組織科研突擊隊進行疫苗研究和抗體研發……清華師生在科研、扶貧、抗疫等一線接續奮進,以聰明才智貢獻國家,以開拓進取服務社會。

  在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潤滑與摩擦檢測中心,工作人員在設置高溫摩擦磨損試驗機參數,用來測試潤滑介質承載能力(2月24日攝)。 新華社發(孫凡越 攝)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

  時代在變,但奮斗的底色不能變。新時代的青年共產黨員在攀登知識高峰中追求卓越人生,在不懈奮斗中踐行青春誓言。

  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這一古老而深刻的命題,吸引著付巧妹投身于古人類研究。“80后”的她,致力于開發創新古基因組實驗技術,專注探索人類群體的起源與演化。

  有人問付巧妹:“你的研究有什么用?”在艱難維持實驗室的時候,她也曾想過要不要改做熱門研究。但最終,付巧妹選擇了堅守。

  她的科研成果在世界范圍內推動人類學、演化遺傳學等相關領域的發展,更為提升我國相關領域的學術影響力和國際話語權提供了重要助力。《自然》雜志評價她:“確立了中國在古DNA與古人類研究領域強有力的國際地位”。

  同樣身為“80后”,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晉芳則在創業之路上披荊斬棘。

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晉芳在公司和團隊成員討論前沿技術與公司規劃(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他自23歲開啟創業之旅,帶領研發團隊屢次攻克顯示芯片產業的“卡脖子”難題,用1200余項專利實現顯示芯片關鍵技術的本土化,有力增強了顯示芯片國產化能力。

  “青年科研工作者趕上了建功立業的好時代。個人發展夢想與國家民族前途深度融合,這是當代青年莫大的幸福。”張晉芳說。

  立鴻鵠之志,成棟梁之才。不同行業、不同身份的新時代青年共產黨員,積極投身國家民族發展的洪流,在時代的舞臺上施展才華、建功立業。

  上海盛東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橋吊司機張彥,帶領團隊七次刷新集裝箱橋吊單機和船時量作業效率的世界紀錄,是全世界駕駛集裝箱橋吊速度最快的人。

  杭州技師學院教師蔣應成代表中國出征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榮獲汽車噴漆項目冠軍。這是我國參賽者首次在該項目蟬聯冠軍。

  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乘風破浪,考察中獲取一批又一批珍貴數據和樣本,為我國成為極地考察大國奉獻無悔青春……

  復興的偉業,需要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走向勝利。青年怎樣,中國就將怎樣。

  拉開時間的望遠鏡,在與歷史的對照中,我們更能清晰地發現青年共產黨員精神的一脈相承、理想的賡續不絕。

  中共一大召開時毛澤東是28歲,周恩來參加中國共產黨時是23歲,趙一曼犧牲時是31歲,邱少云犧牲時是26歲,雷鋒犧牲時是22歲,王繼才第一次登上開山島時是26歲……

  青春萬歲,強國有我;時光不老,奮斗不止!

  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在新時代青年共產黨員心中久久回蕩——

  “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

【作者: 】  【發表時間:2021/5/3】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和諧陜西網 銅川慈善協會 渭南文物旅游網 環球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國際日報 中國檢察網 中國法院網
人民日報 新華網 央視網 中國公安 中國文物信息網 太華索道 陜西 西部法制報


網站備案:陜ICP備14008634號-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國·咸陽        電話:131-5212-8066       傳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內容未經本網站及作者本人許可,不得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等,違者本網站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網站所用文字圖片均來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網站,凡圖文未署名者均為原始狀況,但作者發現后可告知認領,我們仍會及時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處理,如未及時聯系本站,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