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長期以來,華陰市公安局戶籍窗口始終堅持“服務不缺位”的理念,提升窗口民、輔警服務水平,筑牢為民服務宗旨意識,推出各類便民措施,拓寬為民服務渠道,傾心打造“五心”工程,爭當群眾“貼心人”切實提高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
上門宣傳政策,便民服務更“入心”。
為了廣泛宣傳各類便民措施及戶籍政策,讓廣大群眾、企業員工、搬遷群眾了解居住證、戶口遷移等政策,治安大隊多次組織派出所深入藥廠社區、大唐秦嶺發電廠、匯海亞林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及福惠家園、迪紅社區易地搬遷小區開展政策宣傳,民警上門了解落戶意愿,宣傳居住證辦理、戶口遷移及便民政策。同時,通過在公安局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發布中高考“綠色通道”、節假日“預約服務”等便民政策,群眾足不出戶即可了解戶籍政策。
提升能力作風,規范服務更“舒心”。
通過集中培訓、“傳幫帶”等方式,強化對戶籍窗口民輔警的業務培訓,要求各戶籍警熟練處理各類業務,持續強化業務學習,嚴禁因業務水平不高導致群眾不滿意。在戶籍窗口設立投訴電話、意見箱,主動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針對群眾反映的服務不到位等問題,嚴肅工作紀律,及時整改,力爭做到群眾“零投訴”。嚴格執行“首接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服務制”等工作制度,全力提升民輔警宗旨意識和服務水平。
推出便民措施,便捷服務更“省心”。
一是打破“地域阻隔”,全面推行戶口遷移、戶籍證明、出生報戶等業務“跨省通辦”,身份證辦理業務實行“省內通辦”“市內通辦”,免去群眾來回奔波。二是大力推行延時服務、錯時服務、上門服務、假期預約服務等服務模式,開通“綠色通道”,為特殊群體優先辦理、優先服務。針對群眾在外地或出行不便的,延伸服務觸角,通過郵寄、上門送證、委托代辦等方式盡力滿足群眾需求,讓每一位群眾享受更便捷的戶籍服務。今年以來,辦理各類戶籍業務“跨省通辦”業務629次,身份證跨省、省內通辦業務556人次,節假日“預約服務”446人次,上門辦證12人次,錯時、延時辦理510余人次。
從細微處著手,溫馨服務更“暖心”。
從細微處入手,從群眾身邊的小事做起,讓群眾感受到溫馨的服務。開通“老弱病殘孕”窗口,對老年人優先辦理,全程幫辦;對超過一個月未領取身份證的,戶籍民警通過村社微信群、電話聯系等方式提醒領證;對因出具各類證明需要查詢檔案的,民警當場或利用休息時間查檔,盡量讓群眾減少等待時間;各戶籍窗口民警微笑服務、文明用語、細致熱心為民服務,讓前來辦理業務的群眾倍感溫馨和暖心。今年以來,延時為群眾查詢檔案50余次,老年人全程幫辦300余次,上門送證38人次。
急難愁盼落地,化解難題更“安心”。
主動為轄區群眾排憂解難,為群眾著力解決各類戶籍難題,對部門之間政策矛盾或按政策無法出具證明,民警主動與民政、養老、社保、教育等部門溝通,避免群眾在部門之間來回跑;對轄區群眾因出生超時報戶、長期在外務工、出走丟失等形成的疑難戶籍問題,派出所主動作為,與外省派出所、民政等其他部門協調,認真開展調查取證,切實為群眾著想為群眾解決戶口難題。今年以來,主動與養老、民政、教育、社保等部門溝通協調30余人次,為出生超時報戶、長期出走、殘障老人等補錄戶口16人次,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