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二醫院院長徐兆宏檢查醫院防疫一線工作
傾心服務患者
查房
為病區陪護人員測量體溫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 2020年——庚子鼠年,注定是一個讓國人難忘、歷史銘記的年月。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這個年過得不尋常。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渭南市第二醫院一個個醫務人員挺身而出,一名名黨員主動參戰,一座座戰斗堡壘巍然矗立,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讓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 讓紅色成為最鮮艷的色彩 “媽媽,您什么時候回來,我想您了……” 面對瘋狂的病毒,她沒有哭!面對勞累的工作,她沒有哭!面對身體的疼痛,她沒有哭!當急診外科護士長姚金娜聽到電話那一端一雙兒女的聲音時,再也壓抑不住自己的情緒,放下電話,嚎啕大哭。 工作間隙,不爭氣的眼淚再次劃過姚金娜的臉頰。她有一肚子的話想說給兩個孩子聽,想說給自己的家人聽。姚金娜給自己的家人寫了一封家書。 “全國的醫護人員都在與死神賽跑,他們都是堅守在一線的英雄。我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又是一名醫務人員,堅守崗位,守護健康,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姚金娜抽泣不止,時而奮筆疾書,時而走神發愣。那一刻,她忘不了視頻里女兒哭成淚人的模樣!那一刻,她忘不了電話里兒子要媽媽的哭喊聲!那一刻,她忘不了愛人叮囑自己的暖心話語! 姚金娜把心中所有的愛化成一個個文字,把滿心的虧欠寫成一句句話語,這封家書讓人動容,涕淚俱下。 在渭南市第二醫院還有許許多多個“姚金娜”,他們為了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為了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主動請纓,堅守崗位,用使命和擔當筑起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來,渭南市第二醫院第一時間成立疫情救治專家小組、預檢分診小組、發熱門診小組、防控小組以及后勤保障組,多次召開疫情防控專題會議,深刻剖析疫情防控工作的緊迫性與嚴峻性,深入分析疫情動態和趨勢,全體醫護人員義不容辭地站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白衣戰士,渭南市眼科醫院(渭南市第二醫院眼病醫院)第五黨支部所有黨員深感責任重大。在此,我們支部所有黨員向各位院領導請戰,隨時待命,聽候調令,無條件服從,定將盡己所能,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1月25日(大年初一),醫院黨總支第五支部全體黨員在支部書記云釗的帶領下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摁下鮮紅的手印,誓與病魔斗爭到底,用愛與責任守護新的希望。一時之間,一名名共產黨員請命參戰,一個個醫護人員奮勇當前,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感人至深的“同心戰‘疫’圖”。 “我承諾堅守發熱門診,守住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踐行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爭當抗擊疫情一線的最美戰斗者……”這是該院消化內科醫師段紅妮寫下的請戰書。 17年前,段紅妮參與抗擊非典的工作。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她再次主動請戰,要求堅守發熱門診,守住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發熱門診、隔離病房到處都留下她匆匆忙碌的身影。為節省防護物資,減少病人候診時間,她經常一整天不吃不喝,只在晚上脫下防護服后吃上一頓飯,這是疫情防控期間一名醫生的真實寫照。 殊不知,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的段紅妮要比常人承受著更多不為人知的疼痛的煎熬,攥起拳頭捶自己的腰成為她的“標志性動作”。同事勸她休息時,她卻搖頭說:“堅持堅持就好了!” “她在前線守關,我在后方保障,雖然一天說不上幾句話,但是偶爾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點頭問個好,心里就很踏實了。”段紅妮的愛人李小偉在醫院后勤科工作,負責新冠肺炎醫療救助改建服務保障工作。李小偉說,一句話、一個眼神就是愛的傳遞和鼓勵。 在市第二醫院,這樣的黨員、這樣的醫務人員、這樣的“夫妻檔”還有許多。抗疫一線勇往前,攜手作戰齊上陣。他們相互支持鼓勵,用實際行動恪守職責,演繹著一個個感人的“逆行”故事。他們連續加班,不分白天黑夜作戰,有的甚至連續工作24小時、48小時。大家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一定不能耽誤工作,千方百計把患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全力維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誠如該院院長徐兆宏所說的那樣,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既是對廣大黨員的一次嚴峻考驗,也是對廣大醫務人員的一次心靈洗禮,“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二院人’我要上”已成為渭南市第二醫院每一名黨員、每一個醫務工作者的共同誓言。 讓奉獻成為最動人的風景 一場戰“疫”,需要多個戰場同時開戰!市第二醫院建立科室聯動響應機制,迅速抽調精兵強將投入到戰斗中去…… 在與時間賽跑的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時期,為防止疫情擴散,更好地對患者進行集中隔離與救治,上級部門將陽郭鎮養老院部分院區劃分給渭南市第二醫院,作為發熱患者隔離救治病區。 戰情緊急,不容遲緩。市第二醫院立即成立以第四支部書記雷皓越為“總指揮”的陽郭鎮隔離救治病區醫療隊,20余名突擊戰士迅速集結,連夜趕赴“戰場”。 陽郭鎮養老院因暫時還未交工驗收,院區一片荒涼,房間灰塵堆積,除了空蕩蕩的房間,病床、被褥等基本用品一無所有。改善環境、安裝設備、配備物資……迫在眉睫。 越是艱險越要向前沖,這是共產黨員永不褪色的政治本色,這是“二院人”困難面前不低頭的責任與擔當。后勤服務中心、設備科、司機班等多部門相互協作,迅速調派各項防疫物資,在雷皓越的指揮調度下,連夜將病床、被褥、氧氣、心電監護儀、防護服、消毒液等物品運送至隔離病區。 緊急時刻,后援隊伍到達“戰場”。副院長、第三支部書記馬英麗以及護理部主任、第三支部副書記李英莉帶領黨員志愿者隊伍趕到隔離病區,一起協同作戰。你掃地、我擦窗,你抬病床、我鋪被褥,你抬設備、我安裝……大家相互協作,挑燈夜戰,連續奮戰10余個小時,凌晨3時許,“突擊任務”圓滿完成。 南塬的夜,朔風凜冽,寒氣襲人。但是,望著干凈整潔的隔離病區、配置齊全的隔離病床,想著患者能在溫馨的環境內接受治療并康復,他們熱淚盈眶,一股熱浪在心中沸騰起來! 天色剛剛放亮,副院長吳農田又披掛上陣,坐鎮指揮,帶領他的隊員開始轉運發熱留觀患者至隔離病區。一人一車、一車一運,從早晨忙碌至次日凌晨…… 在戰“疫”中,還有這樣一群未著白衣的戰士,他們平凡無奇,卻一直堅守在戰“疫”的第一道防線上,他們就是市第二醫院急救中心司機班全體工作人員。 急救車司機是最早接觸患者的人,也是距離患者最近的人群之一。在疫情來臨時,他們沒有選擇退縮,依然堅守在一線。“我們司機班一共6個人,在這場戰斗中,主要負責急救中心的急救接送、發熱患者的接診、隔離觀察點人員物資的運輸保障等任務,司機班全員24小時待命,隨叫隨到。”司機班班長王祺說。 疫情形勢異常嚴峻,醫院用車需求量驟然增加,除了日常接診外,往返醫院與隔離救治點之間轉運患者是司機班任務最重也是最危險的工作之一。組建陽郭隔離救治點,他們更是功不可沒。 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司機班全體出動為救治點運送醫療設備、病床等物品。凌晨3點,他們依然開著車奔波在運送物資至隔離點的道路上,在規定時間之內,全部運送并布置到位。運送任務完成后,轉運任務隨即開始。他們忘掉一天一夜奔波的勞累,立即投入新的戰斗。按照發熱患者的規范轉運流程,嚴格實行“一人一車一用一消毒”,一趟一趟地疾馳在醫院與隔離救治點之間。“在路上,只為我要守護的人!”急救車司機王長紅說出了司機班全體人員對工作崗位的認識和感悟。 “您好,請您配合一下,我們為您測量體溫!” “您的體溫正常,請您全程正確佩戴口罩,做好防護,祝您一路平安!” 火車站是嚴格落實“外防輸入”的第一道關口,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院人”逆行而上,將疫情防控盾牌立在渭南火車站,成立一支由21人組成的駐站團隊,24小時值守檢測點,筑起渭南防疫的“第一道防線”。“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進出站人員檢測必須做到一個不漏,阻止疫情的擴散。”市第二醫院渭南火車站防疫檢測點醫療隊隊長李柯說,一旦發現旅客體溫異常,醫護人員會再用水銀體溫計測量,如果測量結果仍顯示體溫超過37.3℃,將對該旅客進行暫時隔離,仔細詢問旅客旅居史、接觸人員等詳細情況,并通知院內疫情應急保障組用急救車直接送到發熱門診,進一步隔離檢查。 戴口罩、護目鏡、橡膠手套,穿防護服,是常文娟和其他駐火車站隊員工作時的標準裝備。但是,厚重的防護服穿上后會給醫務人員帶來極大的不便,但為了廣大旅客的健康和自我防護,他們必須克服常人難以遇到的種種困難。常文娟說:“早上8時穿上防護服,一直到晚上8時換班后才能脫掉。期間,我們盡可能不吃飯、不喝水,減少上廁所的次數。” 還有許多像常文娟一樣平凡的醫務人員,在抗擊疫情中沖在一線,用努力和汗水保障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身體健康,用實際行動書寫著醫者當先鋒、作表率的家國情懷。 讓真情成為最感人的畫面 沒有過不去的冬天,也沒有不會到來的春天!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下,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遏制,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 始終堅持將患者和醫務人員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渭南市第二醫院,在上級部門的統一安排下,有序恢復醫院各項診療工作。但是,如何讓人民群眾和醫務人員摒棄麻痹思想、僥幸心理、松勁心態,做到疫情防控和正常接診“兩不誤”呢? 3月2日是市第二醫院血液透析中心“熟人”老蔣定期做透析的日子。 新冠病毒尚未徹底遠離,但是,老蔣作為一名尿毒癥患者,每周三次透析是雷打不動的“規定動作”。“因為這個病,我的免疫力比一般人要低很多,必須處處小心,可是要去醫院這個目前大家眼中‘高危’的地方,我心中更加恐慌。但這病又拖不得,我非常矛盾。”老蔣的話語中透露著不安和焦躁。無奈之下,老蔣不得不硬著頭皮來到醫院。剛到醫院,就有工作人員為老蔣測量體溫、登記,專人陪同走進診療室,醫務人員按照標準流程進行全面消毒,科室護士為老蔣做了自我防護培訓。看到這些流程,老蔣懸到嗓子眼的心終于落到肚子里,徹底放心了。護士長孫毅說:“血液透析患者是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免疫力較低,感染風險大,為了給患者提供一個安全、放心、舒適的就診環境,我們利用患者上機和家屬等候的時間,提醒和指導透析患者和家屬做好個人防護,醫護齊心協力,為就診患者搭建起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 這只是市第二醫院保障患者安全就診、治療的一個縮影。 2月24日,臨渭區疫情防控等級由中風險地區降為低風險地區。但是,每一個“二院人”都深知,疫情還沒有退卻,思想上絕不能松勁。市第二醫院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增加醫務骨干,優化發熱門診,簡化就醫流程,不減防控等級,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方便群眾就醫。醫院開設“三通道”預檢分診,采取“一醫一患一診室”,樓道、電梯、公共區域由專人消毒,放置速干手消毒劑等。同時,張貼《渭南市第二醫院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住院患者告知書》,告知患者就診事項,做到門診就診秩序井然,讓就診、住院患者安心、放心。 又一個夜晚降臨。在住院部十樓,神經外科醫護人員各自在工作崗位上忙碌著。22時許,病區走廊突然傳來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和急促的呼救聲…… 值班醫生任清恚迅速跑出醫生辦公室,看到一名男子坐在輪椅上,被家人急急忙忙地推著前來就醫。情況危急,任清恚立刻將情況上報給科室主任侯劍,同時為患者開通綠色通道,直接送至影像中心進行CT檢查。CT結果回報:小腦出血破入第四腦室。侯劍立即下達命令:急診手術! 患者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患者心中就有多重。經過3個多小時與病魔的頑強搏斗,手術順利完成,患者神志慢慢恢復。家屬熱淚盈眶,動情地說:“醫生同志,疫情當前我不能要求你們摘下口罩,雖然我看不清您的臉,但是我看到了一顆火熱的心!” 平凡中見真情,大事前看擔當。每個年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時此刻,戰斗在抗擊疫情一線的白衣戰士就是偉大的英雄。有患者在的地方,就有醫護人員在。每一個“二院人”都是全國千千萬萬白衣戰士中普通的一員,但是,他們在戰“疫”的現場揮灑最美的青春,用自己的行動和擔當詮釋著戰“疫”必勝的勇氣和決心。
網站備案:陜ICP備14008634號-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國·咸陽 電話:131-5212-8066 傳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內容未經本網站及作者本人許可,不得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等,違者本網站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網站所用文字圖片均來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網站,凡圖文未署名者均為原始狀況,但作者發現后可告知認領,我們仍會及時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處理,如未及時聯系本站,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