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7月30日報道,一些美國官員又在散布“新冠病毒起源于實驗室”的謊言,為自身抗疫不力“甩鍋”,多國專家駁斥了這一說法。
鎖定病毒起源?英國給出答案
據英國科學期刊《自然微生物學》(Nature Microbiology)7月28日刊登的一篇文章說,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已經在蝙蝠體內傳播了40-70年,而不是在去年就開始傳播的。
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流行病學家Maciej Boni和他的同事們研究了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和67種相關病毒的基因藍圖。研究小組通過追蹤病毒的重組歷史來重建病毒的進化。他們得出結論,穿山甲可能不是該病毒的宿主,但這種鱗甲目動物可以通過傳播病毒引發疫情。而菊頭蝠是新冠病毒病原體最能解釋得通的起源。
這項研究指出,雖然這種病毒究竟是如何傳播給人類的仍然是個謎,但據研究稱,導致目前全球65萬多人死亡的新冠病毒可能最早于1948年在蝙蝠身上進化而來。基于68種新冠病毒之間的進化關系,研究人員估計,導致新冠病毒(SARS-CoV-2)族譜分支在1948年至1982年之間與相關病毒發生了變異。
多國學者發聲:病毒不是來自于實驗室
在最近發表于美國學術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得出結論,他們的分析清楚地表明,新型冠狀病毒不是由實驗室構建的,也不是刻意操縱的病毒”。
這項研究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免疫和微生物系的生物學家克里斯蒂安·安德森領導,就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和主干進行了研究。研究人員在文章中指出,基因數據無可反駁地表明,新冠病毒并非源自任何以前使用過的病毒主干,研究人員表示:“我們不認為任何基于實驗室的設想是可信的。”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感染與免疫中心主任伊恩·利普金(Ian Lipkin)也對《華盛頓郵報》表示,沒有證據能夠支持“這種病毒是故意或無意釋放”的觀點。瑞士病毒學和免疫學研究所專家克里斯蒂安·格里奧日也表示,沒有確鑿證據可以證明病毒來自于實驗室。
英國專家:病毒暴發需要條件
此前,根據對西班牙巴塞羅那、法國和意大利污水的檢測表明,該病毒可能于2019年3月就已經出現在西班牙城市,這要比中國疫情出現要早了好幾個月。
英國牛津大學詢證醫學中心榮譽高級研究員、紐卡斯爾大學客座教授湯姆·杰弗遜(Tom Jefferson)表示,新冠病毒可能已經傳播多年,因此,試圖確定其地理起源可能是在浪費時間。湯姆·杰弗遜稱,人們一直在猜測這種病毒來自哪里,但也許這種病毒來自于任何地方。據他猜測,在新冠病毒突然有能力引發疫情暴發前,會在環境中潛伏很長一段時間。他指出:“問題是,是什么喚醒了它們,又是什么讓它們變得有攻擊性?這也許和氣候有關系,但人類仍需要更多研究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