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渭檢察公開聽證 推動文物保護
本網訊 (臨渭檢察)8月11日,渭南市臨渭區人民檢察院組織召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聽證會。會議由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張燕主持,3名聽證員和臨渭區文化和旅游局負責同志參加。該院還特邀人民監督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全程參加聽證會。
聽證會上,承辦檢察官詳細介紹了案件基本情況以及調查取證過程、審查認定的證據,提出臨渭區文物保護單位蒲陽遺址保護現狀及存在的問題。臨渭區文化和旅游局陳述了蒲陽遺址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履行情況,聽證員圍繞需要聽證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提問。通過聽證,臨渭區人民檢察院全面聽取了各方意見,特別是聽取了作為第三方的聽證員經過充分討論、研究后發表的客觀、中立的評議意見。隨后,臨渭區檢察院將積極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客觀準確地認定事實、適用法律,依法公正地對案件作出處理決定。
文物檔案
蒲陽遺址是位于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吝店鎮蒲陽村的一處漢代城池遺址。蒲陽遺址,位于藺店鎮蒲陽村東北約150米處,東西約500米,南北約800米,面積約40萬平方米。劃定保護范圍為以遺址中部南北向生產路向東300米,向西400米,南至蒲陽村,北至蒲城縣交界處。2011年8月22日,被臨渭區人民政府公布為臨渭區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是不可再生的珍貴文化資源。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今年4月以來,臨渭區檢察院根據上級檢察機關安排部署,開展文物保護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通過調取文物檔案、實地走訪調查等方式,對轄區2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5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全面開展檢察監督。
下一步,臨渭區檢察院將以文物保護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為契機,以辦案初步成效和經驗為基礎,強化案件辦理,注重辦案實效,加強案例宣傳,推動建立文物保護長效機制,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文物保護的良好氛圍,為文物保護貢獻檢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