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夏,在陜西慈善工作經驗交流會上有幸認識了銅川市慈善暨扶貧協會會長曹玉過。初次交談,他大嗓門、大胸襟、大氣度、大個頭、豪爽性格,一副標準的北人北相讓我這喜交俠義朋友的文化人陪感相見恨晚。他善言談很風趣,也喜歡我的爽直性格,我們一見如故,在人生、慈善、樂善好施濟危救困、做人處事諸多方面都有共同見解。曹玉過生于1938年10月,比我的年齡大了將近20歲,我們以老兄、老弟相稱,彼此視為摯友,此后我們便有了交往。通過海闊天空的交談及工作采訪,我了解了曹玉過許多讓人敬佩的故事。他的人品、人格魅力、人生追求、工作作風、處人處事上的獨特風格、一身正氣敢做敢為的大氣質讓我很敬佩;他一生競競業業為黨工作,心系尋常百姓,永遠保持平民心態,不計個人榮辱與得失的情操讓我感動;他那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歷,使我心中有種如同讀了一部經典長篇小說的愉悅之感;隨著更多交往,他在我心中的形象日漸完美。
曹玉過生于銅川市耀州區一個慈善忠厚之家,父親敦厚仁義,古道熱腸,樂善好施助人為樂,曾帶頭發起助學公益活動,創建了耀州寺溝小學,讓地區周邊和本村中的孩子不分貧富個個能讀書上學。母親是當地有口皆碑的善人,樂于助困扶貧,每遇貧困都會伸手相幫,見了可憐人就心生憐憫盡力幫助,用她那顆慈善之心播灑愛的溫暖。父母的慈心善舉在曹玉過幼年的心田里就播下了慈善大愛的種子,影響了他的一生。
曹玉過天生聰穎,幼時讀書出類抜萃,1958年參加高考時他的成績就達到清華、北大的錄取線,在填寫自愿時他遵從父親:“農業是萬行之本,吃飯是國之大事”的教導,三個志愿填的都是西北農學院農學專業。大學畢業后以優異成績進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作物栽培育種研究所,從事專業農技研究。由于家庭原因和對故鄉的牽掛。1971年曹玉過懷著回報故鄉、改變家鄉貧窮現狀的志向離開北京調回銅川,當時許多同事對他放棄已有的待遇,放棄大都市而回落后的農村地區工作而婉惜,然而曹玉過就這性格,認準了的路就會矢志不改勇往直前。
回到故鄉銅川一下變為一般普通干部,從政路上又歸回零的起跑線,然而一塊真金子在什么地方都會閃光,一個優秀的長跑運動員在任何跑道上都能跑出好成績。再說曹玉過回故鄉本就不是完全為了自己,只要能完成改變家鄉面貌的宿愿其它都不在乎,就這樣他在銅川這塊沃土上一干就是三十年。三十年中,他踏遍銅川的山山水水,走遍銅川村村寨寨,銅川的每座山、每道溝、每條河都留下曹玉過的足跡,灑下曹玉過的心血汗水。三十年中,他從農業技術員做起,當過縣農科所副所長、農業局副局長、副縣長、縣長、縣委書記、副市長。無論職位咋變,他振興銅川經濟、改變貧困落后的意志沒變,他始終保持走基層的工作作風,在田邊土埝上一坐,和農民朋友一聊就大半天;進了農戶,吃一老碗面、喝幾碗白開水,是他最愜意的事;幫農民岀主意、找項目、籌資金、脫貧困,是他最美的享受;他用特有的農業情感、平民情愫和樸素求實的領導作風為振興銅川經濟貢獻了自己的全部,用三十個春夏秋冬證明詮釋了他回報故鄉建設美好銅川的宏圖大志。
1999年曹玉過年屆花甲,從在任十年的副市長崗位上離職退休,對他來講從政大半生的確心、力都很疲累,退休后可以輕松安逸一下了;也可補償一下幾十年因忙于政務而缺失的對妻子、子女的關愛,盡一盡一個男人對家庭的責任。可就在此時,陜西省扶貧基金會會長王雙錫特意找到曹玉過,要他組建銅川市慈善暨扶貧協會,出任會長,對于自幼生長于慈善之家的曹玉過來說,心有慈緣胸懷大善,又尊崇孫思邈、唐玄奘懸壺濟世、拯衰救危、樂善好施、慈悲為懷、普渡眾生的思想,做慈善正好是他多年從政之余的又一心愿,他欣然表態:“很樂意從事慈善事業。”
曹玉過放著清福不享為何又要自找苦吃當這四處求人的慈善會長呢,許多人都感到不解,面對省上領導欣然應允做慈善扶貧工作并非他一時的沖動,這其中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和慈善之家的傳承緣由。自幼受父母大慈大愛優良品德的熏淘,曹玉過對中華慈善文化特別尊崇,也進行過挖掘研究,為慈善做點事是藏在他心中的一個未了心愿。幾十年的從政生涯中,他曾無數次地目睹了銅川市偏遠貧困地區落后現狀,親歷了一些貧困家庭特困人群的救助活動,每當看到貧者求助的目光時他心中像刀割般難受,他清楚在銅川急需救助的貧困群體還不少,然而整日忙于政務實在無暇顧及,退休前他暗自發誓:“要做在位時無暇去做的事,干好在位時想干好而沒干好的事,讓夕陽為慈善而紅。”籌建銅川市慈善暨扶貧協會正好能實現曹玉過多年的宿愿,曹玉過自然會不遺余力地去做。曹玉過從政三十年工作硬、作風硬,在銅川是有口皆碑的,他就這性格,對任何事不干則已干就干好、干得轟轟烈烈。自1999年初領銜創建銅川市慈善暨扶貧協會那一刻起,他從零開始歷經了白手起家的艱難,歷經了初創時的艱辛,歷經了誤解和冷嘲熱諷,看過不少的冷臉,然而憑著心中那股信念和意志,曹玉過渡過了初創時的艱難,組建了一支特別敬業、特別能戰斗的慈善工作班子,一干就是十三年。
十三年里,曹玉過特別重視基層慈善組織建設,認真選拔推選各區縣慈善協會領導人,在各區縣選舉出了幾個人品好、事業心強、工作能力強、社會威望高、有愛心的退休老干部任會長。至2008年,全市五個區縣都成立了慈善協會,44個鄉鎮設有慈善服務站,638個行政村、社區設有慈善聯絡員,形成多元化全方位的慈善織織機構網,在陜西屬慈善組織最完善的一個市。
十三年里,銅川慈善暨扶貧協會積極開展慈善宣傳工作,利用各種媒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慈善宣傳活動,增強全民慈善意識。積極籌集善款,在這個僅有86萬人口的小城市里,十三年中共籌集善款2700多萬元。
十三年里,曹會長和他的那班人利用春節、重陽節、兒童節等傳統節日,開展季節性的慈善送溫暖活動,和公益救助活動,共開展活動33次,慰撫資助金額2580多萬元。
十三年里,曹會長和他那班人積極爭取省扶貧基金,實施科技扶貧項目,與市果業局聯手為48個行政村進行科技培訓,配發了電視機、VCD、科技書籍和技術資料,推廣天然無公害商品果,提高了優果產量,使果農人均收入增長了4400元。他們還采取投入資金方式,幫助王益區建成兩個養雞專業示范村,使這兩個村人均養雞收入達到2200元,并帶動附近村莊走上共同致富路。
十三年里,曹會長和他那班人積極開展助醫、助殘活動,為20所鄉鎮衛生院捐助了醫療設施,對百余名殘疾兒童和心先病患者進行了醫助手術,為147名肢殘患者配發了輪椅。
十三年里,曹會長和他那班人積極開展助學活動,資助貧困小學生5500名,資助貧困中學生、職中生800名,資助貧困大學生460名,資助金額1300多萬元。
十三年里,曹會長和他那班人積極開展大型公益活動,舉辦了大型捐資助學晚會3場次,提高了銅川市民慈善公益意識,現場收到愛心捐款251.613萬元,把銅川的慈善工作推向全民化、社會化良性發展之路。
十三年,在歷史長河中只是滄海中的一滴水珠,在浩瀚宇宙里只是流星一閃,在如梭歲月中也只是彈指一揮間。然而對于一個人、一個團隊來說可是十三個春、夏、秋、冬,可是四千七百多個日夜啊!對曹玉過來說本可以安享十三年的天倫之樂,然而他卻選擇了慈善扶貧事業,他和他的慈善團隊用十三年的嘔心瀝血為銅川貧困弱勢群體輸送大愛,傳遞黨和政府的溫暖。曹玉過用十三年矢志不移的慈善情懷在銅川播灑人間大愛,用十三年的辛勞換得銅川市全民播大愛人人做慈善的社會潮流和風尚,十三年中銅川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換了好幾任,但每任領導都重視慈善扶貧工作,都把慈善扶貧工作列入黨、政工作議事日程;十三年里,只要銅川市慈善暨扶貧協會開展大型公益慈善活動,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都會親臨參加;十三年里,銅川市慈善暨扶貧協會策劃的每一項慈善公益活動,都在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下獲得圓滿結局;十三年里,銅川市愛心企業、愛心人士逐年增多,已由被動捐助轉化為主動、自覺捐助。十三年里,曹玉過已從初屆甲子進入七十四歲高齡,然而他做慈善扶貧的意志更堅、勁頭更足。十三年的風雨歷程為曹玉過的額頭增添了許多歲月痕跡,為他的花發增添了幾分霜色,然而他心中做慈善播大愛后的喜悅更多;播灑大愛扶貧救困是他晚年唯一追求,做善事幫窮人是他最大快樂。他用真情、用大愛鑄就了美麗的慈善人生;他用人間真情美化了晚年生活;他無私地將自已的余熱奉獻給慈善事業,他的夕陽美如霞、紅似火。十三年里,曹玉過慈善業績聲名遠播,受到省、市領導和人民群眾的表彰和贊楊,先后獲得陜西省優秀慈善工作者等榮譽, 2008年12月5日在北京作為一名“優秀慈善工作者”受到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2012-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