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擊疫情的阻擊戰中,西安市各級慈善會廣泛發動群眾捐款捐物活動, 截止目前,全市共募集抗疫款物3288.5萬元,其中累計募集善款2124.38萬元,物資折價1164.12萬元,給當地抗疫工作以有力支持。
中華慈善總會、陜西省慈善協會向慈善組織發出為抗擊疫情募集款物倡議后,西安市慈善會迅速做出反應:成立由會長陳振虎任第一組長的防疫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全面安排部署慈善宣傳、募集捐贈和志愿服務等項工作,并向全市發出倡議,號召社會各界為抗擊疫情捐款捐物。
西安市慈善會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下,聯同新聞單位以宣傳鼓動為抓手,利用報刊、電視、廣播、網絡、電話和公共場所的視頻、公告欄等,多層次、全方位進行宣傳,激發民眾的善愛之心和捐贈熱情。
市慈善工作者和廣大志愿者除了自己帶頭捐款外,還積極動員親朋好友捐贈。夫妻同娟、父(母)子同捐、親友代捐在慈善工作者和志愿者中并不鮮見。市慈善會副會長衛冬梅,在第一時間帶頭捐了5000元后,接著又陪同90歲高齡的父親衛同善捐款5000元,并啟蒙小孫女用壓歲錢捐100元。
在各地慈善會和志愿者組織的廣泛宣傳和親身帶動下,從機關單位到社區農村,人們議論的熱點是抗疫,傳言最多的就是捐贈和志愿服務的新鮮事。西安市軍隊離退休干部管理服務中心的離退休老干部看到市慈善會的倡議后積極響應,紛紛通過慈善會公開賬號和二維碼為抗擊疫情捐贈。小雁塔軍干所的老干部張瑞文打電話到市慈善會表示要為抗疫捐款,并說要讓家人送來。慈善會工作人員連忙致謝并說:不用來,我們有微信二維碼,請您讓人幫助在網上捐就行了。于是,老人通過慈善會捐款二維碼當即轉賬2萬元。特別是西安市軍隊離退休干部管理服務中心部分老干部、老黨員,通過市慈善會公開賬號和二維碼為抗擊疫情捐款的消息在報上刊登后,立刻在該中心引發了更大范圍的捐贈活動,先后有2000多名離退軍人為抗擊疫情捐款160多萬元。市慈善會副會長楊淑波說:“有個軍干所的黨支部共31人,每人都捐1000元。一位老人身患重病,老伴去世,在自己生活不能自理的情況下,讓家人幫忙捐出500元,還有幾位老軍人每人單筆就捐出1萬元。”
以往的慈善救助項目募集,大多是創業成功的民營企業家帶頭捐贈,而這次的抗疫募捐形成了“全民上陣,人人參戰”的可喜局面。以藍田縣為例:從2月初至3月中旬,縣慈善會共接收抗疫捐贈款242.6萬元,創單個項目捐款之最。這筆善款全部是近2萬名個人捐贈的,捐款人數占全縣總人口的3%。他們中有機關干部、企業老板、職工,也有個體工商戶;有警察、教師,也有社區、村組工作人員;有城鎮居民,也有農民;有離退休老人,也有大中小學學生。2月12日,普化鎮農村一位73歲的老大娘,徒步20多里來到縣慈善會,拿出兒媳婦兒給她的500元錢說:“從電視上看到那么多的年輕人和醫生在疫情中離開人世,多可惜。我就這點錢,全捐贈了。”工作人員問她住啥地方,寫什么名字?她說:“普化農民,其他不寫了。只想給防治疫情表點心意。”退休醫生余向鋒,將5000元送到慈善會說,我是醫生,國家遭受這么大的疫情,我不能親自參加救治病人,就捐一個月的退休金。新城保育院6歲小朋友戴梓峻,看到父母在疫情防控一線忙活,就讓他們把自己1000元壓歲錢捐獻。進校附小300多名小學生,也紛紛拿出自己的壓歲錢獻愛心。
(本文作者:倪保文 責編:慈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