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丹鋒丨談國家藝術基金入選作品《我們將要去向哪里》創作感想
中國畫《我們將去向哪里》 作者:侯丹鋒
1、簡單介紹下自己的藝術生涯。
從小就對一切美的事物感到好奇。入學教育后進一步迷戀繪畫堅持至今,因為熱愛所以不曾停止對繪畫的熱情,用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研究探索。三年的大專學院學習后又進入西安美院兩年的進修后參加工作還是沒有離開過這個領域,利用工作之余不斷參加中國美協主辦的許多展覽,漸漸確立工筆畫創作方向之后又去北京進入高研班進行學習。到目前參加中國美協主辦展覽入選11次其中一次獲獎。參加西安市重大美術項目思路文明·西安文脈創作一次作品被收藏,獲2016國家基金青年藝術人才資助項目。
2、創作中國畫《我們將去向哪里》的契機是什么?
在我不停創作作品參展的同時我去了北京一個高研班進修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可多剛畢業的大學生、研究生。和他們接觸的比較多以后我就漸漸留意到當今大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問題。我就經常思考當下大學生畢業后的去向問題,但社會現實不是那么美好。不會如人所愿滿足每個人的需求。在這個優勝劣汰的過程中有多少人走上了自己的專業之路又有多少人非常無奈的選擇其他行業。就這樣我就準備開始籌劃創作一幅能表現當今大學生就業的作品。
證書
3、您認為中國畫《我們將去向哪里》最大的創新和特色是什么?
我認為中國畫《我們就去向哪里》以非常明晰的畫面感表現出了一群年輕人的茫然與冷定。浮躁與不安。滿意與無奈。畫面技法上用了較傳統的工筆重彩技法加一些小特技。在構圖形式上取穩定之勢,有巧妙地運用街道變電箱作背景寓意畢業之后的緊張不安情緒。畫面以滿構圖表現主題,使其具有明顯的壓抑感與緊張感。以淡雅的灰調為主區別于以往的傳統工筆重彩技法。有意減弱畫面的黑色調使其更統一更整體。
4、業界專家對中國畫《我們將去向哪里》如何評價,簡要列幾條。
西安美院教授研究生導師張小琴說:侯丹鋒作品《我們就去向哪里》作品選題切入點關乎民生關乎當代,畫面整體效果很好,有一定的現代感與裝飾感,現實主義題材表現較浪漫氣息畫面難,但他所表現的女性人物秀美且具有明顯的個性特征,背景的處理也非常巧妙的體現出了主題的迷茫感和壓抑感的氣氛。
創作中1
5、創作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您是怎樣克服的?
在創作過程中我多次出現在人才市場與大學校園里進行觀察與分析揣摩畢業生的心里活動。與畢業生反復接觸交談,一次次的找模特寫生與交流,拍了非常多的圖片資料進行多次的構圖與分析推翻了自己的很多想法與草圖,嘗試著用了一些新技法如跳染渾染、留白線強調對象。畫面主要人物用紅色和黑色增加畫面秩序性。當底稿完成后沒有足夠大的過稿臺,我就去找了一家酒店的玻璃門上趴著過了三天稿子。
模特1

道具1

模特2

初稿
6、國家藝術基金的資助,對您的創作過程、藝術生涯意義何在?
國家藝術基金的資助給了我更大的勇氣與信心,讓我在今后的創作過程中會更加努力,讓我對自己有了很大的信心。讓我覺得只要努力認真畫好自己的作品,不斷創造出優秀作品來都會有不同的收獲與喜悅。在我的藝術生涯中是一次完美的肯定與鼓勵,讓我更加堅定了我努力的目標與方向,我會堅定的走下去,努力實現我的人生理想。
創作草圖(底稿)定稿
7、一位稱職的藝術家,需要具備哪些素養?
我認為一位稱職的藝術家必須具備勤奮的學習態度和敏銳的洞察力以及強烈的表現欲。要不停的看書學習與思考。勤奮努力的研究與實踐,同時要有敏感的審美意識和畫面表現欲,要有社會責任感,有社會擔當和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創作初稿色稿小樣
8、對“中國藝術新視界”巡展是否關注,有何建議?
我非常關注中國藝術新視界巡展,感謝國家藝術基金的支持與厚愛。中國藝術新視界的全國巡展非常有必要也非常給力,讓中青年藝術家有了較寬的被認知空間。我建議應加大展覽的宣傳力度,要對青年藝術家多宣傳和推廣。
最后我要真誠地感謝國家藝術基金的資助與支持,這是給了當今不被關注的青年藝術家群體的一個重要的展示平臺。一個非常好的可知機會。讓青年藝術家有了更充分的勇氣和力量。
侯丹鋒,1977年生,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2012年結業于全國首屆工筆人研修班。2018結業于天津美術學院何家英現代工筆畫研究所。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陜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西安中國畫院畫家。 2017年12月作品《我們將要去向哪里》入選國家藝術基金滾動資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