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峻是通過書法大展一步步走出來的書法家,既然能夠屢屢獲獎,自然筆下功夫是極強的。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對他書法的看法:
管峻書法的主要特色在何處?反復讀幾遍,起初的印象和末了的印象大致一樣,感覺通篇平淡沖和,沒有什么可以值得拍案稱奇處。細說起來,就是缺乏吸引人眼球的“亮點”,沒有奇筆異態,談不上好看。
但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感受到的是,通篇皆為平靜寫出,是很正常的書寫狀態,從容尋常,很樸實地寫,一筆一畫地接著寫,不急不慢地將字完成便是。也只有寫,才能出現寫得固然好的痕跡和韻味。
這對于書法家來說,似乎不是難事,有些書法家卻過于會寫了,超越了真實之寫而變得不會真實地書寫了。作態、作意、作勢比比皆是,也就難言真實地寫了。
管峻的書法說起來是沒有什么新意的,看不出有何創造性,但給人的感覺就是能夠平和地寫,自己輕松,閱讀者亦心緒輕松和悅。
一個人用什么心態作書,是可以從字面、筆畫的運行中看出來的。一個裝腔作勢慣了的書法家,在書寫中很容易一下筆就端上架子,放不下來,字勢因作勢而動,也好看,但時間長了,本質的、書寫的要素就流失了。
管峻以平和之心、之力作書,以至于讓閱讀者如對親朋,而非有面對至尊的緊張,這種氣息感受很重要。
管峻的書法給人厚實樸素的印象,卻不會流于粗糙。具體到筆畫的運用,管峻則運用得很精致、干凈。細致、耐心地表現,直到終結。沒有敗筆是用筆的首要要求,有人認為當今書壇已經沒有敗筆了,是因為對敗筆都麻木了,無視敗筆的壞作用了,也無視敗筆對書寫心態的侵蝕。在司空見慣的創作中,任敗筆橫行而見怪不怪了。
在管峻的作品中,他摒棄敗筆,筆法運用得十分細膩,細膩造就了完好、完美。沒有細膩,也就達不到我們所說的美善。時今不少書家創作的作品,重大效果、大氣勢,而輕細致、細膩,于細節上相形見絀,或者于細節草草了事,結果雜質甚多,難耐細品。
由于具有細節之美,管峻的書法也可稱得上賞心悅目。可見,沒有太多創造性的作品,也是能夠含納美感的。
人人思變,在追蹤前人的扎實基礎上生出新意來,也是書家正常的審美需求。管峻當然也不例外,也有思變的躁動,并且付諸了實踐,比如他的隸書作品:
首先是把隸書的造型改變了,由方正拉成長形,形態的改變,使隸書變得楷書態了。對于形態,各種書體還是有其規定性的,超過了就顯得滑稽、不適。綜合來看,管峻現在的隸書沒有什么隸書的味道,用筆也太過隨便。
寫得隨意,也就使一些非隸書的用筆摻入其中了。如轉折,其圓轉就運用得太多、太順溜,這類筆畫多了,也就不完全是隸書了。想變者無疑是想用其他因素來激活轉變,沒有料到缺乏綜合融會的能力,以致適得其反。
書法家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思考以舊生新,并很快運用各種方式進行。越變越糟,由康莊大道走向狹小窄路的有之;變到無路可走的也有之,原因是無法解決求變中的許多問題。
人人都認為,只有變化才有前途,不變才是死路一條。卻很少去考慮求變過程中,哪些問題需要制約、哪些問題需要規避,因為求變的結局與諸多的審美判斷是有很大關系的。
當下書壇,熱衷于言說“創造力的實現”。可是,如果選擇的方向不對,我們對創造力實現后的成果還是不敢贊美的。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書法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