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海軍西太平洋演練 美日軍艦尾隨
導彈驅逐艦蘭州艦(舷號170)在對抗演練中。
解放軍報客戶端合肥艦5月23日電 記者董兆輝 特約記者黎友陶報道:22日至23日,海軍南海艦隊遠海訓練編隊在西太平洋某海域進行了連續(xù)48小時不間斷的實兵對抗演練,共出動驅逐艦、護衛(wèi)艦、補給艦、潛艇、轟炸機、預警機等10多艘架次。
海軍最新型導彈驅逐艦合肥艦(舷號174)在對抗演練中。
期間,由導彈驅逐艦蘭州艦、合肥艦,導彈護衛(wèi)艦三亞艦組成的紅方作戰(zhàn)群,與轟炸機群一起,以合同作戰(zhàn)的方式對由導彈驅逐艦廣州艦、導彈護衛(wèi)艦玉林艦組成的藍方作戰(zhàn)群進行了立體式打擊;某型潛艇則同時扮演紅藍雙方的共同敵人,逼迫紅藍雙方在面臨水下威脅的條件下邊反潛邊對抗。
對抗演練結束后,綜合補給艦洪湖艦(舷號963)同時為導彈驅逐艦合肥艦(舷號174)和蘭州艦(舷號170)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海上油料補給。圖為正在與合肥艦進行橫向補給綜合補給艦洪湖艦。(攝影王一安)
“通過對抗演練,模擬未來作戰(zhàn)對象的裝備性能、作戰(zhàn)思想和技戰(zhàn)術手段,才能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編隊指揮員、南海艦隊副司令員周煦明說,紅藍雙方經過兩天四個回合的對抗,逼真模擬了演練背景和作戰(zhàn)行動,達到了預期效果和目的。
背景是預設的,作戰(zhàn)卻是摒棄腳本以“背靠背”方式進行的。紅藍雙方既不知道彼此的作戰(zhàn)方案,也無法及時了解對方態(tài)勢,完全自主判情、自由對抗,誰勝誰負,一切根據實際交戰(zhàn)過程,由后方導演部在匯集雙方數據進行復盤對比之后,做出綜合評判。
圖片:對抗演練結束后,綜合補給艦洪湖艦(舷號963)同時為導彈驅逐艦合肥艦(舷號174)和蘭州艦(舷號170)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海上油料補給。照片左后方仍能看到兩個黑點,那是依舊鍥而不舍如影相隨的兩艘美日驅逐艦。(攝影王一安)
“我們不知道藍軍機動路線和作戰(zhàn)方案,只能根據導演部下達的預設背景,用盡各種手段實施偵察搜索并判情,然后進一步組織攻擊行動。”紅方作戰(zhàn)群指揮艦蘭州艦艦長唐銀川說,“背靠背”早已是實戰(zhàn)化、常態(tài)化的海軍演練方式。
“也許怕我們只是‘背靠背’還不夠,外軍艦機在演練海域的頻繁出沒,無形中給紅藍雙方判斷辨別對方態(tài)勢增加了難度。”編隊參謀長龍卷笑著說,演練期間,美日各一艘驅逐艦以及兩架反潛巡邏機始終在演練海域附近活動,如影相隨。
圖片:對抗演練結束后,綜合補給艦洪湖艦(舷號963)同時為導彈驅逐艦合肥艦(舷號174)和蘭州艦(舷號170)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海上油料補給。照片左后方仍能看到兩個黑點,那是依舊鍥而不舍如影相隨的兩艘美日驅逐艦。(攝影王一安)
“參演各方都成了一對多的局面,既演練斗智斗勇的相互對抗,又演練各種應對行動。”編隊指揮艦合肥艦艦長趙巖泉說。外軍艦機的出現,使原本就復雜的演練海區(qū)態(tài)勢更加多變,紅藍雙方一邊要雷達搜索對方行蹤并進行導彈攻擊,一邊要利用反潛直升機或拖曳聲納搜索防范來自水下未知潛艇的威脅,同時還要辨別應對外軍艦機的各種企圖。
演練中,紅方作戰(zhàn)群還借助空中預警機提供的海上態(tài)勢,引導航空兵轟炸機機群對藍方艦艇編隊實施協(xié)同攻擊,直接帶動海軍部分艦、潛、機和岸導兵力參加對抗,實現了單次演練效益的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