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06日13:01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人民網北京11月6日電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欄目近日連續推出四篇“祛除官場壞習氣”系列評論,“問診”官場“四體不勤”、“沽名釣譽”、“逢迎拍馬”、“團團伙伙”等壞習氣,引來報紙、網站、客戶端等各類媒體紛紛轉載、推薦,也引發千萬網友跟帖評論,成為廣受關注的“新聞事件”,批評官場各類弊病也成為互聯網上一個輿論熱點。
系列評論不僅引發各類媒體廣泛關注、轉發,人民網、新華網、鳳凰網、騰訊、新浪、網易等多家網站還在首頁重點推薦。評論文章中提到的“縣委書記不會辦登機”、“官員制造偶遇新聞”、“腐敗官員對逢迎拍馬上癮”、“朝里有人好做官”等現象也引起不少媒體的改編推薦、刊發評論。譬如,針對評論中提到“縣委書記不會辦登機”等官員“四體不勤”特權病,人民網刊發評論《“享福干部”不能自理是一種病,得治!》,新華每日電訊刊發評論《“四體不勤”是領導干部“四風”的表征》,新京報刊發評論《是什么慣壞了“不能自理”的官員?》,羊城晚報刊發評論《“不會辦登機”折射官員“不食人間煙火”》、燕趙晚報刊發評論《官員能“親自”做多少事是種風向標》。
系列評論還引得千萬網友在微信、微博、網絡上跟貼評論。網友“夜夜日日”點贊說:痛陳時弊的好文章啊。如若真正祛除了這些官場壞習氣,這社會一定會正能量壓倒負能量!網友“bestie”評論稱:“官場弊病必須改變”。
網友許安文認為:根除“官氣”病癥,關鍵還要打破“官本位”,找回“公仆”的身份自覺,認真落實“八項規定”,撲下身子辦實事,真正用“接地氣”這劑良藥解“官氣”之害。網友“路人甲”認為:正是作風建設的不斷深入,才打掉了官員們這些不良“習性”,也才出現了這樣的“本領恐慌”。
網友“略迦頓同”認為:逢迎拍馬已是沉疴頑疾,不但官場如此,連社會風氣也如此,非得下猛藥或動大手術不可。于公眾而言,對官員的“偶遇新聞”,要細加甄別,少一些糾結,多一些平和,切莫一棍子將那些發自內心、源于平常和平凡的“真偶遇”打入冷宮;于領導干部而言,要力戒沽名釣譽心理,在深入基層、明察暗訪、親民互動時,少一點“擺拍”,多一點“抓拍”,少讓記者或隨從“偶遇”,多讓群眾“常遇”。網友“在水一舟476188”感慨:迎逢拍馬者,雖搭人秋風、拾些牙慧,卻也丟人現眼、失去尊嚴,為人獨尊者,雖醍醐灌頂、春風得意,卻也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詩人說得好,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網友“計永勝”評論說:把黨內平等的同志關系異化為舊社會君臣父子關系、貓鼠關系、幫派關系;在這異化的同志關系中肝膽相照早成奢談,忠言諍友不見蹤影,剩下的只有形形色色的關系網、利益網。本該干干凈凈的官場成了利益交換的市場,本來清白公正的機關同志,變得如同市場交易的市儈一般。網友“安康”點評道:“不矜細行,終累大德”。領導干部要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從自己入手、從小處著眼,對己高標準、嚴要求,謹言慎行,任何時候都能堅守原則,清白做官,干凈做事,永葆共產黨員本色,做一名脫離“官氣”的干部。

11月6日人民日報《人民論壇》欄目刊發“祛除官場壞習氣”系列評論之四:“團團伙伙”壞了政治規矩
新聞事件:《人民論壇》欄目“祛除官場壞習氣”系列評論
《“四體不勤”是種特權病》摘要: 河北一名縣委書記感嘆:雖然坐了無數次飛機,但取消貴賓廳等細致服務后,我比剛進城的農民還懵懂,訂票、取票、換登機牌等,不問就不知道,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除了不會辦理登機,一些干部去醫院不知道怎么掛號、乘公交車不知道如何投幣刷卡、參加培訓會走錯教室……毛病是慣出來的,一些干部之所以“難以自理”,癥結在于長期四體不勤、高高在上。一些“四體不勤”的干部浮在空中,何談執政為民?他們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惡化了干群關系。“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作為黨的干部,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 (閱讀全文)
《“沽名釣譽”扭曲名利觀》摘要 :一段時間以來,“偶遇新聞”頻現。有“偶遇”領導干部乘地鐵、坐公交的,有“不經意”得知領導干部下鄉調研自帶方便面的。偶爾一起不足為怪,但“偶遇”成風則令人起疑。有的地方評選“全省職業教育先進個人”、“五一勞動獎章”、杰出青年,竟然局長、處長紛紛占主角,追名逐利可謂無所顧忌。名利之心人皆有之,原本無可厚非,關鍵是如何對待名利。領導干部的名利觀扭曲,就不僅容易腐化變質,最終身敗名裂,還會誤事殃民,敗壞黨和政府形象。“正確對待名利”,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各級干部的諄諄告誡。 (閱讀全文)
《“逢迎拍馬”害了同志關系》摘要 :“領導沒講我先講,試試話筒響不響;領導沒嘗我先嘗,看看飯菜涼不涼。”聽上去有些夸張,卻活靈活現描摹出了逢迎拍馬的官場壞習氣。正是諸如此類的溜須,慣出了部分干部的“官場毛病”,也異化了一些地方的政治生態。一名腐敗官員的懺悔之辭則道出了個中真諦:被哄著捧著的“美好感覺就像鴉片一樣,讓我上癮”。可見,不管是拍別人還是被人拍,扭曲的都是人性,戕害的都是黨性。小平同志多次嚴辭告誡:不能把黨內同志之間的平等關系,變成舊社會君臣父子關系、貓鼠關系、幫派關系;黨的十八大更是強調要“營造黨內民主平等的同志關系”。 (閱讀全文)
《“團團伙伙”壞了政治規矩》摘要:官官勾結、權權交易,拉拉扯扯、搞小圈子,拉幫結派、山頭主義……中央巡視組第二輪巡視反饋情況顯示,這些團團伙伙的不良風氣,在不少地方依然存在,問題不容小覷。他們把權力當私產,大搞選邊站隊、親疏遠近;謀人不謀事,整天琢磨拉關系、套近乎、抱大腿。更有甚者,對內籠絡身邊人、組建“個人王國”,對外網羅親朋故友、同學同鄉形成關系圈,打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黨內向來主張同心同德、清清爽爽的同志情誼,反對“圈子文化”和“山頭主義”。“干部都是黨的干部,不是哪個人的家臣。”習近平總書記的告誡,廣大黨員干部應當銘記,黨內決不允許搞團團伙伙、拉幫結派、利益輸送,絕不允許自行其是、陽奉陰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