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19日電 (記者馬麗婭)2014全國網民留言辦理工作會議今日在京舉行,百余名來自全國各地省、市、縣網民留言辦理單位的負責人及專家學者參會。記者在會上獲悉,截至11月18日,《地方領導留言板》今年共刊發網友留言13萬條,其中7.8萬條獲得了各地干部回應。這意味著,每5條網友的訴求中,就有3條得到地方領導、相關單位的回應,平均每天都有300條網民訴求獲得地方“一把手”的答復。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建立健全社會矛盾預警機制、利益表達機制、協商溝通機制、救濟救助機制,暢通群眾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法律渠道。2014全國網民留言辦理工作會議以“互聯網領導力的提升與法治思維下的網民留言辦理”為主題,與會嘉賓與專家學者就地方黨政官員如何更好利用網絡平臺加強群眾工作,各地網民留言辦理工作如何走向轉型升級,網民留言辦理工作如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陳俊宏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陳俊宏在致辭中表示,《地方領導留言板》已經成為解決群眾切身的利益問題,解決各種各樣的訴求的一個很好的平臺與窗口,遵循著時代的發展,體現著我們黨的宗旨。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楊克勤則指出,通過地方領導留言板,各級黨委政府聽民意、解民憂、匯民智,網上辦理、網下落地,網上網下相結合,不僅拓展了黨和政府服務群眾、化解矛盾的新空間,而且搭建了民主參與、權益訴求的新平臺。
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楊克勤
“《地方領導留言板》和卓有成效的網民留言辦理工作探索出了新形勢下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新途徑,使黨員干部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增強了黨的群眾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提高了黨和政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楊克勤在會上說,這次會議所交流的網民留言辦理工作的寶貴經驗,會議所取得的成果,都將成為國家行政學院更好履行育人資政職能的鮮活案例和珍貴的財富。
人民網副總裁羅華
“放眼全國,我們這支為老百姓真辦事、辦實事的隊伍正在不斷壯大。”人民網副總裁羅華在致辭中為這支留言板幕后的隊伍算了一筆賬:“公開回應網民留言的地方官員目前有近2000人,2000人的背后就是近2000個留言辦理單位,假設每個單位有3人參與這項工作,總人數就達到6000人,可以把整個‘水立方’坐滿。”羅華介紹,目前,修訂、完善網民留言辦理規范制度的工作在多個省份均有開展,倒查抽查、暗訪復核、量化考核、責任追究等政策不斷細化到位。陜西、天津等多個省份以不同形式開展全省范圍內的大規模培訓,安徽等地實現了網友給省、市、縣三級黨委主要負責同志留言的辦理全覆蓋,多省開設了專門“網民留言辦公室”。“目前,網民留言辦理工作已經擁有了良好的基礎,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看到一套覆蓋各級黨委政府的、更嚴格、更嚴謹的制度體系的建立,以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利益,把互聯網時代的網上群眾工作做扎實。”
國家信訪局國家投訴受理辦公室副主任戴增杰
國家信訪局國家投訴受理辦公室副主任戴增杰在介紹全國網上信訪工作情況時表示,今年1-10月,全國受理的網上信訪占信訪總量的39.5%,分別超過了來信和來訪數量。網上信訪正逐漸成為群眾信訪的主渠道。自去年以來,圍繞提升信訪工作效率和公信力,國家信訪局依托全國信訪信息系統,將來信、來訪、網上投訴等全部信訪事項通過網上流轉,實現了信訪形式的網上全覆蓋。全面放開網上投訴,方便群眾足不出戶反映問題,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最大限度降低了群眾的信訪成本。
會上,四川省成都市、安徽省阜陽市以及陜西省渭南市被授予“第二批全國網民留言辦理示范市”稱號。會議還揭曉了“2014年全國網民留言辦理先進單位”名單,20家省級留言辦理單位,47家市級留言辦理單位以及37家縣級留言辦理單位獲此榮譽。會議同時公布了“2014年全國網民留言辦理先進工作者”名單,全國39位工作人員獲此稱號,天津、江西、河南、陜西、甘肅等地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代表在會上交流并分享了工作經驗。
此次會議是人民網連續第六次主辦全國性的網民留言辦理年會。作為目前國內唯一覆蓋全國的互聯網官民互動平臺,《地方領導留言板》累計已有53位書記省長,500位地市級領導,1300位縣委書記公開回復網民留言,19個省份出臺文件或規定,形成網友留言辦理的固定工作機制。自2006年開辦以來,欄目已有近30萬件網民訴求在這里獲得地方官員落實回復,全國96%的省、76%的市、45%的縣開展了人民網網民留言辦理工作。2014年以來,三級領導平均每天回復留言300條。
為了適應互聯網移動化大發展,《地方領導留言板》今年起從傳統PC端向移動領域全面進軍。4月,面向留言辦理者的《地方領導留言板》手機客戶端正式上線;7月,《地方領導留言板》入駐人民日報新聞客戶端;明年一季度,覆蓋到全體網友的新版《地方領導留言板》客戶端、新版WAP網站也將面世。此外,欄目還針對用戶體驗進行了全面優化,根據各地普遍需求,增加并完善了交辦、評價、反饋、舉報等多項功能,圍繞大數據理念打造的數據分析系統也在后續計劃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