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跟隨金春燮從汪清縣城出發,向東南,經過一段便道進入汪復線,一路顛簸近50公里,來到了童長榮烈士陵園。這條路,金春燮10年來走了無數次!爱敵醯竭@里修建陵園,拖拉機、吊車、鏟車,啥都坐過。鏟車沒減震啊,一路把我和幾個上年紀同事的老骨頭都快顛散了。”
藍天綠樹映照下,童長榮烈士陵園肅穆莊嚴。撫摸著童長榮烈士墓碑,金春燮感慨萬千,這是他在汪清這塊土地上為抗戰英雄樹立的第一座碑。
“不要把這些碑只看成是水泥和石頭堆起來的建筑,它們都是有靈魂的,凝聚了抗日英烈的不朽精神!睘榱俗層⒘业木褙S碑在人們心中巍然矗立,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教育后人,金春燮這位年近七旬的朝鮮族老黨員、老干部,用10年時間,辛勞奔波,建起了77座抗日英烈紀念碑。
“沒有理由不保護好先烈留下的遺跡”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位于長白山東麓,山水相依,風景獨好。10年間攀山路、穿密林,金春燮最珍愛的風景就是抗日英烈的紀念碑,就是抗日英烈留下的不朽精神財富。
金春燮1947年10月出生于黑龍江省海林縣,1969年12月入伍,1973年9月入黨,1974年3月退伍到汪清縣工作,做過工人、教師,曾擔任鄉黨委書記、縣文化局局長、縣委組織部長、縣委副書記、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務。2005年4月,任汪清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近年來,他獲得“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吉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進工作者”、“2013年度感動吉林人物”等榮譽。
“沒想到汪清在東北的抗戰中如此重要,沒想到這里抗日英雄這么多,感到震驚啊!睂η嗌倌赀M行愛國主義教育,是關工委的重要職責。到關工委上任伊始,金春燮就開始致力于研究汪清的抗戰史。越來越多的積累和發現,激發了他的滿懷豪情,他感到肩上是沉甸甸的責任。
“汪清縣是抗戰時期東滿地區黨的領導核心和指揮中心!苯鸫痕普f到汪清縣的抗戰歷史便滔滔不絕。上世紀30年代,中共東滿特委領導吉林省東部地區軍民,以和龍、延吉、琿春、汪清、安圖為主要抗日根據地,奮起抗擊日本侵略者。
“經過我和同事們調查論證,在抗戰時期,汪清抗日軍民與日寇進行了105次戰斗,603名抗日將士獻出寶貴生命。在汪清的土地上,留下了177處抗戰遺址?箲鹩⒘抑校钔怀龅木褪峭L榮烈士。”
童長榮是我黨早期的優秀黨員,曾先后擔任中共上海滬中區委書記、河南省委書記、天津市委書記、大連市委書記等職務!熬?一八”事變后,童長榮來到東滿地區,擔任中共東滿特委書記,領導人民群眾開展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武裝斗爭。1934 年春,在汪清縣境內的一次反“討伐”戰斗中壯烈犧牲,年僅27 歲。1951年,童長榮被追認為革命烈士。2014年,童長榮的名字列入國家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錄。
2005年4月,金春燮滿懷敬意來到東光鎮廟溝村抗戰遺址,瞻仰童長榮墓地!半s草覆蓋的小土包,四周散落著三四十塊拳頭大的石頭,仔細辨認才發現墓碑是一個僅有半米來高的小木牌。”金春燮不禁為幾近消逝的英雄墓地凄然動容。
荒煙蔓草,早春猶寒。墓碑不立,英魂何依?
金春燮心緒難平:抗戰將士在高山密林中輾轉,冒嚴寒、踏積雪,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與日本侵略者展開不屈不撓的斗爭,我們沒有理由不保護好先烈留下的遺跡。
“一定要為抗戰英烈、民族英雄建碑塑像!苯鸫痕葡露Q心。
“最大的困難是錢,最大的障礙是如何放下架子去籌錢!苯鸫痕茖τ浾哒f,畢竟自己這么大歲數了,還曾經是縣領導,真不知咋去求自己的晚輩。
“可是當你站在殘損的烈士墓前,腦海中閃現出一個為了這塊土地奉獻生命的27歲的年輕身影,我這老頭子還有什么架子放不下呢。”于是,跑機關、找企業,三千五千,一萬兩萬,金春燮開始“化緣”。
金春燮為抗戰英烈樹碑的行動,得到汪清縣委縣政府、各級民政等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協助。有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硬是把省吃儉用積攢的4萬多元錢捐了出來。
在金春燮和汪清縣關工委同事們的努力下,2010年10月重建了童長榮墓,2011年6月建成童長榮烈士陵園。2013年,汪清縣政府投資200多萬元,對童長榮烈士陵園進行擴建,修建了童長榮烈士紀念碑和童長榮紀念館。
如今,童長榮烈士陵園成為吉林省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基地,省內外前來參觀、接受教育的干部群眾絡繹不絕。
“要用認真和虔誠表達對英雄的敬意”
今年春天,第77座英烈紀念碑在梁成龍烈士殉難地昂然樹起。梁成龍時任東滿特委委員、汪清縣抗日游擊大隊大隊長,犧牲時年僅30歲。
10年,77塊紀念碑,讓抗日英烈的業績和精神得以刻石銘記,而金春燮立碑的艱辛與付出也為人們所敬佩。
“老崔、老劉,抗日游擊大隊密營那座碑得抓緊時間立起來,怕是無法按期竣工啊。資金本來就不多,找施工隊還得花錢,咱們幾個老骨頭干吧!蹦菚r,山里的溫度已降至零下30攝氏度,金春燮仍然惦記著進山。
汪清縣關工委副主任崔錦哲忘不了與金春燮進山的經歷“驚險時刻”。在山里干完活,他們就坐鏟車返回。山路狹窄,一路顛簸,一邊是山崖,一邊是墜滿碎石的山坡。由于鏟車車體寬,轱轆也大,中途會車時,壓塌了外側的路基,險些翻下深溝。“真后怕啊,要是下去了,我們的老骨頭就埋這里啦了”,崔錦哲回憶說。
在童長榮烈士陵園施工的關鍵時期,金春燮丙肝病發作,需要注射干擾素和休養。他卻白天上工地,晚上讓老伴給他打針。持續13個月,打了67針干擾素,瘦了20多斤,老金干活卻一點兒沒受“干擾”。
春天施工,“桃花水”沖塌了進山的小橋,金春燮帶頭挽起褲腿趟過哇涼的冰水;夏天,頂烈日穿密林,草爬子叮,馬蜂踅,挑戰著“這把年紀”的老金和他的同事們。
拿著“化緣”來的錢,金春燮精打細算,既當設計師,又做施工者,事事親力親為。從來沒學過建筑,金春燮硬挺頭皮干。
秋末冬初,山里已寒氣襲人。金春燮帶著關工委的老同志和附近村屯的農民,花了兩天,費足了氣力,才把童長榮烈士墓建好。第二天過去一看,墓塌了。
“立碑是個力氣活兒,更是個技術活兒。受累不怕啥,可費半天勁,活卻沒干好,這著急上火啊。”金春燮請教設計院的專家才知道,冬天施工,水分大的砂石料會受凍膨脹,生生把墓給凍坍塌了。
“找舊報紙,湊成和實際雕塑一樣大的平面圖,最起碼有個直觀感受。底座上三個字多大啊,都是一點點比量好定下來的。生怕自己沒有尺寸的概念,就用笨辦法!痹谕L榮的半身雕塑前,金春燮講起當年的故事。
“無論是墓碑還是雕像,都是個細活,高了矮了大了小了都不行。選址、設計、備料、施工、刻字,大大小小的每道工序,都得細心嚴謹,這不僅關乎建筑物的美觀結實,更是用我們的認真和虔誠表達對英雄的緬懷和敬意!苯鸫痕茖τ浾哒f。
“每一位先烈的事跡都值得樹碑銘記”
金春燮樹立的77座紀念碑,有烈土碑、慘案碑、戰斗碑、烈士殉難地碑,還有群體性的抗日壯士殉國紀念碑。
每座紀念碑后面,都是歲月風塵無法掩埋的珍貴生命和高尚靈魂!霸谕羟鍫奚牧俣辔豢谷樟沂浚俜种攀逡陨蠜]有結過婚,都是熱血青年!苯鸫痕普f。
從縣城的汪清北街出發,沿著村道,行駛近25公里,就到了小汪清抗日根據地。在這里,金春燮已經立了25座紀念碑。在東滿抗日英烈紀念碑不遠處,依次坐落著金錦女、姜春花的雕像。
65歲的徐金福是姜春花的小女兒。今年8月12日,她再次來母親的雕像前祭拜,為母親獻上鮮花,表達一份深沉的思念。
“來之前連續幾天都睡不好,老在想我媽媽的一生特特別是抗戰期間經歷的苦難!毖蹨I橫流的徐金福說,“幾十年過去了,感謝還有人記著我媽媽,還能讓我看到她的塑像!
姜春花是一位從抗戰艱苦歲月中走過的平凡而偉大的母親。為了使躲藏在密林里的八十多名抗日軍民不被日偽“討伐隊”發現,姜春花把哭鬧的孩子緊緊捂在懷里。保護了群眾,一歲半的孩子卻窒息而死。金春夑了解到姜春花的事跡,深受感動,為她立碑并設計制作了雕像。
1933 年,金錦女一家六個親人被侵華日軍殺害。11歲的金錦女懷著對侵略者的滿腔仇恨,參加抗日。她曾機智地避開敵人設置的多重關卡和封鎖線,順利完成了為抗日組織遞送秘密文件的任務。1934年初,金錦女不幸被日軍抓住。面對糖果誘哄、嚴刑拷打,她痛罵敵人,沒有透露游擊隊的下落,最后被日軍活活打死!敖憬銧奚76年了,人們還沒有忘記她。”2010年,金家老少三代來到小汪清根據地祭拜,金錦女82歲的妹妹抱著姐姐的雕像失聲痛哭。
在金春燮看來,有兩座碑與眾不同,一座是日本共產黨員伊田助男的紀念碑,一座是55名蘇聯紅軍烈士紀念碑。
伊田助男是日本關東軍間島輜重隊隊員、日本共產黨員。為了堅持正義,反對日本侵華戰爭,1933年3月末,伊田助男把裝在汽車里的10萬發子彈留給我抗日游擊隊并給我抗日游擊隊留下一封信,飲彈自盡,F在,每年都會有日本民眾到伊田助男的犧牲地祭奠。
不能讓無名烈士“無名”。1945年8月,蘇聯紅軍兵分兩路,利刃一般插向日本關東軍腹地。經過6天浴血奮戰, 55名蘇聯紅軍犧牲,被汪清百姓集中埋葬在一個山坡上。由于蘇聯紅軍烈士沒有留下名字,金春燮在墓碑上刻下金黃色的大字:“蘇聯紅軍無名烈士碑”。
“抗戰不分你我,抗戰沒有國界。在這片土地上為抗戰犧牲的每一位先烈的事跡都值得樹碑銘記。在有生之年,我都要給他們立碑!”金春燮說,“碑立下了,這段可歌可泣的抗戰歷史就保住了。”
在童長榮烈士陵園,金春燮總會告訴大家,26米長的甬道、面積90.16平方米的陵園,象征汪清9016平方公里土地上的26萬人民永遠懷念抗日先烈。金春燮立下的碑、樹起的雕像,其中每個數字都蘊含著寓意!盀楦锩攘伊⒈荒茈S便,要體現出歷史的厚重感,讓后人銘記!
“山山金達萊,村村烈士碑”,漫山遍野的金達萊展示抗日故地生命之蓬勃,莊嚴高聳的紀念碑銘記抗日英雄功業之不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