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英雄連長原型張計發:打鬼子,死都不怕
來源:人民網-河南分網 2015年08月25日07:56
-

人民網鄭州8月25日電 (徐馳)看過電影《上甘嶺》的人一定對“英雄連長”張忠發印象深刻。然而少有人知道,他的原型是現居河南信陽的老兵張計發。更少有人知道,這位大名鼎鼎的戰斗英雄,是從日本鬼子手中奪得了人生第一把槍。
檔案:張計發,河北省贊皇縣人,生于1926年。1942年參加抗日先鋒隊,1945年正式加入八路軍。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再到抗美援朝戰爭,張計發一共打了10年仗,負過8次傷,榮立特等功四次、一等功兩次。
為了便于敘述,以下采用張計發老人第一人稱講述。
日軍奸淫孕婦 年輕女孩兒躲鬼子鉆豬窩
“我當時,親眼見過日本鬼子對中國老百姓的殘忍。鬼子進我們村兒的時候,所有人都得從家里出來。有個大爺出來的慢,鬼子就把腿打斷了,三個月下不了床。出來后,只要日本人在,就得舉著手,放下來就開槍,一點兒道理不講。村里60多戶人家,燒了30多戶,還砍了3個小伙子的頭。”
“鬼子對中國的婦女更殘忍,更禽獸。我們村臨近有個炮樓,鬼子經常去附近村子抓婦女。只要鬼子進村,年輕女的一個都好不了。”
“有一個婦女剛生過孩子,鬼子要奸污她,她拼命反抗。鬼子把孩子搶過來,一下扯掉一個胳膊,當場摔地上摔死。那女的當時就傻了,日本鬼子就把她背回屋里奸污了。還有一個大肚子的,要強奸不干,鬼子直接一刺刀扎穿了肚子。當時真是慘得很。為了躲鬼子,年輕女孩兒有的上山里挖洞躲著,還有鉆豬窩的。”
當上八路軍繳獲人生第一支槍——三八大蓋
“在抗日先鋒隊的時候,我們主要是配合武工隊在敵后除漢奸,騷擾鬼子。那時候沒有槍,一人兩個手榴彈,破壞日本人的交通、通訊線。”
“我人生的第一把槍是正式參加八路軍后的第一戰,繳獲小鬼子的‘三八大蓋’。當時團里收到情報,在石家莊通往太原的路上,有一群鬼子和偽軍在休息。團里就派我們去打。”
“我們到達后,圍住廟咱也不打槍,敵人一發現就扔手榴彈。那時候沒多少子彈,也沒多少槍,主要靠手榴彈。我看見廟里的石墻后邊露出了個槍托,就扔了一顆手榴彈過去,炸出一個小鬼子來。我沖過去想把槍拽過來,小鬼子不松手。我一使勁一把奪了過來,給了他一刺刀。”
“當時,那是全連最好的一把槍啊。嶄新嶄新的,還有子彈。那時候有規定,誰奪的槍誰背。但是那時候我們三排的排長都沒槍,想著他們要沖鋒陷陣,更加危險,我背了一天就給排長了。不過自己留了10發子彈,備著將來用。”
“打鬼子為國家、為自己,死都不怕”
“都說八路軍是小米加步槍。因為我們一天三頓吃小米。這情況一直持續到建國。那時候一天兩頓稀飯,也沒啥菜。說起來都是笑話。有一次過年,弄了條魚。北方人都不會做魚,那魚帶著魚鱗就煮了。現在想不起來啥味兒了,當時覺得怪好吃。”
“話說回來了,條件這么艱苦,為啥我們還要參軍,還要打鬼子? 我們打鬼子,是為了國家,為了鄉親,也是為了自己。就因為這,死都不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