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養老金入市將于2016年啟動實施
2015-10-28 08:04:00 今日早報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27日上午表示,人社部將于2016年啟動實施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工作。目前該部正在會同財政部委托投資基金歸集和劃撥的辦法。
李忠在今天上午舉行的人社部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上稱,隨著《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出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人社部將繼續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工作。
按照目前的管理體制,養老保險基金分布在省、市、縣三級,將分布在各地的結余基金,特別是分布在市縣的結余基金逐級歸集到省一級,是開展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的重要前提。
李忠說,現在該部正在會同財政部研究制定委托投資基金歸集和劃撥的辦法,規范資金在委托地方和受托機構之間劃入和劃出的流程,明確委托地方和受托機構協議簽署的有關要求。各地的結余資金都將按照統一的流程進行歸集和劃撥。
“我們將抓緊開展工作,按照2016年啟動實施的目標,盡快出臺辦法,確保地方委托投資資金及時到位”,李忠說。
養老金入市的規模和時間表是備受市場關注的兩大問題,人社部測算的養老金入市的總規模可能超過2萬億。人社部、財政部兩部委八月末召開的國務院吹風會透露,入市資金規模由各省確定,而入市的時間表由市場投資機構決定。
截至2014年,全國共有九個省養老金超過1000億。其中,其中,廣東省累計結余高達5128億元,為累計結余最多的省份,占到全國總量的六分之一。超過2000億元的省份為江蘇(2793億元)、浙江(2632億元)、北京(2161億元)。累計結余量在1000億~2000億之間的為山東(1933億元)、四川(1927億元)、遼寧(1289億元)、上海(1262億元)、山西(1169億元)。
除了廣東、山東等前期已經試點入市的省份,江蘇、浙江、北京等累計結余超千億元的七省市也將成為養老金入市的熱門,超過兩千億的江蘇(2793億元)、浙江(2632億元)、北京(2161億元)更是熱門中的熱門。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累計結余的資金量只是各省是否愿意養老金盡快投資運營的考慮因素之一,老齡化所帶來的支付壓力也是重要因素,省一級政府最終拿出的資金量要根據它們自身的情況來確定。
相關新聞:養老金入市意味著什么
養老金入市的規模和時間表是備受市場關注的兩大問題,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27日上午表示,人社部將于2016年啟動實施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工作,人社部測算的養老金入市的總規模可能超過2萬億。(見本報10月28日A14版)
上周末,央行宣布“雙降”,但并沒有給周一的股市帶來股民翹首以盼的“千股漲停”,甚至到了周二早盤兩市股指低開,滬指更是一度跳水大跌近百點。收盤時,滬深兩市走出了V型反轉的態勢,有不少分析人士將此歸功于人社部宣布的這條消息。 養老金入市并不是新鮮的消息,從今年初說到了現在。人社部的表態,給出了時間表,更給出了養老金入市的可能性總規模,讓人不太安定的心有了比較具體的想象。投資者的預期因此有所改變,繼而傳導到股市表現,倒也說得過去。
但是,在當下,與其說股市需要養老金入市,倒不如說是養老金更需要股市。央行“雙降”的直接結果,其實是加速了“負利率時代”的來臨。曾有業內人士測算,因為增值速度跑不過通脹,過去20年,我國養老金結余貶值損失1300億元。在“負利率”逼近的形勢下,如不進行積極投資,養老金結余的貶值速度與數額無疑會加快加大。而據中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王忠民透露,僅私募股權投資就給社保基金在歷史上帶來了年化10%以上的回報率。顯而易見,無論是現實的形勢逼人緊,還是社保基金的歷史經驗,都決定了養老金必須加快入市的步伐,其急切似乎大過了股市對資金的渴求。
畢竟,養老金入市總規模2萬億是個理想化的極限數字,即便達到,對目前來說仍是望梅止渴。央行“雙降”將釋放近8000億的資金——這眼面前的真金白銀,為何資本市場不僅視而不見,甚至做出相反的動作呢?歸根結底,其實是個信心問題。10月份的股市已經有所反彈,股災過后,股民們心有余悸,短期炒作的風頭甚健,而長期的信心不足。這導致央行“雙降”被投資者更多解讀為負面:意味著經濟形勢不好,借“雙降”沖高出貨獲利了結才是上策。當這種市場被這種悲觀情緒感染,央行“雙降”的利好價值自然也被稀釋。
而養老金入市的消息則有所不同。眾所周知,養老金是保命錢,民眾普遍認為國家不會輕易用養老金去冒險。養老金入市,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國家對資本市場長期看好,這給市場以信心,但如何化解養老金入市的系統風險與道德風險,則是制度設計上必須考慮的問題。同時,養老金入市將進一步提升股市的專業化,散戶直接投資的A股格局也面臨著考驗。
本報評論員 趙強
超2萬億養老金入市明年啟動 機構:看好市場但要理性務實
來源:投資快報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27日表示,人社部將于2016年啟動實施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工作。目前該部正在會同財政部委托投資基金歸集和劃撥的辦法。周二早盤,A股市場一度出現快速殺跌,上午10點半前后,上證指數[0.14%]一度下跌超過2.5%。隨后,大盤震蕩回升,截至收市,滬深各主要指數全面翻紅。在震蕩加劇的背景下,一些投資者感到找不到方向,分歧漸大的機構也開始建議投資者在保持積極參與的同時適當控制倉位。
歷時多年基本養老金投資終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27日上午表示,人社部將于2016年啟動實施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工作,目前該部正在會同財政部委托投資基金歸集和劃撥的辦法。
李忠在人社部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上稱,隨著《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出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人社部將繼續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工作。
按照目前的管理體制,養老保險基金分布在省、市、縣三級,將分布在各地的結余基金特別是分布在市縣的結余基金逐級歸集到省一級,是開展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的重要前提。
李忠表示,現在人社部正在會同財政部研究制定委托投資基金歸集和劃撥的辦法,規范資金在委托地方和受托機構之間劃入和劃出的流程,明確委托地方和受托機構協議簽署的有關要求。各地的結余資金都將按照統一的流程進行歸集和劃撥。“我們將抓緊開展工作,按照2016年啟動實施的目標,盡快出臺辦法,確保地方委托投資資金及時到位”,李忠如此表示。
養老金入市的規模和時間表是備受市場關注的兩大問題,人社部測算的養老金入市的總規模可能超過2萬億。人社部、財政部兩部委八月末召開的國務院吹風會透露,入市資金規模由各省確定,而入市的時間表由市場投資機構決定。
市場震蕩加劇“猴市”特征漸顯
目前,主流機構普遍繼續看好市場,但部分分析師開始變得更“理性務實”。比如興業證券[-1.28% 資金 研報]分析師張憶東提出震蕩加劇的猴市概念,果然,周二的股市就來了一個寬幅震蕩,讓不少投資者感到措手不及。
深圳一家公募基金的社保經理對《投資快報》表示,經濟轉型步入深水區,GDP增速的概念對市場的影響逐漸淡化,大家更關注市場總體估值的安全性以及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情況。目前看,市場沒有明顯低估和高估,結構性的泡沫依然存在。一位發行公開產品已近8年的私募基金經理則對記者表示,IPO、大小非、股指期貨等因素都還處于救市時的非正常狀態,市場未恢復常態之前,仍有必要保持較為嚴格的倉位管理,不敢過于冒進。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調整較為方便,在市場震蕩加劇的情況下,也可以通過倉位管理來靈活應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