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7 10:43:00 中國政府網

中新社 杜洋 攝
李克強作報告俞正聲主持
政協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6日上午在京開幕,主要議題是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圍繞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建言獻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應邀出席開幕會并作報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主持開幕會。
李克強在報告中說,回顧即將過去的五年,“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可以全面完成,我國綜合國力顯著提升,經濟總量邁上10萬億美元大臺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結構調整取得重大突破,城鎮人口超過農村,服務業成為第一大產業;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世界上最大的基本民生保障網編織成形。特別是今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通過全國上下共同努力,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成績來之不易。這都為“十三五”良好開局奠定了基礎。
李克強指出,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和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笆濉睍r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奪取這一勝利意味著,到2020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接近高收入國家水平,基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這將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又一個里程碑。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不會自動實現,天上不會掉餡餅,我們面前的風險挑戰還很多,困難不可低估。必須牢牢扭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踏踏實實去干。“十三五”特別是頭兩年是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和陣痛期。只要我們以決戰決勝的勇氣和智慧,持續深化改革開放破難前行,著力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就能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
李克強說,《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對歷史經驗的總結和新常態下經濟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要以創新增強發展動能,推進結構性改革,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抓手實現發展動力轉化、結構優化。要以協調促進發展平衡,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擴大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縮小城鄉、區域差距。要以綠色保障發展可持續,積極發展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和節能環保產業,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雙贏。要以開放拓展發展空間,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在更好融入世界中實現合作共贏。要以共享體現發展公平,保住基本、兜牢底線、注重公平,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李克強最后說,編制《“十三五”規劃綱要》,必須向社會各界問計求策,使規劃更好貫徹《建議》精神、遵循發展規律、體現人民意愿。全國政協人才薈萃,希望政協委員群策群力,為規劃編制貢獻更多智慧。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周圍,同心實干,開拓進取,為確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目標不懈奮斗。
李克強還與政協常委們互動交流,一一回答了大家關于推動欠發達地區開放、“一帶一路”建設、清潔能源發展、支持民企走出去、扶貧攻堅、城市公共建設融資、落實生育政策調整等方面的提問,現場氣氛熱烈。
俞正聲在主持講話中指出,“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后沖刺的五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將取得決定性成果的五年。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于科學編制《“十三五”規劃綱要》,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習和貫徹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圍繞制定和實施“十三五”規劃獻計出力,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政協的一項重點工作。希望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為規劃的制定和實施作出積極貢獻。
全國政協副主席杜青林、韓啟德、董建華、萬鋼、林文漪、羅富和、何厚鏵、張慶黎、李海峰、陳元、盧展工、周小川、王正偉、馬飚、齊續春、陳曉光、馬培華、劉曉峰、王欽敏出席開幕會。
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人應邀參加會議。
預計2020年GDP17萬億美元左右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是多少?今天上午,總理李克強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給出了答案,是17萬億美元左右。
今天上午,李克強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標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
文章提到,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以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續奮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
法晚記者(微信公號ID:fzwb_52165216)了解到,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3.6萬億多元(現價,下同),按匯率折算,邁上10萬億美元的大臺階,占世界經濟份額13.3%,一年增量相當于一個中等發達國家的經濟總量;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594美元,按世界銀行標準,居中高收入國家中等水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9萬元和1.1萬元。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的大國來說,這確實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從這個起點出發,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時,初步預計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可達17萬億美元左右,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發展將開始向更高水平邁進。
按人均GDP 中國在世界80位以后
經濟日報:【按人均GDP,我們是在世界80位以后】李克強在回答中國日報記者提問時說,“中國是不是最大的世界經濟體。我在國外也經常聽到這種說法,總是有被忽悠的感覺。因為按照國際權威統計,中國也就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更重要的是,按人均GDP,我們是在世界80位以后。”@新華視點
李克強談GDP破7:從未講過要死守某一個點
中新網北京10月24日電 (記者 蔣濤)“今天的會議前奏確實很新穎也風趣,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黨校生動活潑的學風!崩羁藦娫捯舾β,現場又爆發出熱烈掌聲。
原來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主持人何毅亭開始主持后,麥克風聲音偏小,工作人員稍作調試后才恢復正常,“小插曲”間隙,學員向中國經濟掌舵人李克強鼓掌致意。
麥克風音量恢復后,何毅亭主持致歉引出總理。李克強幽默表示,“這也可能反映出中央財政在裝備支持方面還需要加大力度,但這絕不意味著經濟形勢不好!爆F場爆發出笑聲和更熱烈的掌聲。
23日,李克強在中央黨校就當前經濟形勢和重點工作作了報告,這也是李克強總理的第三次經濟公開課。
2013年10月21日,李克強應邀在中國工會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經濟形勢報告,指出“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此次報告被稱為李克強首次經濟公開課;2014年6月10日,李克強第二次公開課與兩院院士“話經濟”,以親身經歷談中國經濟向中高端躍升得靠創新。
與前兩次公開課一樣,李克強第三次經濟公開課直指核心,在120多分鐘時間里,對中國當前經濟形勢作出深刻剖析和研判,指明了重點經濟工作,發出中國經濟“強”音,傳遞中國經濟信心,為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注入“強”動力。
“成績來之不易、困難不可低估”
李克強用“成績來之不易、困難不可低估”來概括中國經濟形勢,他不用講稿,引用大量發達國家、新興經濟體的經濟數據,在對比與參照中剖析中國經濟形勢。
國家統計局發布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9%。年初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預期目標是今年GDP增長7%左右,目前這一預期目標正穩步實現。有國際輿論稱,中國GDP增速“破七”。
對此,李克強表示,我們從來沒有講過要死守某一個點,而是讓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另一方面講,這個七還真不是“破”了,而是來之不易。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和貿易低迷、國際市場動蕩對中國影響加深,與國內深層次矛盾凸顯形成疊加,實體經濟困難加大,宏觀調控面臨的兩難問題增多。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穩步實現預期目標,在李克強看來,這是高基礎水平上實現的高水平增長。
“中國已經是10萬億美元的經濟體,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所有經濟總量2萬億美元以上經濟體增長超2.5%已是不俗的表現,中國在這個基礎上中高速增長意味著現在每增長1%,相當于5年前增長1.5%,相當于10年前增長2.6%。”李克強說。
“這個7%左右是穩中有進的,也就是說進的因素在積累,新的動能在成長。”李克強指出,服務業迅速發展,旅游消費熱潮不斷,就業擴大、收入增長和環境改善給群眾帶來實惠。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和中國經濟的巨大潛力,增強了我們戰勝各種困難的信心。打造“雙引擎”實現“雙中高”
中國是中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總量已是第二位,但是人均GDP卻排在世界80多位。
“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這一點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李克強說,當前來講就是要瞄準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即人均GDP在過去基礎上翻兩番。我們不會片面追求GDP,但沒有一定速度就難以全面實現小康。
在李克強看來,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和邁躍向中高端水平是相輔相成的,這涉及到穩增長和調結構的關系。
“坦率來講這是不容易的,需要在這里面找到平衡,有人說這是個狹窄的通道,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就是要闖過去,如果說有陷阱就越過陷阱,堅定不移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崩羁藦娬f。
在當前新舊動能轉換的接續期,李克強指出,實現“雙中高”,需要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雙引擎”。要突出補上民生短板、推進新型城鎮化、促進產業改造升級等重點,擴大有效投資。
“這方面政府不唱’獨角戲’,而要與社會資本建設共擔、利益共享!崩羁藦娬f,要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用“雙創”激發人民群眾的無窮創造力,更好發揮中國人力資源優勢,在創業創新中推動大企業和小微企業共同發展、傳統產業改造和新興產業成長齊頭并進、服務業壯大和制造業升級互促共進。
實現“雙中高”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李克強接連點出老百姓(50.45, 0.00, 0.00%)關心的就業、教育、醫療、棚改、社會保障等方面工作,要求集中力量搞好產業扶貧、移民搬遷扶貧,促進民生改善。
記者注意到,在這堂中國經濟公開課上,李克強穿插列舉大量基層調研、大學生創新創業、百姓遭遇“奇葩證明”等事例,徐徐講述,娓娓道來,使堂課氣氛變得輕松活潑,F場不像嚴肅緊張的報告會,更像充滿頭腦風暴的大學課堂。
李克強第三次中國經濟公開課選在中央黨校,這里是輪訓和培訓中國共產黨高中級領導干部的最高學府,李克強的到來,成為學員們熱議的話題。據介紹,得知李克強總理要來作報告,學員們踴躍報名,主會場1947個座位容納不了,不得不開辟會場周邊的東教室和西教室作為分會場。最終中央黨校共約2600人聆聽了李克強總理報告!斑@也說明大家對李克強總理報告的熱切期待和歡迎”,何毅亭說。
報告結束后,學員三次熱烈鼓掌,李克強站起來致謝,掌聲經久不息。
安徽肥西縣委書記湯傳信記下密密麻麻的筆記。他對記者說,總理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非常到位,報告明確了大勢,判斷了走勢,分析了形勢,要求各地發揮優勢,對基層工作有“撥云見晴天”的感覺。這堂課信息量很大,讓大家見到了“真金”,堅定了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