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31日報道 外媒稱,中國決定取消獨生子女政策,這對中國夫婦以及配方奶粉、紙尿褲和玩具等產品的銷售商都是好消息。該決定還可能有助于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經濟壓力。
據美聯社10月29日報道稱,估計29日宣布的這項政策變化將逐漸產生影響。但是,隨著這個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國民收入上升,即便生育率小幅上升也會使中國需求增加,其影響可能波及全球。
報道稱,允許所有已婚夫婦生育兩個孩子的決定出臺,正值中國政府努力鼓勵以消費開支為基礎的經濟增長之時。
花旗銀行集團研究人員說,他們估計中國的新生兒將增長5%至10%。
歐睿信息咨詢公司的梅迪亞·埃格巴爾說,中國15歲至64歲的工作年齡段人口將從明年開始減少。埃格巴爾表示,最新的變化“意義重大,可能是對日益積累的壓力作出的反應”。
報道稱,沒有人預測該政策會使中國立即出現嬰兒潮或者很快刺激中國的經濟增長。在生育政策放寬后出生的孩子,幾十年后才會對勞動力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人口學家尼古拉斯·埃伯施塔特說:“今后15年或20年的一切已成定局,無法改變。”因為養育孩子的成本高昂,一些中國家庭也可能不愿利用這一政策變化。
研究中國人口問題的華盛頓大學人類學家斯特萬·哈勒爾說:“效果會比較小,因為現在很多人似乎已滿足于生一個孩子。30年前甚至20年前不會是這樣。”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獨生子女政策的終結最終會收到效果。州立圣迭戈大學講師塞思·卡普洛維茨說:“這顯然會有益于經濟,但近期內不會。生育率上升絕對會刺激經濟。”
報道稱,卡普洛維茨預測,新生兒的增加最終會給美國等國的消費品公司提供“全新的機會”。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29日報道,盡管結束獨生子女政策的決定令許多專家和中國百姓大感意外,可是一些人說,它既不太可能引發嬰兒潮,也不太可能帶來經濟繁榮。
瑞士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說:“任何關于人口的問題,我們通常都需要把目光放長遠,看看數十年后,看看長期影響。”
她說:“這不是關于刺激下季度或明年的經濟增長或奶粉消費的事情。”
報道稱,對中共領導層的這項決定,公眾的最初反應比較克制。當被問及是否會抓住機會生第二個孩子時,在北京的許多人表示不愿意,不過,有些人很高興。
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說,盡管規定放寬了,可是養育子女的成本和困難很可能抑制許多符合條件的夫妻生兩個孩子。
報道稱,他說:“我不認為,許多夫婦會采取行動,因為在中國養孩子的經濟壓力很大。中國的出生率較低,人口迅速老齡化,所以從政策角度來看,這是件好事,因為它將有助于對抗未來的勞動力短缺問題。但是許多父母沒有經濟條件來養育更多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