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新網1月12日電:金融股護盤乏力,鋼鐵煤炭砸盤領跌,滬指收報3022.86點漲幅0.20%
周二(1月12日)滬深兩市高開低走,全天走勢震蕩,滬指振幅超2%。早盤在恐慌拋壓的余波沖擊下,滬指探底2978.46點,創近四個月新低,午后雖然有回升,尾盤再度走弱,小幅收漲。盤面上,鋼鐵、有色金屬、國防軍工、采掘等權重板塊砸盤領跌,傳媒、休閑服務反彈較大,非銀金融、銀行股護盤乏力。
截至收盤,滬指報3022.86點,上漲6.16點,漲幅0.20%;深成指報10293.70點,上漲81.24點,漲幅0.80%;中小板指報6810.77點,上漲65.45點,漲幅0.97%;創業板指報2147.53點,上漲41.17點,漲幅1.95%。
滬市成交2241.35億元,深市成交3266.14億元,兩市合計成交5507.49億元,較上一交易日的6642.10億元持續縮量。
盤面上,傳媒領漲,漲幅近2%,其中3只個股漲停,休閑服務、非銀金融、醫藥生物漲幅居前;鋼鐵領跌,跌逾2%,有色金屬、通信、紡織服裝跌幅居前。題材上,核能核電領漲,漲幅近4%,去IOE、鋰電池、云計算等漲幅居前;ST概念指數領跌,跌幅超過3%,黃金珠寶、傳感器、軍民融合等指數跌幅居前,滬深兩市共110余只個股跌停,38只個股漲停。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告訴財新記者,昨日千股跌停,投資者信心嚴重缺失,大盤再次探底,3000點幾度失守。人民幣貶值、大小非減持沖擊、疲弱的經濟數據都成為近期A股市場大幅下跌的誘因,而經歷過去年三季度大跌之后,投資者信心變的異常脆弱,一旦出現下跌就引發恐慌性拋售。
“開年低迷,今年的投資比較難做。”楊德龍認為,在利率下行和資產荒的背景下,大盤先抑后揚的概率較大,步入熊市的可能性較小。經過近期下跌,大盤再次回到3000點附近,急劇下跌釋放了較大部分風險,投資者不必過于悲觀。
華鑫證券一位匿名分析師在接受財新記者采訪時指出,雖然周一再次出現千股跌停的極端行情,但今日早盤并沒有出現大面積持續恐慌行情,整天走勢維穩之態明顯。
該分析師認為,目前市場的實質性利空在逐漸消退,后市將逐漸進入修復階段。此次市場的大跌,熔斷機制只是催化劑,背后真正原因是人民幣大跌、大股東減持潮以及注冊制的沖擊,但目前大股東減持潮以及注冊制因素暫時得到緩解,周一央行再拉中間價,離岸人民幣日內也上漲超400點,實質性的利空已在逐步消退。
上述分析師表示,周一的大跌或源自市場情緒恐慌產生的非理性價格,洶涌而出的拋盤往往因恐懼割在地板上,后市3000點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道關口,管理層不會輕易放棄。目前大盤已出現15分鐘、30分鐘、60分鐘的底部結構,預計會有一波反彈。
周二消息面上,人民幣中間價一度飆升,在岸離岸大幅震蕩。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流動性再次緊張,香港隔夜離岸人民幣銀行同業拆放利率(Hibor)由昨日的13.4%飆升至66.8%,創有記錄以來最高水平。一周、兩周Hibor也升至33.79%、28.34%的紀錄新高。
財新網報道《離岸人民幣流動性趨緊 隔夜利率創新高》援引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學家楊宇霆分析稱,香港離岸人民幣短期拆借利率大幅飆升,或與有中資銀行在境外市場大手筆拋售美元購兌人民幣有關。“離岸人民幣近期不斷貶值,但有中資銀行卻選擇持有人民幣,導致離岸市場上的人民幣供應出現短缺。”
多位市場交易人士認為,中資銀行買入人民幣,可能體現了央行的干預意圖,以打擊做空人民幣的力量。
周二亞太股市全部下跌,截至財新記者發稿,日經225指數報17218.96點,下跌2.71%;韓國綜合指數報1890.86點,跌幅0.21%;香港恒生指數報19769.73點,下跌0.60%。■
采編:財新記者 曹文姣 康淑 實習記者 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