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精品视频|国产欧美日韩麻豆91|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91.com在线|久久一精品

  您好,歡迎光臨《絲路情韻》網, 網址:www.jslybf.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網站首頁    絲路要聞    魅力西部    國外風情    絲路在線    絲路頭條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絲路論壇    軍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聲秦韻    東盟在線
光影華山    今日華山    人文華山    山水華陰     驢友在線    文化在線    紅樹林影視   財富人生    企業家風彩    景點推介    旅游世界    軍旅在線    杏林風景    農業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檢察    西部法院    資源與環保   歷史名勝    歷史典故    傳奇故事    歷史名人    藝術精品    社會萬象    旅游文化    傳統工藝    奇石根雕   民間藝術
華陰政法      攝影家      風光攝影      人物攝影     書畫長廊    名人書畫      綜藝在線      小說       散文       詩歌       劇本      雜文隨筆      紀實文學    生活百科
 
   □ 絲路在線
· 新華視點丨努力完成全年經 ..
· 新華網視評|堅決打擊汛情 ..
· 習近平給田華等8位電影藝 ..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體:美軍 ..
· 人民觀察 | 三個關鍵詞 ..
· 金秋時節處處好“豐”景 ..
· 陜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機暴雨 ..
· 網信部門公開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屆消博會丨創新消費融 ..
· 青瓦土墻 溪水潺潺(走 ..
詳細內容
十位農民工人大代表談“打工爺爺”:很心酸(圖)

發稿時間:2016-03-12 09:31:00 來源: 澎湃新聞

 

“您關注過‘打工爺爺’(高齡農民工)嗎?”

  兩會期間,澎湃新聞在京面訪10名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多名人大代表說:“接觸的不多”、“關注確實不多”。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從2009年的22978萬人到2015年的27747萬人,全國農民工總量逐年增長。其中,高齡農民工占比越來越重,從2009年的2803萬人增加到2015年的4685萬人。

  澎湃新聞2015年率先報道“打工爺爺”群體的生存現狀:為掙錢養家,背井離鄉干著最苦最累的體力活,甚至靠吃肉補充體力;為躲避檢查(有些省市“嚴禁60歲以上農民工一線作業”、“禁止55歲以上農民工進入某些危險崗位”),有的高齡農民工還染黑頭發。

2015年11月24日,黑龍江雙鴨山集賢縣,農民工在討薪。 本文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程藝輝 圖

  聽到這些故事,多位代表稱“很心酸”。有代表說,隨著國家政策的落實,農民工的境遇越來越好,對高齡農民工,應給予更多保障。

  全國人大代表王馨:

  給返鄉高齡農民工提供足夠養老的土地

  代表資料:新野縣城郊鄉馬營村村民、鼎泰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目前的4700萬年齡超過50歲的高齡農民工以及60歲以上的‘超齡’農民工,多是改革開放初期較早進城務工的第一代農民,沒有知識、沒有技能,只能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他們所面對的不僅是身體上的負荷、潛在的勞動風險,還有城市生活的排斥疏離、漂泊異鄉的清冷孤寂,他們的境遇實際上比那些農村里的留守老人更為不堪。”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王馨對澎湃新聞說。

  王馨向全國人大提交了一份《關于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維護高齡農民工合法權益的建議》。

  建議稱,在現有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備的情況下,要給高齡農民工提供足夠養老的土地,使他們即便返鄉也有歸屬。

  建議中提出,希望醫療衛生機構把體力型行業的高齡農民工的健康檢查納入工作范疇,定期為高齡農民工做健康指導與身體常規檢查;要為高齡農民工提供底線的社會保險,建議各級政府應劃撥專項資金解決他們的底線養老問題;建立農民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累加、結算、轉移等多項支付平臺,激活分散于多地的個人養老賬戶資金。

  “同時,高齡農民工從事的行業和工種,國家應該立法有所限制,并要求雇主提供充分的勞動保護。”王馨說。

 

  全國人大代表謝智波:

  希望政府鼓勵保安、家政公司吸收更多高齡農民工

  代表資料: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華大街道華林路清掃保潔組組長

  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謝智波向澎湃新聞介紹,環衛行業工資待遇只有兩千多元,而四五十歲或六十多歲的高齡環衛工占百分之十幾,只有經濟狀況較好的地區可以招聘到更多年輕人。

  在謝智波看來,環衛行業是最辛苦的行業,起早摸黑,沒有休息天,節假日也要上班,而且越是節假日工作越是繁重。此外,路段作業危險性高。綜合這些因素,高齡農民工不是很合適環衛行業。

  “我認識一個七十歲左右的環衛工,兒子生病基本沒有勞動能力,為解決家庭負擔,他一直堅守在環衛行業。”謝智波說,這位老環衛工行動比較遲緩,反應能力比較差,“我們一直勸他不要在環衛行業做了,這個危險性太大,但他說為了家庭能夠生活,還是一直堅守。”

  謝智波稱,國家規定,到退休年齡后不能再交社保,再工作就沒有了保障,環衛行業也不例外。“我們那一般為60歲以上的高齡農民工路上作業的安全買一份基本的人身保險,每年一百元,如果出了事故也才賠償十幾萬元,根本解決不了一個遭受災難家庭的實際問題。”

  謝智波認為,邊工作邊養老也是一種養老方式,而且可以減輕政府負擔,希望政府給高齡農民工更多照顧。

  “比如鼓勵保安、家政公司吸收更多高齡農民工,因為這些行業危險性較小,不需要很大體力,更適合高齡農民工工作。”謝智波說。

  全國人大代表謝利英:

  嚴查不給高齡農民工交社保的單位

  代表資料:1970年生,江西高安人,福建省佳美集團公司彩畫車間彩繪工人

  “有些高齡農民工文化程度很低,只能干體力勞動活,而年輕農民工有技術,知識水平相對較高,有些不想干的臟活累活,就讓這些高齡農民工做。”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謝利英告訴澎湃新聞,高齡農民工得到的報酬也低。

  “有的活給年輕農民工(每日)的報酬是一百五十元,可能高齡農民工也就一百元,這樣的情況非常普遍。“謝利英說。

  在謝利英看來,對高齡農民工的保障需要立法,希望有關部門對那些不給高齡農民工交社保的單位嚴肅查處。

  全國人大代表曾香桂:

  “不管歲數怎樣,不能剝奪人勞動的權利”

  代表資料:廣東省東莞市瑞豐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工會主席

  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曾香桂接觸過一些從事初級工種的高齡農民工,生活保障問題很窘迫。

  “比如他們舉家從農村出來務工,結果保險斷交了,在遇到重大疾病時,保障非常脆弱。”曾香桂提出,希望村委會能給高齡農民工更多關心,經常性聯系,給他們墊交保險費用,這樣就有一個最低保障。

  曾香桂說,她接觸的高齡農民工,患心血管疾病的比較多,突發性疾病導致他們一下子陷入生活困境。

  “比如我一位工友,他工作很不穩定,做過很多工種,社保這塊就沒有延續,突然腦溢血病發,十多萬元的醫藥費要他來支付,他難以承擔,只能發動工友募捐,向一些工會組織申請困難補助,但這些杯水車薪。而患病治療后,只能保證生活自理,無法從事工作,生活陷入困境。“曾香桂表示,這種現象越來越多。

  在她看來,如果一個高齡農民工已經到退休年齡,還要從事工作,卻無法繳納社保,大點的公司是不敢聘用的(容易突發疾病),只能游離于小作坊,這對高齡農民工很不好。她希望政府能夠為高齡農民工打開繳納社保的通道,增強對高齡農民工的社會保障。

  曾香桂認為,現在很多工種,如清潔工、建筑工等,年輕人不愿意干,也干不來,高齡農民工補充進來,促進了社會的發展。“不管歲數怎樣,不能剝奪人勞動的權利,既然勞動就有價值。要讓他們得到更好的保障和薪酬,不能干著又苦又累的活拿著最低最少的工資。”

 

  全國人大代表周振波:

  高齡女農民工的退休保障有五到十年空檔期

  代表資料:上海德力西集團變壓器制造公司車間主任

  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周振波向全國人大提交了一份“關于降低農村婦女領取養老金年齡門檻的建議”。

  建議稱,按照《國務院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規定,老年農村婦女必須年滿60歲才能領取新農保基礎養老金,然而現在女性的退休年齡一般是50歲,有的事業單位是55歲,這導致在企業就業的高齡女農民工退休后,如果繳納的養老保險未滿15年(無法享受城保待遇),回到農村又因為沒在農村繳納新農保或未滿60歲無法享受基礎養老金,造成5年到10年的空檔期,養老保障出現問題。

  “所以我建議,考慮到這些高齡女農民工的實際問題,有關部門要盡快完善制度,降低農村婦女領取新農保基礎養老金的年齡門檻,縮小城鄉社會保障水平的差距。”周振波說。

  全國人大代表朱雪芹:

  就業政策要向高齡農民工傾斜

  代表資料:上海市總工會兼職副主席

  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朱雪芹認為,高齡農民工維權時很弱勢,政府應該在政策上給他們更多關愛。

  “現在很多高齡農民工都遇到被欠薪的問題,尤其是建筑行業層層轉包現象非常難以控制,我也有很多建筑行業的老鄉,因為轉到后面不知道轉到誰來承包了,導致農民工討薪不知道向誰討。”朱雪芹說,雖然建筑行業有一定特殊性,但相關法律法規還是需要進一步完善,遏制欠薪現象。

  朱雪芹還表示,由于高齡農民工學歷不是很高,只能靠力氣吃飯,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時要向他們傾斜,“最好像殘疾人一樣,提供一定比例的崗位優先錄用他們。比如現在服務行業有很多領域,像保安、保潔、交通協管等,這些行業相對比較容易上手,要求比較簡單。”


 

  全國人大代表易鳳嬌:

  期待農民工社保問題加快推進

  代表資料:深圳國威電子有限公司車間副主任

  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易鳳嬌告訴澎湃新聞,高齡農民工數量眾多,而且國家還將推行延遲退休,有些行業高齡農民工是可以做的,但有些行業比如服務員招聘總是在強調需要年輕人,這樣的話年紀大的怎么辦呢?為什么一定要用那么年輕的孩子來做,其實這些孩子應該有更好的學習和工作的機會,何必來做這個行業?他們可以去做技能性更強的工作。

  易鳳嬌認為,高齡農民工的問題,最重要的還是社會保障問題。其中,農民工社保問題是反映很強烈的問題,但是進展,“還沒有實現我們想象的狀態”。她認為,具體原因可能是因為各地發展不均衡,有的地方工資發得都很困難,聯網又涉及到網絡設備,配套設施,有的地方都是手寫材料,無法聯網。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講了還是要繼續加快推進。”易鳳嬌說,聽完政府工作報告,她覺得很振奮,“政策落實需要一定時間,目標已經提出來了,就看怎么推進了。”

  易鳳嬌認為,應該增加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的數量,“農民工代表太少了”。

  澎湃新聞注意到,農民工首次以全國人大代表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始于2008年,當時只有朱雪芹、胡小燕、康厚明三人。

  2013年3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大會發言人傅瑩在介紹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結構時透露,本屆全國人大代表中有農民工代表31位。目前,全國農民工總數已超過2.7億。

  全國人大代表劉麗:

  希望能公共資源均等化

  代表資料:安徽省首位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

  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劉麗被稱為“最美洗腳妹”。目前,她是懷孕5個多月的“準媽媽”。

  “高齡農民工的最大問題是社會保障不夠。”劉麗說,企業給超齡農民工繳納社保普及性不夠,存在一些兩難的局面。就拿建筑工地來說,很多工地是三角債,沒辦法做到上崗就繳納社保。其次,就是服務業,比如說美容美發、洗浴中心,換崗位、換人員很快。然后,許多地方社保繳納比例也不一樣,有的時候不是企業不繳,是繳不起,因為比例太高。

  “還有一部分農民工不愿繳社保,而是愿意把這個錢拿走。“劉麗認為,推進農民工繳納社保“整個過程都慢慢來吧”。

  劉麗認為,要解決高齡農民工問題,最好能讓他們就近就業,這一點,她希望能公共資源均等化。“打個比方,如果像北大、清華搬一個到我們阜陽去。誰還要跑那么遠去打工。”她向澎湃新聞表示,中央的政策一定要切合實際,不能專家學者領導坐在辦公室,拍腦袋去想是不行的,一定要結合實際,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怎么樣才能落實到老百姓的需要,這個很關鍵。

全國人大代表王剛:

  “上了年齡的都不在形象崗位”觀念要改變 代表資料:新怡和集團董事長

  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王剛,接觸的高齡農民工很多,特別是在建筑行業。“看到60多歲的人還在冒著嚴寒酷暑工作,心里頭很難受。“

  王剛說,高齡還工作,基本可以肯定家庭困難,強制退休不合法也不人性。

  “能不能每年給高齡農民工做一次體檢,對身體有病的能不能給予更多的社會關注、關愛,包括社保和救助。身體好的還有勞動能力的是不是可以推薦崗位?“

  王剛說,在香港,很多餐廳的服務員都是老年人,70多歲的都干這個。國外的航空公司,許多空姐都是大媽。而在國內,“上了年齡的都不在形象崗位”,這種觀念要改變,而想改變觀念一定是要立規矩,有制度。

  王剛告訴澎湃新聞,甚至可以參考殘疾人這一塊,企業有多少員工招一名高齡農民工,但不強制,只是鼓勵。

全國人大代表張全收:

 

  農民工技能培訓需落實

  代表資料:河南省上蔡縣朱里鎮拐子楊村黨支書、深圳全順人力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張全收被稱為“農民工司令”, 他所有的深圳全順人力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每年為企業輸送農民工一兩萬人。不過,因為企業的要求,主要是18到45歲的農民工,45歲以上的很少。

  張全收說,45歲以上的農民工,有的是眼睛花一點,有的是血壓高一點,有的是血脂稠一點,高危人員太多。去年碰到兩起事件,一起是正上著班就歪倒了,再也沒有醒過來。另外,普遍的這個群體,基本都在家當奶奶,當爺爺了,他就不愿意出去。如果是住在城鄉結合部,可以去搞一個清潔工,做一些一天幾十塊錢,上百塊錢的活,當然工資不高,但掙一個是一個。“他沒事干真閑得慌,人閑著身體也會有問題。”

  對有些地方“嚴禁60歲以上農民工一線作業”,張全收說,企業掏錢,都想招一些條件好的,素質好的,身體好的。如果招過去他病了、摔倒了怎么辦?對企業也是麻煩。

  澎湃新聞注意到,張全收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國家一直以來很重視農民工技能培訓,但在落實層面,很多農民工并沒有掌握相應技能,或是沒有拿到相應的國家認證。對此,他希望在用工“入口處”嚴把關,不培訓不得上崗,沒有技能證書不能上崗,讓農民真正掌握一些技術之后,再去從事相應的工作。這樣一方面可以加強安全施工,保證工作的質量,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農民自身職業技能。

【作者: 】  【發表時間:2016/3/12】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和諧陜西網 銅川慈善協會 渭南文物旅游網 環球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國際日報 中國檢察網 中國法院網
人民日報 新華網 央視網 中國公安 中國文物信息網 太華索道 陜西 西部法制報


網站備案:陜ICP備14008634號-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國·咸陽        電話:131-5212-8066       傳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內容未經本網站及作者本人許可,不得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等,違者本網站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網站所用文字圖片均來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網站,凡圖文未署名者均為原始狀況,但作者發現后可告知認領,我們仍會及時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處理,如未及時聯系本站,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