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精品视频|国产欧美日韩麻豆91|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91.com在线|久久一精品

  您好,歡迎光臨《絲路情韻》網, 網址:www.jslybf.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網站首頁    絲路要聞    魅力西部    國外風情    絲路在線    絲路頭條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絲路論壇    軍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聲秦韻    東盟在線
光影華山    今日華山    人文華山    山水華陰     驢友在線    文化在線    紅樹林影視   財富人生    企業家風彩    景點推介    旅游世界    軍旅在線    杏林風景    農業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檢察    西部法院    資源與環保   歷史名勝    歷史典故    傳奇故事    歷史名人    藝術精品    社會萬象    旅游文化    傳統工藝    奇石根雕   民間藝術
華陰政法      攝影家      風光攝影      人物攝影     書畫長廊    名人書畫      綜藝在線      小說       散文       詩歌       劇本      雜文隨筆      紀實文學    生活百科
 
   □ 絲路在線
· 習近平給田華等8位電影藝 ..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體:美軍 ..
· 人民觀察 | 三個關鍵詞 ..
· 金秋時節處處好“豐”景 ..
· 陜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機暴雨 ..
· 網信部門公開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屆消博會丨創新消費融 ..
· 青瓦土墻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貸利率又降 ..
· 中央軍委舉行晉升上將軍銜 ..
詳細內容
歲月見證,習近平這些話太重要了
歲月見證,習近平這些話太重要了
2021-02-16 20:01:04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記者 王子暉

  【學習進行時】《求是》雜志16日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是他2012年12月底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的講話。這次考察是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首次以扶貧為主題的調研活動。八年過去了,脫貧攻堅已經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回頭再讀這篇講話,令人十分感慨。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為您解讀。

  2012年12月30日,習近平在河北省阜平縣龍泉關鎮駱駝灣村看望慰問困難群眾。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的講話》。標題下標注了時間,“2012年12月29日、30日”,將人們的思緒一下帶回了八年前那個寒冬。

  2012年12月29日,元旦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冒著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嚴寒,來到地處太行山深處的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群眾,考察扶貧開發工作。

  往來奔波700多公里,走訪兩個貧困村,召開兩場座談會——這是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首次以扶貧為主題的調研活動。從一定意義上講,習近平總書記的阜平之行拉開了這場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序幕。

  “劇是必須從序幕開始的”,雖然“序幕還不是高潮”,但重要性毋庸置疑。我們從習近平總書記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許多非常重要的“金句”。這八年,我們正是在這些話的指引下,沿著正確的方向苦干實干,終于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歲月見證,這些話太重要了。

  “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當時,解決人民溫飽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已經實現,特別是一些東部地區已宣布實現全面小康,而在廣大農村尤其是中西部農村貧困地區,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有相當的差距。

  平均數會掩蓋差距。在阜平調研時,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這個問題。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只有農村的全面小康,革命老區、貧困地區的全面小康都實現,才是成色十足的全面小康。

  “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句話宣示的是黨的宗旨,聚焦的是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

  這一點,文章中有句非常樸素的話詮釋得特別好——“真正要幫助的,還是低收入群眾。”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以人為本,把貧困群眾和全國各族人民一起邁向小康社會、一起過上好日子作為脫貧攻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八年來始終目標不變、靶心不移。

  這八年,在一次次考察途中,習近平總書記都叮囑,只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憧憬還沒有變成現實,我們就要毫不懈怠團結帶領群眾一起奮斗。

  這八年,在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都告誡,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

  八年來,貧困群眾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兩不愁三保障”全面實現。八年來,貧困地區的面貌徹底改變,經濟社會發展明顯加快。八年來,脫貧攻堅的量化指標一天天完成,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狀態和現實獲得感也一步步提升。

  “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

  “貧困地區盡管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落后、發展水平較低,但也有各自的有利條件和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在和大家探討脫貧思路時,就當地資源稟賦作了許多深入的分析,講了這句“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阜平,固然是幫助群眾出點子、想對策,但更重要的是把改變貧窮落后面貌的信心傳遞給大家。

  當年習近平總書記調研結束后,新華社記者在顧家臺村采訪了年僅17歲的顧文香。當時她正讀高一,卻已經萌生了退學的想法。家里太窮了,媽媽和哥哥都有重病,爸爸這么大年紀還要去種地。這個普通的農村女孩,最大的愿望就是趕快掙錢養家。是總書記的到來讓她改變了想法。她對記者說,習總書記來看我們,就是想幫我們富起來。我還是不能退學,要好好學習,將來假如我能掙2000塊錢,我就給家里1500。

  16日,記者又聯系到了顧文香。談起總書記八年前到顧家臺村的細節,她還記憶猶新。她告訴記者,自己堅持讀完了高中,家里也脫貧了,住上了新房子。在村干部幫助下,爸爸也有了一份工作,不用再下地干活了。現在,一家人的生活越來越有盼頭。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對大家說,扶貧既要扶智,又要扶志,一個是智慧,一個是志氣。八年來,他走過了許多山山水水、溝溝壑壑,他帶去的改變貧窮命運的信心飛躍千山萬水,成為全國上下的堅定信念。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翻開文章再讀到這句話,確實讓人感到,信心、信念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小到一個人、一個集體,大到一個政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要有了這兩樣,就能夠風雨無阻、高歌前行。

  一個民族之所以偉大,根本就在于任何時候都不放棄、不退縮、不止步,百折不撓為自己的前途命運而奮斗。八年如一日地苦干實干,靠的就是這樣的精氣神。

  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勝利,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已經消除,偉大的脫貧攻堅精神也已經融入了我們民族的基因。

  “推進扶貧開發、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首先要有一個好思路、好路子。”

  文章中有一部分,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阜平推進扶貧開發、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指導。一開頭他就講了這句話,強調“首先要有一個好思路、好路子”。

  習近平總書記講得非常細、講得具體。比如,阜平300多萬畝山場該怎么利用,紅色旅游資源如何開發,移民搬遷要注意哪些問題等等。這些話概括起來就是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規劃、找準突破口。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湖南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時提出“精準扶貧”,強調貧困地區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把種什么、養什么、從哪里增收想明白,幫助鄉親們尋找脫貧致富的好路子。

  二者顯然一脈相承。習近平總書記在阜平考察時就已經給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精準扶貧”課。

  這堂“精準扶貧”課,八年來習近平總書記不厭其煩地講。有時為了讓大家聽得更明白,他會用形象的故事來類比,說50年代剿匪,派大兵團去效果不好,那就是“手榴彈炸跳蚤”,得派《林海雪原》里的小分隊去。有時為了讓大家嚴肅對待,他響鼓重錘,告誡地方,不要因為總書記去過了,就搞得和別處不一樣了,搞成一個不可推廣的盆景。

  就這樣,八年來,實施精準扶貧方略成了脫貧攻堅最重要的舉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六個精準,即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確保各項政策好處落到扶貧對象身上。

  在“精準扶貧”指引下,分類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易地搬遷安置一批,通過生態保護脫貧一批,通過教育扶貧脫貧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說,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全過程都要精準,有的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這些舉措,針針都繡在細處、實處。

  脫貧攻堅,精準是要義,成敗在于精準。這是已經被實踐證明的一條重要經驗。我們做一切工作,必須有精準施策的科學態度和方法,也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內在追求。

  “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

  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重點談了基層黨支部建設的問題。這部分有近2000字,幾乎占了整個篇幅的三分之一。

  “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習近平總書記就此談了四個問題。一是要原原本本把政策落實好,二是要真真實實把情況摸清楚,三是要扎扎實實把支部建設好,四是要切切實實把團結搞扎實。期望和重托溢于言表。

  后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打贏脫貧攻堅戰召開了七個專題會議,幾乎每一次都要突出強調基層問題。

  2016年,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大對西部地區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貧困村致富帶頭人的培訓力度,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戰斗、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2018年,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基層干部,重點是提高實際能力,要多采用案例教學、現場教學等實戰培訓方式,培育懂扶貧、會幫扶、作風硬的扶貧干部隊伍,增強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能力。

  2020年,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加強脫貧攻堅干部培訓,確保新選派的駐村干部和新上任的鄉村干部全部輪訓一遍,增強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能力。

  ……

  到2020年初,全國共派出25.5萬個駐村工作隊、累計選派290多萬名縣級以上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干部,到貧困村和軟弱渙散村擔任第一書記或駐村干部。貧困地區基層組織得到加強,基層干部通過開展貧困識別、精準幫扶,本領明顯提高。特別是青年干部了解了基層,學會了做群眾工作,在實踐鍛煉中快速成長。他們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用自己的辛苦換來貧困群眾的幸福,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生命,詮釋了扶貧干部的擔當和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曾十分感慨地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貧困地區基層干部展現出較強的戰斗力,許多駐村工作隊拉起來就是防“疫”隊、戰“疫”隊,這同他們經受了這幾年脫貧工作歷練是分不開的。

  抓黨建促脫貧攻堅,這不僅體現在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層面,更體現在提升貧困地區治理能力層面、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層面。從這個角度看,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意義非常深遠。

【作者: 】  【發表時間:2021/2/17】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和諧陜西網 銅川慈善協會 渭南文物旅游網 環球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國際日報 中國檢察網 中國法院網
人民日報 新華網 央視網 中國公安 中國文物信息網 太華索道 陜西 西部法制報


網站備案:陜ICP備14008634號-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國·咸陽        電話:131-5212-8066       傳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內容未經本網站及作者本人許可,不得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等,違者本網站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網站所用文字圖片均來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網站,凡圖文未署名者均為原始狀況,但作者發現后可告知認領,我們仍會及時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處理,如未及時聯系本站,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