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精品视频|国产欧美日韩麻豆91|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91.com在线|久久一精品

  您好,歡迎光臨《絲路情韻》網, 網址:www.jslybf.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網站首頁    絲路要聞    魅力西部    國外風情    絲路在線    絲路頭條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絲路論壇    軍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聲秦韻    東盟在線
光影華山    今日華山    人文華山    山水華陰     驢友在線    文化在線    紅樹林影視   財富人生    企業家風彩    景點推介    旅游世界    軍旅在線    杏林風景    農業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檢察    西部法院    資源與環保   歷史名勝    歷史典故    傳奇故事    歷史名人    藝術精品    社會萬象    旅游文化    傳統工藝    奇石根雕   民間藝術
華陰政法      攝影家      風光攝影      人物攝影     書畫長廊    名人書畫      綜藝在線      小說       散文       詩歌       劇本      雜文隨筆      紀實文學    生活百科
 
   □ 絲路在線
· 習近平給田華等8位電影藝 ..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體:美軍 ..
· 人民觀察 | 三個關鍵詞 ..
· 金秋時節處處好“豐”景 ..
· 陜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機暴雨 ..
· 網信部門公開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屆消博會丨創新消費融 ..
· 青瓦土墻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貸利率又降 ..
· 中央軍委舉行晉升上將軍銜 ..
詳細內容
渭北高原 閃耀著一顆明珠的光芒

渭北高原 閃耀著一顆明珠的光芒

——蒲城實施項目戰略帶動縣域經濟超常發展紀實

作者:韓秀峰 武丹     來源:陜西傳媒網-陜西日報      2016年07月15日06:23

正在安裝中的蒲城新地標——日晷 賀軍棟 攝
正在安裝中的蒲城新地標——日晷 賀軍棟 攝

    “北京時間從蒲城發出!”7月15日開始,每逢整點,當你途經蒲城南大門的“日晷”巨型雕塑時,不僅可以聽到這準時悅耳的報時聲,還可以登上報時臺,了解“北京時間”和“日晷”的來歷,與這座精巧絕倫的“日晷”合影留念。這就是代表了蒲城新氣象的新地標——“日晷(同規)”。

    作為“北京時間”的唯一報時城,蒲城人民備感榮耀與自豪。隨著新地標的落成,80萬蒲城兒女將以“北京時間”為指針,在建設渭北明珠的大潮中馬不停蹄,豪邁向前!

    六七月間,記者幾次深入蒲城大地,在秀美山川間感受她的美麗所在,在紅云熱浪中體味她的前進步伐,在精準扶貧中發現干部的身姿,一幅幅大干快上的干勁,一幕幕改天換地的場景,使記者真切感受到了這片熱土上前所未有無處不在的變化……

 

    1 強體 工業集群壯大經濟增長極

    近年來,蒲城縣委縣政府以“招商引資”為第一要務,建設投資發展新環境,引進了高新技術、煤化工業、餐飲娛樂、文化旅游等無數產業,奠定了區域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十二五”期間,共實施重點建設項目395個,累計完成投資476.82億元。縣域經濟、居民收入不降反增,豪邁前行,使渭北明珠的光芒更加鮮亮,前景更加誘人。

    進入“十三五”以來,蒲城縣委、縣政府進一步明晰了全縣發展的思路,將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抓手,結合102個項目,出臺以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城鎮一體化、新型工業化、文化旅游產業化為主的四個《決定》,提出建設“四化同步發展的渭北明珠”的目標,打造渭南副中心,為“撤縣設市”蓄滿了勢,卯足了勁。

    2015年9月,蒲城縣工業園升級為蒲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煤化工業園區列入省級工業園區。自此,蒲城經濟發展有了“雙核動力”,工業發展駛上了快車道。

    半年多時間,記者再次踏入高新區工業園,寬闊的公路打通了從東到西的運輸,齊整整的藍色廠房與新建的變電站遙相呼應,之前的兩層臨時辦公樓如今已不見了蹤影,設備齊全的辦公室給獲得認可的蒲城工業人更大的信心,氣宇軒昂的他們奔忙在廠區一線,干勁十足。

    6月20日,入駐工業園一年的陜西大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期原料進廠,在蒲立業的帷幕從此拉開。據介紹,大美化工開發、生產新型環保型農藥及醫藥中間體類精細化工產品,綠色環保的先進技術在國內同行業中處于領先水平,主要銷往德國、瑞士、印度等歐亞市場。因為產品廣泛用于農藥和醫藥領域,與工業園的發展方向極其一致,在招商一開始,雙方就達成了默契。總投資2.28億元的項目剛剛結束一期工程,就聽到了好消息。

   “兩周前的試產期時訂單都滿了,我們決定等到市場穩定之后再進行二期投產。”穿梭在廠區奔忙的人群中,負責人劉建橋輕描淡寫的描述,讓記者不得不停下腳步再一次確認,振奮之余唯有祝福。

   “園區要發展,項目就是發動機。”園區書記程建武告訴記者,2016年以來,工業園除相繼簽約總投資1.5億元的陜西華捷奧海納米纖維重防腐材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總投資4.2億元的海泰新材料產業有限責任公司新材料產業基地建設項目外,不忘支持本土企業,將蒲城瑞鷹新材料科技公司特種橡膠生產線建設項目和蒲城縣美爾果農化有限責任公司年產3100噸農藥制劑加工復配項目也納入年度生產規劃,在壯大經濟體的同時,為園區工業奠定了強大的發展勢頭。

    以清潔能源為核心的煤化產業園,落實了陜煤集團500億元的追加投資之外,更是以“環保”“循環”的新思想在鋪墊著未來無可限量的前途。

    園區管委會主任李向陽介紹說,結合垃圾處理、固體廢料處理的現實需求,今年在加強總投資3.74億元禾合環保新材料環保催化劑煉油助劑建設項目和總投資6000萬元正功氣體年產10萬噸食品級高純二氧化碳項目的合作之外,還引進了西安祥火燃料環保公司有機溶劑廢料綜合利用項目、蒲城友泰塑業有限公司10萬噸/年間歇式聚丙烯裝置建設項目,總投資3.1億,目前正在加緊辦理各項手續。屆時,循環生產、科學健康的“園中園”將在這片大地上成長,展示給大家一個生態、安全的新工業形象。

   “工業是一項可以濃墨重彩、做大做強的產業。”面對活力滿滿的經濟增長極,縣長張毅峰親自上陣,聯合各大金融平臺為蒲城創建了足以運轉10億資金的10個融資平臺,服務、協調全域的經濟項目,把投資轉成貸款,推動著蒲城乃至全市全省的經濟大循環。如今,蒲城縣工業投資環境卓越,硬件設施完備,一波又一波應接不暇的下沿產業鏈產品項目接踵而來。

    目前,高新區總規劃面積52.84平方公里,實際開發面積10平方公里,入駐企業53家,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0億元。

   “十三五”期間,高新區將按照“一區兩園、雙核驅動”的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力爭在“十三五”末將高新區建設為工業總產值突破400億元,入駐企業100余家,努力建成秦東經濟新的增長極、陜西省東部綠色能源化工產業示范區、創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 暖心 民生工程填滿百姓幸福感

    幸福,是百姓和政府共同追求的生活目標,同時,幸福也是一項內涵宏大、不可限定范疇的工程,那么,如何給群眾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成為近年來蒲城執政者們心頭的第一牽掛。

    當今中國,民之所向總是教育和醫療,為改善農村教育、衛生環境,“十二五”期間,蒲城先后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37所,圓滿完成學前教育第一個三年行動計劃;同時,逐步完善了縣鎮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體系,全縣醫療衛生機構發展到259個,城鎮醫保和新農合實現了全覆蓋。

    2016年以來,蒲城縣委書記陳振江獨自暗訪了50多個鄉村,對教育、衛生等短板項目進行了深度調研,針對當下教育存在的硬件不足問題撥付3.6億元,啟動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并統籌城鄉醫療衛生發展,以早日實現城鄉居民醫保一體化。“十三五”一開局,依照“民生向城區”的發展規劃,蒲城的執政者把目光對準了事關民生的城區。

    6月8日下午3時,城南新區管委會主任屈建寧正在向記者講述新建蒲城縣第一幼兒園的施工進度。他說,今年以來,針對城區現有幼兒園的所有性質比重嚴重失衡的狀況,蒲城縣投資2.25億新建10所公辦幼兒園,在此基礎上延伸投資6.4億元,建設6所中小學,增容改造9所學校。

    距離第一幼兒園不遠的地方,總投資5億的蒲城縣高新醫院也在緊張有序地建設中,101.17畝的土地上,縣域內第一所與三甲醫院合作辦醫的醫療機構拔地而起。除此之外,為完善醫療水平,蒲城縣還投資2.73億元對縣第二醫院和中醫院門診樓整體搬遷,進行提升改造,投資1.2億元建設城區及重點鎮醫養中心,投資2億元的民生元養老、兒童福利院也在積極建設中。屆時,蒲城縣的醫療衛生、社會養老、福利保障水平也將隨之提升。

    城市建設和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的普及和提升。“5月15日起,包西鐵路線西安至延安的旅客動車在蒲城東站停靠,將蒲城與西安的距離縮短至40余分鐘”,這條消息一公布,就被興奮的“家鄉粉”們刷爆了朋友圈。縣交通局長劉福潮介紹說,自2012年以來,蒲城縣交通局共計劃實施交通建設類項目80個,104條總長699公里的公路和一個一級蒲城客運中心站,總投資約31.31億元。目前,已完成包括煤化工一級專用路、關中環線、201省道蒲城段公路改擴建工程、朝蒲公路、高陽經安家至白水界等縣鄉路項目88條路468公里,完成投資約22.61億元,渭蒲高速公路將西禹高速和連霍高速無縫對接,完美接洽。

    如今,蒲城縣加強電源、電網、天然氣管等能源設施建設,積極開發太陽能綠色資源,加強鎮區、園區電力設施建設,推動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光伏發電登上歷史舞臺;煥然一新的客運中心站光彩奪目,以毛筆為造型的韻味十足的民俗博物館雛形顯現,體育館、跳水館規劃在列,城南立交橋架設方案提上議程,“城市輕軌”即將開建……一個全新的蒲城將刷新千年的歷史。

    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市政公用設施項目緊鑼密鼓的推進中,教育更強大、衛生全覆蓋、通行更順暢、設施最齊全,成為蒲城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工程,從其中凝聚而成的幸福感正在由施政者們民生優先的執政理念和夙夜在公、不辱使命的苦干實績所填充,推動著經濟指標與幸福指數的同步增長。

    3 固本 脫貧助農致力科學新方向

    炎炎盛夏,正是蘋果汲取天地營養的生長旺季,優生區大片大片蘋果園還在上演“套袋”的年度大戲。而此時,蒲城孫鎮趙莊村的康霖蘋果現代農業示范園里,從荷蘭原木引進的現代矮砧早熟蘋果已經快要成熟,不到兩米高的樹干上稀稀疏疏地結著幾個果子,摘下一個青里透紅的小蘋果,用不著清洗便塞進嘴里,一絲絲酸甜清沁牙床。

    擁有這片果園的種植大戶梁茶海來自浙江,2015年起承包了2000畝土地,栽種著“紅喬王子”“三木”等品種,引進了全自動控濕、控溫、控肥,以及機器采摘等國際新技術,采用全新的理念進行農業經銷,目前已投資1.5億,但他并不著急收獲。

   “注重質量,打造品牌最重要。”梁茶海告訴記者,他的營銷團隊正在打造最佳方案,果園年產只要控制到8000到12000斤,五年內收回成本不成問題。

    近年以來,以“家庭”為單位自產自銷的土地模式使農村資源被束縛,阻礙了農業經濟的發展。認識到叢叢弊端之后,2014年,蒲城縣出臺《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決定》,著力使蒲城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加速轉變,以工業化的理念發展農業,調結構、壯規模、創品牌、揚特色,以此不斷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推進現代農業跨越發展。

    從那以后,蒲城農業開始引進矮砧蘋果、大棚冬棗,金銀花等特色產業,龍池、龍陽兩鎮成規模的現代農業產業形成,設施蔬菜和時令水果產值接近6億元,25萬畝設施農業總產值達14.61億元,“蒲城酥梨”“蒲城西甜瓜”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品牌,“蒲城酥梨”榮獲2015年度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50強,品牌價值達19.87億元。在龍陽的路邊,記者看到,“酥梨試驗站”已在緊張的建設之中。

    為了最大效率扶助農業,蒲城結合扶貧搞項目,選擇省供銷總社推出的“政府(供銷社)+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在全縣范圍內選擇出實力最雄厚、前景最廣闊的浚農源酥梨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天子果蔬實業公司、百代可可生態科技公司三家單位作為龍頭牽引,以“包聯”“合作”等形式為基層農民合作社、個體貧困農戶等無償提供技術培訓、操作指導、銷售和收購服務,以及按需分配工作崗位,解決閑置勞動力。

    這樣一來,省政府精準扶貧項目共撥付的2500萬元資金,不僅實現了利用最大化和收益最大化,又使得貧困戶在直接得到補助的同時,更有工資收入、固定原料收購收入以及高出市場價格的銷售收入,改善了全縣農業、農村的綜合面貌。

    據蒲城縣農業局局長劉東年介紹,目前,全縣已建成現代農業園區33個,省級園區達6個,龍池、龍陽現代農業園區正在向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邁進,農業年產總值已超過50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450元以上。

    不忘奮發、執著前行,80萬蒲城人民用大手筆描繪著一個傳統農業大縣發展升級的幸福長卷。

    4 富民 文化旅游刷新蒲城新形象

    “我們要把潛在的優勢轉變成現實的生產力。”一談到旅游,蒲城縣縣長張毅峰一下子來了興致。

    蒲城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擁有國家級一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館藏文物4600多件,歷史的寶藏與民族的光輝曾在這里無數次閃耀,盛世王朝唐共修19座陵墓,其中有五座就安臥于此。蒲城文物旅游局的老朱因為陜話講解唐橋陵石刻而成為一個眾人追捧的“網紅”,站在威風凜凜的“十人五馬”前,他告訴記者,“文物不會說話,但是它們通過形態展示那個社會時代的歷史窗口,是無言的教科書,是寶貝。”

    2015年,看準了旅游產業發展的稀有動力,蒲城縣委縣政府全面實地考察,聘請專家座談,決定創新旅游市場。于是,華山旅游集團走進了塵封已久的蒲城歷史,攜資6.5億元重塑文化旅游,使自然風光、歷史古跡、人文風景全面整合,將華山與蒲城完美對接,徹底打開蒲城的旅游天地。

    從城區開始,蒲城將“雙塔月影”、楊虎城紀念館、王鼎紀念館、清代考院、孔廟、六龍戲珠壁和圍繞中心廣場兩側的仿古商業街統一起來,以名為“槐院里”的“歷史街區”邁出了文化涌動下的旅游第一步。

    隨后,一條長達72公里的豪華旅游環線串起了蒲城的整個歷史,也成為沿線幾十萬群眾奔小康的“金腰帶”。西出縣城15公里,抵達4A級景區橋陵,感受“橋陵石刻甲天下”的威武與霸氣,跟隨新科技的聲光電走進千年歷史;沿著快速干道“五陵路”向東進發,“326舊址”時間博物館將告訴你北京時間的故事;途經景陵、光陵、泰陵及惠陵地下博物館,王朝的興衰會帶給你深沉的思考,宦官高力士的墓葬成為我國首個宦官博物館;掉頭南轉幾公里,我省重點鎮孫鎮,進駐了以“重泉古城”命名的馬嵬驛小吃文化博覽園,風流三郎李隆基和“三千寵愛于一身”的楊貴妃時隔千年在蒲城重逢,欣慰中的人們接踵而至,幾近爆棚,150多種小吃將使你與水上樂園、巴厘島“溫泉小鎮”一起共享……

    進入2016年,越來越多的旅游團隊看到了蒲城文化旅游事業的廣闊前景,紛紛進駐,投資建設。數日前,來自菲律賓的“施乃康”團隊,沿五陵路對蒲城陵園做了一番考察,“盛世中華園”建造項目隨即被提上議程;來自伊斯蘭、歐洲、南方徽派等三種風情各異的建筑團隊也正在與政府積極洽談中……

    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全縣共建成規模以上的種苗花卉繁育基地15處,面積3670畝,培育各類林木種苗1020萬株;創建休閑農業示范點6個,洛濱、直社、橋陵、城南等4個休閑農業示范點已基本成形;橋陵趙山村、椿林石道村、蘇坊絨張村等9個國家級旅游扶貧重點村,已獲得國家旅游局審批通過;“十三五”期間新策劃的30多個休閑農莊采摘園將更加壯大蒲城旅游事業的氣勢。

    與此同時,蒲城的105種小吃也不再沉默,以“椽頭蒸饃”“蒲城水盆”等為標識的品牌宣傳開始“走出去”,通過開辟電視欄目,組織“廚師節”等將飲食文化以看得見、摸得著、聞得到的形式可持續傳播出去。如今,文化旅游和商貿餐飲已成為蒲城經濟發展新融合的節點,供銷與商貿強強聯手,電子網絡覆蓋了每村每戶,神奇的“電商之手”連起了整個世界,蒲城文化占有了更大的市場。

    驅車行駛在蒲城的土地上,80萬蒲城人民的干勁,蒲城干部的闖勁,使記者看到了大氣,感受到了豪邁。

    正午的炎炎烈日下,城南一家施工方的圍欄被風刮倒了,幾分鐘后,五城聯創辦公室的巡邏車便準確抵達,一位掛著胸牌的女同志直到看到傾倒的圍欄恢復原狀,才放心地離去;

    清閑的周末時間,交通局、住建局、經發局、新區管委會等幾乎所有建設部門的人們不忘工程,督查質量,檢查進度,汗流夾背在第一線;

    外出學習的飯桌上,縣委書記陳振江聽到鄰桌有關首鋼建設停車場的話題,放下筷子,真誠相約,將其引領到蒲城,50多座自動停車場將成為最直接的惠民工程……

    蒲城,一個大縣的豪邁風采正在萬千建設者的手中徐徐展現;蒲城,一顆熠熠生輝的秦東明珠正點亮著1500平方公里的星空;蒲城,一幅幸福迷人的美好愿景正在繪就之中…… (記者 韓秀峰 武丹 文\圖)

【作者: 】  【發表時間:2016/7/22】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和諧陜西網 銅川慈善協會 渭南文物旅游網 環球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國際日報 中國檢察網 中國法院網
人民日報 新華網 央視網 中國公安 中國文物信息網 太華索道 陜西 西部法制報


網站備案:陜ICP備14008634號-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國·咸陽        電話:131-5212-8066       傳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內容未經本網站及作者本人許可,不得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等,違者本網站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網站所用文字圖片均來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網站,凡圖文未署名者均為原始狀況,但作者發現后可告知認領,我們仍會及時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處理,如未及時聯系本站,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