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史文聰 楊婷】為持續提升檢察機關服務保障國際山水生態文化旅游名市建設的能力和水平,緊緊圍繞人民群眾的新期盼和新需求,推動檢察隊伍教育整頓和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踐行司法為民新要求,以檢察履職擔當解決好事關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現制定“聽民聲、強監督、解民憂”便民利民十項措施。
1.優化12309檢察服務中心接訪服務
實行群眾辦事一個窗口辦理控告、申訴、國家賠償、法律咨詢、案件信息查詢等具體業務,提供“一站式”服務。堅持檢察長接待日制度,院領導帶頭辦理信訪疑難復雜案件,推行帶案下訪、預約接訪和面對面接談信訪人制度,認真聽取訴求,做好答疑釋惑工作,著力解決實際問題,力爭做到讓當事人“最多跑一次”。
2.落實信訪案件回復答復制度
對群眾信訪申訴問題做到7日內程序性回復,辦理過程或結果3個月內答復;疑難復雜涉檢信訪案件,領導包抓息訴罷訪。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做到“應救盡救”。對遭受到侵害或者民事侵權、無法通過訴訟獲得有效賠償、生活面臨急迫困難的當事人,協調推動婦聯、團委、民政、人社、教育等多部門多元化救助方式,進一步拓寬司法救助渠道。
3.加強案件管理系列服務功能建設
為律師查閱、調送案件卷宗提供保障,為辦事群眾提供方便快捷服務。強化派駐公安機關檢察室工作,對重大復雜疑難案件提前介入,引導公安機關偵查,提高偵查效率,縮短案件在檢察機關辦理時間,減輕人民群眾訴累。
4.發揮檢察工作服務保障民生領域的職能作用
加大對高空拋物、盜竊破壞窨井蓋等危害公共安全相關犯罪的打擊力度。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推動審查逮捕、審查起訴、提請抗訴、檢察建議等檢察職能整體發揮,保持對生態環境與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公共安全等領域違法行為的嚴打高壓態勢,依法快速辦理危害食品藥品安全案件,確保人民群眾“頭頂上、舌尖上、腳底下”的安全。服務優化營商環境,依法打擊擾亂經濟秩序和金融秩序的犯罪,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建立與相關企業的服務及聯系機制,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
5.加強民事、行政和公益訴訟監督
突出民事行政訴訟及執行監督,依法保障民事行政當事人合法權益。強化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促進依法行政。強化檢察公益訴訟工作,依法開展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公共安全、文物保護等領域專項監督活動。
6.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法律監督專項行動
依法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犯罪,推動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和密切接觸未成年人行業相關違法犯罪信息入職查詢制度的落實。加大對網絡平臺企業的監管力度,促進解決“兒童、青少年模式”流于形式的問題,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優化辦案團隊,開展常態化法治進校園活動,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開展對未成年人司法救助、行為幫教、心理咨詢及矯治等工作,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未成年人保護熱點、難點和痛點問題,促進未成年人保護制度建設和社會綜合治理。
7.強化刑事執行檢察監督
實行固定時間當面受理在押人員親屬和其他群眾的控告、舉報、申訴,為在押人員親屬答疑釋惑,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認真執行檢察官約見制度,切實維護在押人員合法權益。積極受理人民群眾反映有案不立、壓案不查、以罰代刑、有罪不究、司法不公的控告和舉報案件線索,做到依法處置。
8.落實《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聽證工作規定》
對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擬不批捕不起訴案件、刑事申訴案件、民事行政檢察案件、公益訴訟案件在事實認定、法律適用、案件處理等方面存在較大爭議或者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案件堅持“應聽證盡聽證”原則,不斷規范拓展控告申訴聽證范圍,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9.持續強化普法宣傳,提高法律服務水平
開展法治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軍營活動,開設法律講堂、發放宣傳資料、解答群眾法律咨詢等方式普及法律知識,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法律服務。
10.持續推進檢務公開和檢察宣傳工作
利用“兩微一端"等新媒體開展檢察宣傳,公開檢察辦案數據,發布檢察典型案例,舉辦檢察開放日活動,全面接受人民群眾及社會各界對檢察工作和司法辦案的監督。進一步加強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聯絡,認真辦理人大、政協交辦的案事件,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