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劉君孝 梁滿學) 華陰市綜治中心以人民群眾利益為根本,以化解矛盾糾紛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建立“群眾來訪接待廳、公共法律政策服務廳、多元化解工作部”,高效便捷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機制,扭住源頭預防化解,突出矛盾攻堅克難,取得了顯著成效。
接待群眾無障礙。“群眾來訪接待廳”專門負責信訪群眾的接待工作,完善服務功能,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努力將“群眾來訪接待廳”辦成及時有效處理群眾反映問題的平臺。一年來,接待來訪群眾200余人次,就地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0余起,未能就地化解的交由多元化解工作部處理。一是熱情接待,笑臉相迎,讓座端茶,穩定當事人情緒已成為必備動作,讓信訪當事人感覺來到群眾來訪接待廳就像到自己家一樣。他們用良好的工作態度與上訪人誠心交流,以誠相待,加深同群眾之間的感情,以真誠和負責任的態度傾聽群眾心聲,以冷靜溫和的態度向來訪者講清法律道理,分清事實曲直,幫助他們打消顧慮,解決困難。二是建立信訪檔案制度。為提高一次處理問題的成功率,對每起來訪案件進行登記,建立信訪檔案。傾聽每一位群眾的陳述,體察其疾苦,做到有問必答,有事必查,一查到底,確保件件有記錄,個個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服務群眾零距離。“公共法律政策服務廳”積極開展公共法律便民利民活動,回應人民群眾新期盼,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的問題。一是從“華陰市法學會法律專業人才庫”中精選具有豐富法律知識和調解經驗的“老政法、老干部、老同志”,專門從事這項工作,全天候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法律疏導、人民調解,引導法律援助、代寫法律文書等工作,零距離為群眾提供法律服務。自成立以來,進行法律疏導、法律咨詢320余起,為來訪群眾答疑釋惑,指出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和方向,根據案件管轄,將部分案件疏導到市法院、市紀檢委等相關部門,免費代寫有關法律文書20余份,引導法律援助3人次。二是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讓群眾在家門口、在田間地頭進行法律咨詢,接受法律服務。一年來,公共法律政策服務大廳先后在在孟塬、華山、華西、羅敷等地,利用集市或村活動場所等人口密集地方擺攤設點,開展法律宣傳和法律咨詢活動,進村入戶送法律服務到群眾家門口和田間地頭,發放法律政策宣傳資料2000余份,提高了廣大群眾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意識。
化解矛盾多舉措。“多元化解工作部”以持續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為出發點,充分發揮多元化解矛盾的作用。一是對涉及到多部門或跨領域、跨單位的矛盾糾紛,由多元化解工作部組織相關部門和單位進行聯合調處。一年來,先后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80余起,其中100余起由多元化解工作部組織相關部門和單位進行聯合調處,占所辦案件百分之五十以上。二是強化預警研判,把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在信訪之前。多元化解工作部整合資源,加強統籌協調,充分利用市、鎮、村三級矛盾調處機制平臺,進村入戶500余人次,對全市114個行政村、15個社區的社會矛盾進行排查,共摸排社會矛盾糾紛40余起,就地化解30余起,對未化解的矛盾糾紛,建立社會矛盾糾紛風險點清單臺賬,由專人負責,找出問題的主要原因限期化解,對所摸排的3起存在重大信訪風險的社會矛盾糾紛,開展全面細致的調查,界定梳理,撰寫社會矛盾糾紛信訪風險評估報告,并建檔立卡長期跟蹤,為解決信訪風險提供詳實的事實和法律依據,把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在群眾家門口,化解在田間地頭,化解在信訪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