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防騙能力 構筑電信詐騙“防火墻”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高發,嚴重侵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其他合法權益,嚴重干擾電信網絡秩序,嚴重破壞社會誠信,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和社會和諧穩定,華陰市人民法院依法嚴懲各類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分子。
被告人鄺某某、溫某等人購買詐騙用的銀行卡、手機卡及手機等作案工具。撥打電話謊稱能聯系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騙取人民幣100000元,案發后全額退贓。
被告人鄺某某、溫某等人利用通訊工具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對被告人鄺某某、溫某等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5000元。
被告人許某、熊某等購買了實施詐騙用的貓池、手機、手機卡、銀行卡、QQ號碼、公民個人信息、詐騙對話模塊等設備及信息,編寫了辦理假文憑、考試改分等詐騙短信并發送,待被害人上鉤后分別實施詐騙,詐騙人民幣145300元。
被告人許某、熊某利用通訊工具、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對被告人許某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并處罰金6萬元,對被告人熊某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4萬元。
廣大群眾一定要有防范意識,一不輕信。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短信,要及時掛掉電話,不回復手機短信,不給不法分子進一步布設圈套的機會。
二不透露。鞏固自己的心理防線,不貪小利、不受誘惑。無論什么情況都不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銀行卡等情況。
三不轉賬。保證自己銀行卡內資金安全,決不向陌生人匯款、轉賬;公司財務人員和經常有資金往來的人群等,在匯款、轉賬前,要再三核實對方的賬戶。
四要及時報案。萬一上當受騙或聽到親戚朋友被騙,請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使公安機關及時開展偵查破案。
12種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群眾一定要知曉。
1.冒充公檢法詐騙。騙子分別冒充公檢法、社保醫保工作人員,用網絡電話虛擬電話號碼,以“惡意透支、社保、醫保賬戶異常或涉嫌洗錢、販毒罪等”為名,要求受害人將個人資產轉到所謂“安全賬戶”進行詐騙,或讓受害人登陸虛假的公檢法網站查看通緝令,后再實施詐騙。
2.冒充領導、同事、朋友或公司老板詐騙。騙子通過非法途徑獲知領導的姓名、電話等資料,假冒領導發短信、微信等,謊稱更換手機號碼,以“臨時周轉、送禮給領導”等為名,要求向指定賬戶轉入資金,或者冒充老板向公司財務發出匯錢的微信、短信,騙取公司錢財。
3.補貼退稅類詐騙。騙子冒充“財政、稅務、衛生、殘聯、教育”等部門,謊稱享受“購房退稅、購車退稅、新生兒補貼、殘疾補貼、教育補貼”等,誘騙受害人到ATM機上進行轉賬操作,后通過利用受害人對ATM操作不熟悉將錢款轉走。
4.網絡兼職刷信譽詐騙。騙子在網上發布“兼職刷信譽,給予高額報酬”的虛假廣告,先要求受害人購買首筆訂單,并進行少量返利,后以賺取更多提成為誘餌,誘騙受害人購買多筆訂單,從而實施詐騙。
5.冒充軍警購買帳篷、鐵床預付定金詐騙。騙子虛構當地軍警身份撥打商戶電話以賺取高額差價為誘餌,引誘受害人與所謂的“經銷商”聯系,以先付定金為由騙取錢財。
6.小額貸款詐騙。騙子通過發送短信或網上發布虛假信息,稱可提供低息或免息貸款,以先匯款至指定賬戶證明有償還能力或繳交保險,公證費等各種方式實施詐騙。
7.提高信用卡額度詐騙。騙子在網絡上推廣謊稱能為受害人辦理提高信用卡額度的業務,套取受害人銀行卡卡號及消費驗證碼等信息,將所消費購買的充值卡等物在網上銷贓套取錢財。
8.報碼類詐騙。騙子通過在網絡上推廣六合彩、3D福彩報碼,或謊稱可為彩民、股民提供準確的中獎或內部信息,或向多人隨機分配提供中獎號碼,誘騙受害人向指定賬戶匯入錢款。
9.發送攜帶木馬鏈接的內容短信詐騙。騙子使用偽基站冒充10086、95588等移動公司或銀行客服電話發送包含釣魚網站鏈接的短信,以積分兌獎、網銀升級為由,誘使受害人填寫銀行賬號、密碼,安裝木馬程序,進而將賬戶資金消費或轉走。
10.聊感情詐騙。騙子通過世紀佳緣等大型婚介網站上或更改位置定位手機附近的人尋找詐騙對象,冒充漂亮女子或有錢男子,通過聊天騙取信任,誘騙受害人發紅包、充話費、到虛假投資理財平臺進行投資,騙取錢財。
11.刷卡消費詐騙。騙子通過短信提醒手機用戶稱該用戶銀行卡剛剛在某商場、酒店刷卡消費等,如用戶有疑問,可致電某某號碼咨詢。受害人回電后其同伙即假冒銀行客戶服務中心的名義謊稱該銀行卡可能被復制盜用,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要求用戶到銀行ATM機上進行所謂的加密操作,逐步將受害人卡內的款項轉到騙子指定的賬戶。
12.“網購”詐騙。騙子通過不法手段在淘寶、京東等網購平臺非法獲取受害人訂單等相關信息,冒充客服以網站維護、賬號訂單異常、獲取受害人銀行卡及支付寶等信息,或騙取受害人登錄釣魚網站實施詐騙。
防范詐騙口訣
陌生電話勿輕信,銀行客服問究竟;
安全賬戶子虛有,大額匯款要三思;
個人信息頂重要,密碼賬號保管好;
提防非法假網銀,登錄網址記清楚;
網上購物便利多,支付限額要設好。
廣大人民群眾應當注意提高警惕,不為犯罪分子提供可乘之機。請下載并關注國家反詐中心app。
(華陰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