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第二大傳媒集團,上海東方傳媒集團(以下簡稱“SMG”)除本身電視業務的拓展外,最近頻頻以“外聯內交式”的投資事件,進入人們視野。
去年8月,繼東方夢工廠落戶上海之后,SMG再度出手與傳媒業巨頭香港TVB電視臺(以下簡稱“TVB”)合作。去年11月,由海通證券與SMG聯合主發起的上海文化產業股權投資基金也在滬揭牌。種種證券化、股權性投資的背后,演繹的是一個電視傳媒集團應對行業環境變化的前瞻性眼光。
多重投資打開“外交”
近年來,因與多個境外傳媒集團的合作或控股,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以下簡稱“CMC”)這個名字活躍在傳媒界和金融界。而據媒體深入挖掘,CMC的LP(有限合伙人)之一即是SMG。這些合作的背后,體現的是SMG在行業里的前瞻性眼光。
2010年8月,關注海內外文化傳媒產業投資的CMC,展開了它的第一次戰略性并購——收購美國新聞集團下屬的4項星空衛視業務。作為CMC的發起人之一,SMG此前與星空衛視展開過電視節目制作上的合作。去年8月7日,美國夢工廠動畫宣布與CMC、SMG等中方機構合資組建新的娛樂公司——東方夢工廠,業務領域包括動畫影視制作、動畫技術研發、主題樂園、衍生產品、在線娛樂、交互游戲等。在合資公司東方夢工廠中,中方控股55%,據了解,SMG就在其中占了30%的股權。同月,SMG、CMC以及TVB三方共同出資組建合資公司翡翠東方,注冊資金1億元,中方占股權51%。
在多項境內外并購或合作事件中,SMG一直是幕后操盤手。“上海歷來是國內外文化交流的重點城市,聯手金融界,走國際流媒體的發展道路,是我們集團很早就認識到的。”SMG投資部門一位負責人談道,早在2008年,原國家廣電總局開始在工作報告中提到基金的作用,市場反應敏銳的SMG就把握住這個時機,次年便獲得發改委審批,吸納了多家國企資金,牽頭成立了CMC這家純國資背景的產業資金,首期募資20億元。幫助國內文化產業“走出去”,也成為該基金的主要投資方向之一。
在此合作背景下,SMG旗下的東方衛視通過TVB收費電視在香港地區落地,它同時也成為中國輻射最廣的省級衛視。在東方衛視的娛樂節目《舞林大會》、《中國達人秀》的對外輸出上,控股星空衛視之后成立的星空華文傳媒公司也功不可沒。
借助金融力量,運用資本運作手段,組合現有媒體渠道,是中外雙方機構在新的產業環境和政策下的共同需求。據悉,SMG和外資新組成的合資公司運作項目都將以市場化的方式進行,并不是簡單的“利益互換”概念。
去年11月,由海通證券與SMG聯合主發起的上海文化產業股權投資基金也在滬揭牌。據了解,該基金目標規模為100億元,首期募集30億元,重點投資領域為文化及相關產業,目標就是通過對文化及相關產業的股權投資,積極參與文化及相關領域企業的重組、改制、上市及并購。
“SMG有自己的投資理念,不是簡單的私募股權投資(以下簡稱“PE”),我們首先看重的是有助于我們本體的傳媒產業,能夠幫助我們開拓戰略新興領域。另外,我們偏向股權性投資,追逐長期的價值。”該負責人說。
SMG的金融化構想
在國際流傳媒的開拓之外,金融化、開放式發展也成為SMG投資部門的方向。
“目前總部的投資管理部門既要對子公司的投資項目做審核,也要參與執行總部的項目。”該負責人介紹,目前他們的投資方向分4個領域:核心業務是傳媒業(在播業務),接下去將做好在線(以百視通、互聯網電視為主)、在場(現場演出活動)、在商(電視購物、電子商務)的拓展。“向電子商務領域的跨界,對新領域的進入,都是為了更好地延伸我們的產業鏈。”
記者了解到,SMG在商業務的第一塊蛋糕為2004年成立的東方購物,目前已經負載有75億元的收入規模。他們也正積極聯系一些藝術培訓機構、版權交易機構共同做大電商蛋糕。目前SMG已跟中國銀聯成立了一個第三方支付公司,它將成為SMG的商務體系支撐。在線業務方面,SMG曾是國家第一批獲得IPTV(交互式網絡電視)牌照的經營單位,其旗下上市公司百視通今年繼續保持著近50%的高增長,收入接近20億元。
而在場業務方面,據介紹,由于SMG眼下擁有中文版《媽媽咪呀》、《貓》、《時空之旅》等幾個演藝品牌,未來他們可能會著手一些現場演出綜合體的建設,如影院、劇院、媒體城等。針對自有的演出版權,SMG未來可能會成立一個獨立的平臺公司,并計劃以上海為試點,參照國外媒體城的經驗,在黃浦江沿岸選址成立媒體城,目前已經在做前期準備。
業內分析,對于電視媒體來說,依靠廣告盈利的能力正在逐漸衰退,必須做出產業鏈的延伸,增強多點盈利的能力,SMG的金融化轉型正當其時。據業內預測,未來SMG的投資業務會更偏重于互聯網、高科技領域的投資,同時其自身業務也會更結合金融化的手段。
以產業身份拉動金融力量
在剛剛結束的上海電視節兩大論壇上,SMG宣布將設上海首支影視專業基金以及新媒體基金,尋找創新的突破口,加快轉型步伐。
以今年6月12日出爐的影視基金為例,這是國內最大的PE機構之一弘毅投資攜手SMG旗下尚世影業,共同發起的總規模為30億元的影視專項基金,基金將以上海文化、金融中心為切入點,實現跨界資源強強聯手,彌補產業空白。
“前期‘熱錢’的大量涌入早已使得這個行業進入‘不差錢’時代,真正核心的問題是資金能否幫助電影產業提升競爭力。”尚世影業總經理蘇曉表示,兩年前完成制播分離改革后,尚世影業成為SMG做大影視產業的一個市場主體。尚世影業建立了從上游的文學劇本孵化、演藝經紀,到下游制作和發行的全產業鏈業務。與具備頂級資源的弘毅投資合作,將幫助SMG尚世影業實現多元化、國際化和證券化的戰略發展目標。實際上,在與弘毅投資的合作中,蘇曉還希望金融機構標準化的風險控制體系和專業化的治理結構能夠幫助尚世影業提前進入“上市企業”的狀態。
弘毅投資總裁趙令歡表示,與其他影視文化基金關注大文化產業不同的是,弘毅與尚世影業共同發起的這只基金將只關注影視領域。主要投資方向是電影、電視及少部分股權投資。投資的方式也可以多元化,項目股權,一直到更創新的模式。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有源源不斷的資金配套,從而實現讓有組織、有實力、規范的基金和規范的企業能夠完美結合,提高效率,增加成功率。
事實上,投資機構應對項目投資的風險以及產業人士提升自身能量的雙重需要,近年來推動了很多文化產業操盤手跟金融機構聯手的案例。
截至2013年8月初,國內設立的私募股權基金中,在設立初期定位于影視投資方面的基金共有25只,目標規模為322.81億元,平均單只基金規模為12.91億元,僅有5只為美元基金,另外20只均為人民幣基金。其中,2010年由中國電影基金會發起設立的目標規模50億元的國影基金,今年6月弘毅聯合上海SMG設立的目標規模為30億元的弘毅影視投資基金,2010年由熊曉鴿、閻焱等組建的目標規模在15億至20億元的星空大地文化傳媒基金,成為國內影視基金中規模最大的幾只。而這些文化基金中,大多都有影視從業者的背影。
業內人士認為,相對于單純能夠提供資金的LP群體,具有專業背景的LP在基金設立后不但能夠從影視的專業運作角度為GP(普通合伙人)提供更多參考意見,還可以為影視作品的后續宣傳、院線安排、電視播放檔期等協調資源,市場競爭優勢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