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精品视频|国产欧美日韩麻豆91|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91.com在线|久久一精品

  您好,歡迎光臨《絲路情韻》網, 網址:www.jslybf.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網站首頁    絲路要聞    魅力西部    國外風情    絲路在線    絲路頭條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絲路論壇    軍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聲秦韻    東盟在線
光影華山    今日華山    人文華山    山水華陰     驢友在線    文化在線    紅樹林影視   財富人生    企業家風彩    景點推介    旅游世界    軍旅在線    杏林風景    農業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檢察    西部法院    資源與環保   歷史名勝    歷史典故    傳奇故事    歷史名人    藝術精品    社會萬象    旅游文化    傳統工藝    奇石根雕   民間藝術
華陰政法      攝影家      風光攝影      人物攝影     書畫長廊    名人書畫      綜藝在線      小說       散文       詩歌       劇本      雜文隨筆      紀實文學    生活百科
 
   □ 絲路在線
· 習近平給田華等8位電影藝 ..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體:美軍 ..
· 人民觀察 | 三個關鍵詞 ..
· 金秋時節處處好“豐”景 ..
· 陜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機暴雨 ..
· 網信部門公開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屆消博會丨創新消費融 ..
· 青瓦土墻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貸利率又降 ..
· 中央軍委舉行晉升上將軍銜 ..
人文華山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人文華山
民國文人筆下的 “天下奇險第一山” ——華山

民國文人筆下的

“天下奇險第一山”

——華山


一、“奇境環生”的華山

  隴海路潼西段(潼關西安)于1934年12月通車,到陜西游覽的人日益增多,當時隴海鐵路管理局就在《鐵路雜志》上刊登有這樣一則有關華山的廣告:

  西岳華山在隴海鐵路華陰車站之南十里,山麓有玉泉院,為入山之谷口,在此可以雇轎乘至青柯坪,自此緣磴而上,奇境環生,歷千尺幢,百尺峽,群仙觀,老君犁溝,猢猻愁,而至北峰廟,……由此經臥牛臺,仙人碥,上天梯,日月崖,蒼龍嶺,而至金鎖關,自此分途游覽東南中西四峰,名跡繁多,不及備載,最著者如仙人掌,避詔崖,蓮花峰,長空棧,賭棋亭等處,莫不別開生面,自成勝境,華山以四峰為主,方形聳削,上干云表,山重水復,氣象萬千,到此始知造物之奇,名山之妙,有非生花筆所能形容者。——“隴海鐵路管理局啟”

民國文人易君左云:

  “曩之登西峰摘星石,謂已窮華岳之極致,盡華山之大觀,殊不知仰天池上,高極云漢,平視太空。”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二語,可為之寫照。臨風獨立,呼吸之間,想通帝座。四顧蒼茫,河山俱陳眼底:東望煙霧平原,大河莽莽;西矚秦嶺奔伏,亂塚壘壘;北則峰巒疊嶂,一道秦川;南則幽壑陰森,群峰遙拜,至此則盡天下之妙矣。”

華山南天門(攝于1931年)

  兩位現代山水游記的大家易君左、芮麟都曾經游覽華山,留下一段奇絕的評論。

易君左關于華山的文章

二、華山之勢、石、松、云霧、泉瀑

易君左曰:余更進而為華山之品評。



第一論華山之山勢。

  吾人幼時,諷頌‘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之句,而華山乃筆立秦嶺之上,千萬煙巒如戟、如荀,如黑頭攢動,共捧五大高峰,四方皆削成,突人天表!既無來龍,復無去脈,憑空躍起,昂首自雄,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余等至華陰,山為大霧所蒙,已而云端隱隱露其輪廓,驚駭恐懼,出人意外!西南二峰,壘出如參天芙蓉,絕無偎倚。


第二論華山之石。

  游東磊,已嘆山石之奇;然東磊山石皆碎而小,凝合全東磊山石,不足華山之一石。華山之一石即一峰,一峰一大石,突兀磅礴,橫絕千古全其石無所謂小姿態,如豪士闊步,不暇雕琢。石之潔白晶瑩,間參玄黃,如仙人掌一片石,天生亦無此奇掌。凡石皆一大塊,一大片,無銜接,無聯絡,獨立而無倚,山之最強者也!


第三論華山之松。

  山下無松,山腰漸有松,山頂松成林,無一松不佳,無一松不奇,有大將軍、二將軍等名目。姿態夭矯如游龍,如祥麟威鳳,落日愁云,映此橫空絕艷之莽蒼蒼色,美不可言!黃山之松,短而伏,泰山之松,瘦而高,各有其形象;華山之松,株株樸實古茂,韻味悠遠,任何一株,皆畫中物,任何一畫,無此秀姿。

第四論華山之云霧。

  華山有大云.余晴日登山,恨未得見,然余得觀華山之霧。山外見霧,已不見山,山內見霧,更不見山,人在霧中,亦不見人,霧散天開,人仍不見。有一時會,不知摒在山外,抑在山巔,不知身在云端,抑在霧里。囊觀華山艷史,云海彌漫,今雖不見云而有云意,雖見霧而無霧情。鴻蒙初開,乾坤渾沌,蒼迷一體,空幻無憑。

 拍攝者:魏南昌

第五論華山之泉瀑。

  泉流涂涂,繞山四匝,清沁心脾,明可鑒發。游華山者最好雨后新晴,云景既收,泉聲大作。全山皆瀑布,廬山僅三疊,華山有多至數十疊者。余等登山,適值晴旱,泉瀑痕跡,歷歷山腰,倒懸橫瀉,姿態猶存。或謂華山無水為憾,不知天下名山,無不有水。華山之水,如道人煉丹,百煉始純,如才人吟詩,八叉即就。以上數端,為華山之特征,合而評之,得四字:‘偉大奇秀’,懸諸國門,一字不移。凡天下之山,有偉大而不奇秀者,亦有奇秀而不偉大者;兼而有之,厥唯華岳。華山者,秉道家之奇,傳儒家之秀,發揚光大佛家之偉大者也!"

三、華山之險在于石

    芮麟在他的《中原旅行記》中認為,“華山之險,卻由于華山之石。”

  引人人勝、令人留戀的必要條件,無論是山,無論是水,都要幽秀,都要清麗,都要曲折深邃而有蘊藏含蓄。換言之  說到石,在旁的山,大如卵,如拳,如牛馬,至多也只如壁,如屋,很少再有比屋大的。華山卻不然了:一塊石便是一座峰,一片石便是一道嶺。一嶺一石,一峰一石,絕無拼合堆疊而成的。別處的石,其狀如刀,如劍,如戟,至多如伏龜,如躍蛙,如奔馬。華山卻不然了:一石壁可直沖霄漢,截斷風云;一危崖可斜覆百丈,橫蔽風雪;一高崗可綿延二三里;一曝巖可坐立千萬人。無物不有,無物不肖,亦無石不奇,無石不險!我們初登山時,看見澗溝里數十方丈大小的魚石,便已很驚奇了,后來立千尺幢,越百尺峽,經老君離垢,過蒼龍嶺,睹仙掌崖,渴朝陽峰,覺得魚石連小巫比大巫都夠不上資格了,對于自己初時的驚奇,更不禁失笑起來。

  華山之石,實在是偉大的,雄壯的,瑰奇怪麗的!

  華山之石,造成了華山之險!

  華山的險,可分大,中,小三等。先說大險,計有六處:

  登山必須經過的:首是千尺幢,次是百尺峽,繼是老君離垢,最后為蒼龍嶺。論其險的程度,自以蒼龍嶺為第一,百尺峽次之,千尺幢又次之,老君離垢為最末。

  登山不必經過,我們可以游,可以不游的,在東峰為鶴子翻身,在南峰則為念念喘。

  六大險中,單論險,應以念念喘為第一。但念念喘非登山必經之路,完全是出于人工之穿鑿,且氣象之壯闊,體勢之雄偉,均遠不如蒼龍嶺,所以還是推蒼龍嶺為第一!

  再說中險,則有無數處。其最著者如五里關,如十八盤,如二仙橋,如擦耳崖,如獄緲愁,如閻王蝙,如金鎖關,如仰天池,如舍身崖,如屈嶺,多至不可勝計。

  至于小險,在華山,簡直是無從說起了。自青柯坪以上,可以說無地不險,無路不險,無石不險,無峰不險,并且沒有一處的險不驚心動魄!

  所以華山給予游人的整個印象便是險,游人對于華山的整個印象便是怕!

  因此,不是渾身是膽的人,不能游渾身是險的華山!

  因為只是險,因為只是怕,所以華山游過以后,絕少余味。

  但是游山卻應該如吃橄欖一般,吃過后有吃不盡的余味的;在這一點上,無疑的,華山是比較的遜色了!

  我之“從今不作重游計”者以此,易詩人之“華山不可不游,不必再游”者殆亦以此。

  話又要說回來了,華山固然是險,固然是怕,卻并非一些沒有引人人勝、令人留戀的地方!

  引人人勝、令人留戀的必要條件,無論是山,無論是水,都要幽秀,都要清麗,都要曲折深邃而有蘊藏含蓄。換言之,便要使人愛,不要使人怕!

  華山合乎上述的條件,而令人留連忘返、不忍邃去的,我以為有下列四處:


  第一是玉泉院。奇峰怪石,茂林修竹,行云流水,凡成為名勝所不可缺的條件,它都具備。而清幽、秀麗、靜穆、深邃,尤稱獨絕!我以為真沒有時間、沒有勇氣上華山的人,就在此住一天兩天,領略山情水趣,嵐光云影,亦無不可。

  第二是松檜峰。華山之勝在乎石,因為石多,全山便骨露筋張,樹木稀少。獨松檜峰數里內郁郁蒼蒼,枝葉蔽天,蔚為奇觀。挺立既高,萬山環抱,貼鄰三峰,俯中污,摩上彎,松如蓋,怪石破空,幽深峭麗,全山稱絕。賞雪玩月,尤推獨步。


  第三是玉女峰。群峰圍合,石壁峭奇,秀色可餐,更有玉女洞簫之勝,堪稱華山幽秀風景結晶處。尤其玉女宮,修竹精舍,位居峰頂。松風櫻程,澗水涂涂,詩情畫意,清麗獨絕。端合小住,徘徊松林、山澗,詠嘲風月,笑傲煙霞,修身養性,不失仙境。

  第四是云臺峰。北峰地位,雖亞于三峰;而遍山松濤,萬壑泉聲,可助游興,可益詩情。仰眺俯瞰,近瞻遠矚,無乎不宜。這四處,是華山令人愛的地方。但以全山令人怕的地方太多,往往為游人所忽略了!

  對于華山,我的意見便是如此。現在總結起來,可以歸納成下面的幾句:

“華山之勝在骨,華山之骨在石。”

“華山給人的整個印象是險,人對華山的整個印象是怕。”

“華山有六大險,以蒼龍嶺為第一,百尺峽、千尺幢次之,老君離垢又次之。而以念念喘及鶴子翻身為最蕩人心魂。”

“華山無地不險,無石不險,無峰不險。”

“不是渾身是膽的人,不能游渾身是險的華山。”

“玉泉院、松檜峰、玉女峰和云臺峰,在華山是比較幽深秀麗、令人可愛的去處,但多為險和怕所掩,不惹人注意。”

“華山不可不游,不必再游!”


四、最險者——長空棧道與鷂子翻身

  現據華山導游一書里對這兩地方的記述抄錄如下,可為奇文欣賞。

“長空棧。”

  “俗名九節朽朽椽。至此展開絕險,露出華岳雄姿。華山陽一壁削直,上可摩天,下臨無地,棧道橫其間,如懸空際。”

  “其初行也,出南天門,經朝元洞,西行六七步,迎一大壁,石槽棧道絕。俯視石分處如一并,其下無底,寬可容人。兩壁間鑾有石臼,放置橫木,形如梯櫈,直下三十級,鐵索兩根隨之垂下。人過之緣索踏梯,摸索以降。其橫木均浮放其間,一不慎可將其踢落九淵。梯盡石合,人身全部露出壁面。壁上下削直,直伸黃神谷底。谷陰暗幽深,冥不見物。就此緣西轉,行過三四步石窩,九節朽椽,即現于目前矣。”

  “椽系于巖壁上鑿孔,置鐵柱,柱上放木椽數根,如是九節,長二十余丈,椽上四尺,掛鐵索數條,以為人之攀援者。踏上木椽有,須如緊援索,面壁橫移。椽放置不穩,兩足如戰抖,頗有踏則滾移之慮。加以風雨所侵,似甚腐朽,每吱吱作響。此際谷風鳴鳴,震人心肺。游人至此,縱其肝膽再壯,亦莫不為其形勢所震駭者。

  “移過九節椽,一云梯垂下。梯系兩鐵索中間置橫木所做成,垂于萬仞陡壁上。登梯斜上一大石,石間 窩,腳步失序,即難保持身體平衡,險勢仍未稍煞。過此始到一坪,是為賀老石室。

  “顧長空棧之初鑿也,歷盡艱險。其初賀老自隴西來,一筑一缽,徜徉于山水,始在玉泉之西,營觀以居。其后至此,乃開朝元洞,后西辟草萊,聚葛而懸,凌空以鑿,當其汎青冥,辟幽壑,蒼壁玉立,風煙憑陵,鷹猿為之睥睨,是乃精神不懾,守志弗之所致。

  “今之游者,茍念初鑿之艱,以志而率氣,平心鼓勇,是即膽大無險也。若為其勢所凌,心怵足抖,一失主宰,則手松足軟,落于九淵矣。惟冒險精神固為前進民族之美德,而君子不立乎嚴墻之下,亦為先哲之遺訓,果身心稍不健全,仍以不予輕試此處為妙。”

  “鷂子翻身。”

  “東峰之祠,祠前甚敞,左有一池,為青龍池。池之東石甚平,突然截斷,下視無睹,一鐵椿栽于平石之邊緣。鐵索掛下,石邊探出,其下陷入在石邊俯視,不見陷處情況,游人視此,每裹足不前。如奮勇以下,須翻身面裹,緣索以降。初下甚慌恐,以足向陷處摸索,如足不著石窩,身體即懸于空際,此刻惟憑兩手,掛于鐵索,果一失手,墮下深谷。似此直下七八步,乃向東斜轉,壁面仍直立,石窩傾斜,漸次排列亂盤下,窩深不足一種,而相距甚遠,人行之必須緊附鐵索。如左右所踏之石窩,失其次序,則身體極度傾斜,上身即向外仰,似將墮下,兩手若不勝支持者。此際須拉住鐵索,將身吊起,以出其足,而另換一足。此換足法甚得行險之妙,不然一錯再錯,始終不能保持身體穩定。下此石壁約十余丈,落底而渡其對面之小峰。

  “此路雖無長空棧之兇險壯偉,而其吃力處甚多。同一平立足壁,棧平行而此斜上斜下;棧有木椽,而此僅憑不納全踵之石窩。惟棧懸空而此似有仰承之處,其威脅成份較低,但比之于蒼龍、犁溝、幢峽之危,又不能同日而語也。蒼龍等處,路能容人而附著之處甚多,且其為通山必經之路,此處全憑兩手與半個足掌撐身以進,而其俯視之威協,不誠于蒼龍等處,是其險夷之比,顯而易見矣。

  “彝之行于蒼龍等處,謂已盡華岳之險,倘經長空棧興鷂子翻身二處,則蒼龍等處之險,直視如平地,此為經驗語,游人如試之,當知言之不妄也。

天下奇險第一山!——華山

注:芮麟,生于1909年,卒于1965年,字子玉,號玉廬,江蘇無錫人,詩人、作家和文藝理論家,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與林語堂、趙景深等齊名。芮麟的文學作品以寫作文學評論、山水游記和格律詩為主。其游記文學尤具特色,對中國現代山水文學創作貢獻極大 。其山水文學類著作主要有《自然的畫圖》、《山左十日記》、《東南環游記》、《北國紀游》、《中原旅行記》、《青島游記》等。其子芮少麟萃集上述六種游記,舊作新刊,輯成《神州游記(1925-1937)》一書,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

本文部分選自《長安道上》((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年出版),由楊博整理,經編者本人授權發布。



【作者: 】  【發表時間:2017/12/6】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和諧陜西網 銅川慈善協會 渭南文物旅游網 環球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國際日報 中國檢察網 中國法院網
人民日報 新華網 央視網 中國公安 中國文物信息網 太華索道 陜西 西部法制報


網站備案:陜ICP備14008634號-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國·咸陽        電話:131-5212-8066       傳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內容未經本網站及作者本人許可,不得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等,違者本網站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網站所用文字圖片均來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網站,凡圖文未署名者均為原始狀況,但作者發現后可告知認領,我們仍會及時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處理,如未及時聯系本站,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