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 山
來吧,走進大華山,用心靈觸摸華山的美景,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麗~


華 山
心中有多美,圖文表不完,相機定格的時光,云里霧里,華山,它依舊堅挺矗立!

華 山
常見山或許會更加愛山,華山,無論晴天雨雪都像是一幅頂天立地的水墨畫,以前的畫是存在腦海,直到看到了名家筆下的西岳,方知,橫空大氣排云去,砥柱人間是西岳。
經(jīng)典推薦
歷代名家畫筆下的西岳華山
一、明代畫家王履
王履以華山為題,所作《華山圖冊》(每幀約高50.5厘米,寬34.5厘米,紙本,有部分設色,部分為水墨),王履《華山圖冊》多為華山途中之景,從一進山《第一關(guān)》開始,以此為《青坷坪》、《日月巖》、《百尺撞》、《千尺撞》、《蒼龍嶺》、《避詔巖》等等,時至今日,此景依稀可尋,王履的《華山圖冊》所繪,山體裸露較多,山頂略有植被,山下多有雜樹,山上以松為多……。
山外《華山圖冊》紙本冊頁 設色 35.2cm×50.5cm(故宮博物院藏)
二、畫家齊白石
齊白石第一次出行去的地方就是陜西,并為華山作詩一首他在《癸卯日記》中寫到,1903年3月初,我隨同午詒一家,動身進京。路過華陰縣,登上了萬歲樓,面對華山,看個盡興。一路桃花,長達數(shù)十里,風景之美,真是生平所僅見。
看山須上最高樓,勝地曾經(jīng)且莫愁。
碑底大殘存五岳,樹名人識過青牛。
日晴合掌輸山色,云近黃河學水流。
歸臥南衡對圖畫,刊文還笑夢中游。
——《題華山圖》齊白石
齊白石 《華山圖》(團扇) 1903年
三、畫家傅抱石
傅抱石創(chuàng)作的《細把江山圖畫》取材于華山。傅抱石筆下華山雄肆奔放,既表現(xiàn)出“華山天下險”,又不失華山神韻,充滿浪漫主義激情。
傅抱石《待細把江山圖畫 》紙本 設色 100×112cm 1961年
四、畫家何海霞
何海霞先生也是描繪華山的神手。他于1956年隨陜西美術(shù)家協(xié)會赴華山寫生,體驗到何為“天下之險”。在感受華山之后,他與自然為伍,用自家法,以華山為主題,創(chuàng)作了多幅華山作品。他在不斷探索之后,慢慢的將青綠重彩與水墨大筆寫意技法相結(jié)合,創(chuàng)造了金壁輝煌,氣勢磅礴的華山美景,引人入勝。
何海霞《華山雄姿 》尺寸年代不詳
五、畫家石魯
石魯筆下的華山是透著華山精神的。他創(chuàng)作的的《華山夕照》、《月下華山》、《華山雪霽圖》等作品都成為了中國大寫意畫的精神典范。
石魯 《月下華山》140x70cm 1974年
六、畫家徐華
徐華曾先后五次登頂華山,無數(shù)次被華山美景所震撼。在他眼里華山是中國生命精神的一種象征,華山呈現(xiàn)出的花崗巖山嶺、山峰、山脊、峽谷、坪臺等地貌,才形成了高低坐落、跌宕起伏的山嶺、奇石,如鬼斧神工般的變化莫測,所以才有了華山“山盡五色石,水無一色泉”之說。
徐華《云起西峰》 34x34cm 2016年
徐華《萬里云天》 34x34cm 2016年
徐華《華山云天孤光》 34x34cm 2016年
徐華《華山日月巖》 34x34cm 2015年
徐華《臂力起天門》 34x34cm 2016年
徐華《白云舒五色》 34x34cm 2016年
徐華《華山甕峪口》34x34cm 2015年
徐華《石作蓮花》34x34cm 2015年
面對華山美景看不盡,只能用畫筆意寫心情。徐華先生先后創(chuàng)作了《華山寫生·十二圖冊》,此后又寫生創(chuàng)作了二十余幅華山作品,諸如《華山峪口》、《華頂青松》、《云接東峰》、《華山下棋亭》、《天邊一片云》、《華峰云海》等。
先生認為,畫華山其實就是在畫自己,而不是華山本身。面對華山,不要把自己的精神放到山上去,而是要把自己的精神放到自己的作品當中去。華山精神從天降,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
華山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