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春暖花開,香風習習,疫情即將結束,不久將迎來勝利!這種迫不及待地想要享受勝利成果的喜悅與將要出游的興奮心情讓人難以按耐!無處安放!那么,你們都計劃好去哪了嗎?計劃出行才是精致生活的真實體現哦!明媚的春天是令人向往的,是一年中用行動為自己規劃、書寫新生活的開端,做個有故事的人吧,讓生活普通而不平凡,那么出游就從充滿故事的地方開始吧!
親情故事
華山西峰頂上,有一塊十余丈長的巨石齊茬茬被截成三節。巨石旁邊插著一把七尺高三百多斤重的月牙鐵斧。相傳,這就是當年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巨石叫"斧劈石",鐵斧叫"開山斧"。
沉香劈山救母故事流傳已久,在民間廣為人知。傳說玉皇大帝的女兒三圣母,與進京趕考的書生劉彥昌一見鐘情,私結姻緣,被兄長二郎神察覺。為維護天規尊嚴,玉帝令二郎神施法力將三圣母壓在華山西峰巨石下。后來,三圣母石下產子,起名沉香,經仙女靈芝的幫助,沉香回到劉彥昌身邊。沉香長大成人,受霹靂大仙的指點,來到華山尋找母親,執神斧劈開巨石,母子得以相認。此后,劉彥昌也棄官來華山隱居,一家人終生相守。
愛情故事
《吹蕭引鳳》相傳春秋時代,秦穆公的女兒弄玉,吹簫非常好聽。有天夜里弄玉夢見一位英俊的少年騎著彩鳳從云中飛來,他說:“我是從華山來的。”少年吹著簫,那只彩鳳也隨著悅耳的音樂翩翩起舞。
第二天夢醒,弄玉告訴秦穆公心有所屬。秦穆公愛女心切,遂派人尋得此人,此人名叫蕭史,一表人才,只要他的簫聲一起,就會引得金鳳飛舞,百鳥歌唱。秦穆公把簫史召進宮來,讓他和弄玉成了親,蕭史和弄玉志趣相投,雙雙得道修仙。
天下第一洞房位于華山西峰東側半腰,在華山修行的蕭史和弄玉就是在華山西峰鑿洞成的婚,“洞房”一詞由此誕生。多少年來,一對對相濡以沫的夫妻,一雙雙相守的戀人,攜手并肩,登頂華山,汲西峰洞房瑞氣,沐東峰朝陽祥光,恩恩愛愛漫步人生幸福路。
英雄故事
20世紀50年代過來的人,大都會記得當年轟動全國的一部電影——《智取華山》。它是新中國早期紅色革命戰爭經典故事片。講述了解放軍為了打擊國民黨盤距在華山上的殘部,由7名偵察員和一名帶路人上山偵察,巧妙地與部隊配合最終打敗了敵人占領華山的故事。
和別的故事片不同,這部電影講的是一段真事兒。1949年,解放軍發動解放大西北的強大攻勢。胡宗南軍隊向南逃竄,其部旅長方子喬帶一部分殘兵敗將逃上華山,企圖利用華山天險負隅頑抗。解放軍某團偵察參謀劉明基率領偵察人員,在當地藥農常生林的向導下,打破了民間“自古華山一條路”的說法,從后山小路登上北峰,占領了制高點千尺幢。方子喬組織人馬瘋狂反撲,正在危急時刻,回去送信的常生林領著大部隊趕到,小分隊匯合大部隊強攻西峰,敵旅長方子喬走投無路,最后在西峰頂束手就擒。
電影里,“劉明基”當然就是偵察英雄劉吉堯的化身;“常生林”本名王銀生,而那個“方子喬”,實際上就是國民黨陜西第八區專員、保六旅的旅長韓子佩。
為紀念偵察分隊依靠群眾、智取華山的戰斗功績,北峰建有“八勇士智取華山紀念亭”,2009年6月,為紀念解放華山60周年,在華山景區瓦廟溝修建“智取華山八勇士雕塑“。
關于華山的故事講也講不完
有關華山的傳說聽也聽不厭
燕歸來 春已至
是溫暖 更是希望
請繼續保持
對未來美好的憧憬和希望
愿疫情早日結束 請大家繼續努力
靜待口罩摘下的那天
我們在西岳華山溫暖相聚
(陜西華旅集團營銷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