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工作結束時的講話中強調,陜西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中國”二字最早見于寶雞出土的青銅器何尊。
何尊是寶雞青銅博物院的鎮院之寶,何尊銘文中“余其宅茲中國,自之義民”。“中”是會意字,代表旌旗在氏族部落中央飄揚,是氏族的族旗、標旗,也是氏族成員外出歸家的方向。“或”為象形字,口代表人們居住的城邦,上下兩橫則表示維護城邦的城墻或壕溝,右邊是兵器戈象征軍隊,古人認為沒有城、城墻、軍隊就不能稱之為國。“或”到小篆時,增加了一個邊框是疆域之意。“中國”在何尊銘文中,是方位詞,表示國之中央,王者居中,得中原者得天下,控制中心就是控制整個天下。
在這里,“中國”是地理概念,不是名稱代詞中國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