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26日 來源: 大通縣委宣傳部
近日,中央電視臺外語頻道法語國際頻道新聞系列片《西部印象——走訪絲綢之路經濟帶》攝制組一行走進大通,來到塔爾鎮現代農業產業技術示范基地、向化藏族鄉將軍溝村林下雞養殖基地進行采訪拍攝。
在塔爾鎮現代農業產業技術示范基地,技術員馬占海正在育苗溫室忙碌著,但是放眼望去,偌大的育苗溫室只有他和另外一名工作人員在工作。當攝制組都以為工人們都休息了時,馬占海卻說這個育苗溫室只需要兩名工作人員就行了?粗蠹覒岩傻难凵,馬占海介紹說,這個育苗溫室是全自動化的,在青海省也只有兩個,而這個就是其中之一。溫室中的噴水、施肥等都是自動化,工人只需要在電腦前進行簡單的操作即可,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隨后,他給大家詳細介紹了基地目前的設備、技術等具體情況,帶大家到溫室實地查看種植的蔬菜和水果。當攝制組看到溫室中的木瓜和葡萄時感到很驚訝,連忙問大通也可以種這些水果嗎?馬占海介紹說,葡萄去年就種植成功了,木瓜正在試驗階段,待技術成熟后就可在溫室中規;N植。來自法國的記者戴安娜以及攝制組的老師們品嘗了葡萄后連連說好吃。據馬占海介紹,基地目前除了種苗栽培以外還有一項重要任務,那就是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從以前枯燥的、單純的課本教學轉變為現在的現場教學,農民學員除了可以直觀的看到,還可以親自動手實踐,大大提高了培訓效果和實際動手能力,也進一步增強了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的信心。
當車子駛入向化鄉將軍溝村時,大家被這個傍山而居的小村莊的寧靜所感染。走進村子,看到每家每戶都在養雞,原來的村小學也被改造成為林下雞養殖合作社。在養殖合作社,村黨支部書記鄧永良介紹說,現在的養殖模式是農戶加合作社,就是農戶以自有林地入股,合作社以技術和種雞入股,從而達到共同發展。今年,在村兩委班子的努力下,爭取到縣扶貧辦遼寧援建整村扶貧推進項目每戶5000元共30萬元,爭取到縣林業局林下種養殖扶持資金15萬元,累計爭取45萬元,這些援助資金給合作社的持續發展、規模發展以及散戶養殖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鄧書記信心滿滿的說,今年我們給每戶無償提供雞苗100只,還有雞飼料、雞籠、飲水器等設備,農戶自己養大后還可以委托合作社負責銷售,但是收入全歸農戶所有,預計每個農戶的年收入可提高6000元左右。明年,村里準備再擴大養殖規模,爭取把將軍溝村變成全縣林下雞養殖特色村。
通過此次拍攝活動,大家強烈感受到新時期農民在科學技術的保證下,充分發揮地方優勢,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特色養殖業來提高自己的收入,開拓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