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泉州11月5日電 (廖靜 孫虹)作為中國唯一以海外交通史為專題的博物館,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正緊鑼密鼓布置一個新的主題展館——“海上絲路泉州起航”。
該館館長丁毓玲5日告訴中新社記者,此次展出的“活”文物,重新挖掘出千年刺桐港里看似平凡的歷史,訴說一段段被淡忘的傳奇。
由中國泉州、西安、成都、洛陽四個城市聯(lián)合舉辦的“絲綢之路與創(chuàng)意城市”展,今年9月中旬在法國巴黎順利展出。而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唯一代表城市。
丁毓玲說,該主題展館的布置跟“絲綢之路與創(chuàng)意城市”展覽中的泉州部分大致相同,分港埠初興、盛極宋元、明清轉(zhuǎn)型和聚焦世界的目光四個章節(jié)。
步入新展館,海藍(lán)色的背景下,三艘阿拉伯船模和一艘宋代中國船模一下子映入眼簾。丁毓玲告訴記者,“這就是代表宋代古船制造最高水平的船模,包括了12個倉板以及13個水密隔艙技法等多種技術(shù)!
新展館的最后一個章節(jié),再現(xiàn)了上世紀(jì)90年代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來泉考察,唯一認(rèn)定泉州為“海絲”起點城市的盛況,將泉州城市從閩越先人習(xí)水善舟到唐五代初興港埠,從宋元時的世界第一大港到明清時鄭和下西洋、泉州人下南洋的歷史娓娓道來。丁毓玲指出,“所有的展出文物基本勾勒出了千百年來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發(fā)展歷程!
基督教尖拱四翼天使石刻、印度教大象與林伽龕狀石、天主教泉州主教安德烈·佩魯賈墓碑石等在內(nèi)的多種宗教碑刻,琳瑯滿目。對于這些宋元時期的珍貴文物,丁毓玲頗為感概,“這些都是泉州繁榮的海外交流交往的最好見證!
“一件文物就是一段塵封的歷史!倍∝沽嵴f,這幾個碑刻的復(fù)制品同樣被送到巴黎展出,不少參觀的外國友人嘖嘖驚嘆,“在中國東南沿海,居然還有這樣一個城市見證著世界航海史的發(fā)展,并完整保留了如此豐富的海外交通史跡”。
泉州港自開埠以來,船只來往不斷。宋元時期,這里曾是“東方第一大港”,海上絲綢之路從這里鋪向四方,中原寶物向世界擴(kuò)散,四海客商潮涌泉州而來,形成了“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盛況。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一切輝煌漸漸褪去光芒。
據(jù)透露,設(shè)在泉州海交館伊斯蘭文化陳列館三樓的新展館,將作為“跨越海洋——中國‘海上絲綢之路’九城市文化遺產(chǎn)精品聯(lián)展”的一部分,11月28日始向公眾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