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2-02 12:0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馮志軍 魏建軍 趙凌藝

圖為由百余峰駱駝、幾匹馬車和數十名身著古裝的“車夫”組成的大規模絲綢之路仿古商隊。 楊艷敏 攝

圖為由百余峰駱駝、幾匹馬車和數十名身著古裝的“車夫”組成的大規模絲綢之路仿古商隊。 楊艷敏 攝
中新網蘭州12月2日電 (馮志軍 魏建軍 趙凌藝)“駝鈴聲聲,商旅不絕。”12月1日下午,千年之前古絲綢之路上的繁盛一景重現蘭州高樓林立的柏油路上。一支由陜西省涇陽縣出發的大型茶商駝隊在花費近兩個月時間、徒步600余公里后抵達城郊,并在此“安營扎寨”。
相比穿梭而過的各種現代機動車輛,這支由百余峰駱駝、幾匹馬車和數十名身著古裝的“車夫”組成的這支“絲綢之路”駝隊所到之處均吸引了沿途大批民眾圍觀。在拍照驚嘆之余,眼前這道與周邊環境格格不入的“風景”令他們直呼“時空穿越”。
這支駝隊的總指揮趙德升當日向中新網記者介紹,他們今年9月19日從陜西涇陽縣出發后,先后經過了西安、咸陽、寶雞、平涼等幾大古絲路重鎮。計劃利用約一年半時間,沿著古絲綢之路經過河西走廊、敦煌、烏魯木齊、阿拉木圖,最終到達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東干人聚居區“陜西村”。
趙德升說,此次活動在中、哈兩國相關官方的支持下,由陜西涇陽茶商和東干人“陜西村”共同組織。之所以發起仿古重走古絲綢之路的活動,不僅是期待曾輝煌一時的涇陽茯磚茶能覓得進軍中亞市場的商機,還希望與那里至今說著陜西方言的“老鄉們”有更多的聯系交流。
“我們此行帶的物品是比較有收藏價值的涇陽茯磚茶,其放的時間越長味道越純正。”趙德升表示,駝隊預計于2015年8月到達哈薩克斯坦,從出發算起正好會經歷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氣候的變化會讓這種茶更有味道。
冬日午后陽光下寒風嗖嗖。這只長度近百米的商隊在蘭州城郊一處偏僻的荒地上“駐扎”。平地鋤草、搭帳篷、卸貨物、生火做飯、喂養馬匹和駱駝……待一切安置妥當后,奔走了一天的“車夫”們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閑聊嬉笑,有的還抱起吉他開始悠閑地彈唱起來。
“現在跟古代走絲綢之路有天壤之別,古人遇到的問題也許我們沒遇到,但我們遇到的問題古人也可能沒有遇到過。”軍人出身的趙德升根據沿途艱苦經歷對比分析說,盡管在諸多現代化設備保障下現在條件“優越”很多,但長期生活于草原沙漠里駱駝對于沿途密集的車流和堅硬的馬路很不適應。
趙德升表示,此次徒步路程遙遠,加之入冬以來氣候條件日益惡劣,這對每一位成員的意志都是嚴峻考驗。“政府抽調的工作人員、企業招募社會人員和戶外運動愛好者共同組成了這支商隊。”他透露,每一名駝隊成員都是主動報名“西行”,出發前也對他們進行了集中培訓。
據了解,這支仿古茶商駝隊近日計劃在絲綢之路重鎮蘭州舉行重大紀念活動,考慮到駝隊進入市區后,可能給交通、環境等帶來的影響,目前雙方正在協商之中。(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