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麻雀網刊
(2019)年度獎之小小說優秀作品獎
2019-12-01 07:06
第 971 期
金麻雀網刊(2019)年度獎
之
小小說優秀作品獎
金麻雀網刊是當代小小說自媒體公益平臺,推介精品佳構,助力文學新人,縱論新文體的前世今生。交流交友,時尚讀寫,年閱讀量逾300萬人次。方寸之間,網傳天下,經典作品得以廣泛傳播,名家愈加享有盛名,新媒體寫作人才輩出。本刊從2019年度推送的首發原創(含首次推送)的2000余件作品中,選優拔萃,評出10篇小小說優秀作品(理論)獎,10篇小小說佳作獎,10名新媒體小小說優秀作家(網評家),以促進小小說事業的興盛繁榮。
獲獎作品主題思想鮮明,題材多樣,表現手法各異,有較強的藝術表現力,發表后在廣大讀者中產生了良好影響,是2019年度全國小小說創作的重要收獲。
小小說優秀作品獎(10篇)
【作者簡介】非魚,中國作協會員,三門峽市作協副主席,河南省小小說學會副會長。出版《痕跡》《半個瓜皮爬上來》等多部。第四屆小小說金麻雀獎獲得者。
【獲獎作品】《看戲》(2019年3月8日推送)
【授獎詞】以觀頭村為背景,以一種溫暖的筆調寫姑嫂、兄妹之間的親情,色調明亮,人物形象活潑鮮明,尤其是對人物的心理細節把握刻畫細致入微,展示了一幅秋陽里的鄉村萬物生長圖。
▼
▼
【作者簡介】袁炳發,中國作協會員,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出版《袁炳發小小說》《彎彎的月亮》等多部。有作品被選入美國、日本等大學教材。獲第五屆小小說金麻雀獎、小小說事業推動獎。
【獲獎作品】《如果》(2019年7月26日推送)
【授獎詞】從生活的表面透視了生活深處的幽閉之處,不管初衷或者理想是多么正當、善良,在現實面前受到猝不及防的打擊時,會產生對自我的猶疑甚至否定,揭示了容易忽略的人性。
▼
▼
【作者簡介】趙新,中國作協會員、曾任保定市作家協會主席。著有長、中、短篇、小小說《張王李趙》《莊稼觀點》等多部。有作品被翻譯到國外。曾獲第五屆小小說金麻雀獎、小小說創作終身成就獎。
【獲獎作品】《一個老百姓》(2019年1月5日推送)
【授獎詞】構思奇巧,以一個看似不可逆轉的矛盾作為推動力,讓讀者和小說中的人物同陷困境,當結尾處將讀者解放出來,又讓主人公陷入道德困境,使小說產生了連綿不斷的回想和余味。
▼
▼
【作者簡介】聶鑫森,中國作協會員、湖南省作協原副主席。出版小說集、詩集、散文隨筆集、文化專著多部。出版英文小說集《鏢頭楊三》。曾獲莊重文文學獎、《小說月報》百花獎、小小說金麻雀獎、小小說創作終身成就獎等。
【獲獎作品】《小人書店》(2019年7月29日推送)
【授獎詞】聶鑫森文化題材筆記小小說一脈相承,讀來宛如清風拂面。這個連環圖里的大世界,被店主連廣宇做成了文化品牌,做出了人格魅力,彰顯了十足的文化味道和清雅的文人風骨。
▼
▼
【作者簡介】申平,中國作協會員、廣東省和惠州市小小說學會會長,《小說選刊》特約責任編輯。發表各類作品400多萬字,出版中短篇小說集和小小說作品集18部。曾獲小小說金麻雀獎、小小說事業推動獎。
【獲獎作品】《山中,那尊雕像》(2019年9月25日推送)
【授獎詞】一是作品結構纏繞回環,連綿不斷;二是敘述方式,視角輪轉,符合人物身份;三是主題開發,描寫人與動物的相通與隔膜,人的頓悟與懺悔,都有獨特思考,可圈可點。
▼
▼
【作者簡介】江岸,中國作協會員,河南小小說學會副會長。發表系列小小說“黃泥灣風情”、“青龍街紀事”等500多篇。多篇作品入選精選本,著有《親吻爹娘》等8部,獲第七屆小小說金麻雀獎。
【獲獎作品】《貓叫春》(2019年9月2日推送)
【授獎詞】詮釋了一種生活本真。試圖歸隱寧靜鄉村的退休教師林承安,在故里黃泥灣午夜遭遇了撕心裂肺的貓叫春,不僅隱喻著生活的煩躁無可避讓,也昭示了老妻對他熾熱的愛情沒有減退。
▼
▼
【作者簡介】侯發山,河南省小小說學會秘書長,鄭州商學院客座教授,鞏義市作協主席。著有小說集23部。有七部作品被搬上熒屏。部分作品被譯介到海外。小小說金麻雀獎獲得者。
【獲獎作品】《玉米》(2019年11月6日推送)
【授獎詞】故事立意好,一個支持教育的農民形象鮮明而生動。意境好,玉米地、玉米(人)、玉米學校三者珠聯璧合,結構空間給人美的藝術享受。語言好,簡潔曉暢,流淌出濃郁的鄉土氣息。
▼
▼
【作者簡介】陳毓,中國作協會員,陜西文學院簽約作家。出版《美人跡》《藍瓷花瓶》等多部。曾獲第一、六屆小小說金麻雀獎,第四屆柳青文學獎。
【獲獎作品】《朱鹮》(2019年7月28日推送)
【授獎詞】語言凝練,細節生動,既是鳥的傳奇,也體現了人與自然與萬物的因果關系。瀕稀的“東方寶石”朱鹮在保護區自由翱翔,皆因為對人類行為的限制,才構成地球上的一片自由空間。
▼
▼
【作者簡介】蔡楠,中國作協會員。部分小小說被選入大中專學校教材,拍成電視劇,或譯介至國外。著有《行走在岸上的魚》《蘆葦花開》等十余部,獲第二屆中國小小說金麻雀獎、小小說事業推動獎等。
【獲獎作品】《姨媽》(2019年8月26日推送)
【授獎詞】形式亦是內容的外延,倒敘的結構,恣肆的語言,灑脫而內斂, 31個小節的故事,枝干分明,一個善隱忍、明大義的姨媽(實則是后媽)的形象躍然紙上,直抵大時代背景下的世道人心。
▼
▼
【作者簡介】高滄海,山東臨沂人。作品散見《小小說選刊》《大觀》《天池》等報刊,并入選各類年度選本及語文試題。獲《小小說選刊》雙年度佳作獎,小小說金麻雀獎獲得者。
【獲獎作品】《背影》(2019年3月22日推送)
【授獎詞】以美麗的云南為背景,以旗袍為線索,串綴起兩個年輕女子在追求愛情上的奇異命運,燃燒起人性美好的光焰。語言優美,情節纏繞,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
▼
小小說優秀作品(理論)獎
【作者簡介】劉俐俐,博導,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常務理事,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文藝評論價值體系的理論建設與實踐研究》的首席專家。著有《外國經典短篇小說文本分析》《中國現代經典短篇小說文本分析》《文學“如何”:理論與方法》等。2018年獲得天津市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獲獎作品】《價值體系建設中的小小說深度透視》(2019年4月15日推送)
【授獎詞】以小小說現象為討論抓手,描述現象和相關理論互為辯證:或者顯示為理論可以解釋現象,或者對于理論無法解釋的現象概括出問題,綜合理論探究。始終以問題為線索,伴以描述分析和理論闡釋。
金麻雀網刊評審委員會
2019年11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