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精品视频|国产欧美日韩麻豆91|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91.com在线|久久一精品

  您好,歡迎光臨《絲路情韻》網, 網址:www.jslybf.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網站首頁    絲路要聞    魅力西部    國外風情    絲路在線    絲路頭條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絲路論壇    軍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聲秦韻    東盟在線
光影華山    今日華山    人文華山    山水華陰     驢友在線    文化在線    紅樹林影視   財富人生    企業家風彩    景點推介    旅游世界    軍旅在線    杏林風景    農業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檢察    西部法院    資源與環保   歷史名勝    歷史典故    傳奇故事    歷史名人    藝術精品    社會萬象    旅游文化    傳統工藝    奇石根雕   民間藝術
華陰政法      攝影家      風光攝影      人物攝影     書畫長廊    名人書畫      綜藝在線      小說       散文       詩歌       劇本      雜文隨筆      紀實文學    生活百科
 
   □ 絲路在線
· 習近平給田華等8位電影藝 ..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體:美軍 ..
· 人民觀察 | 三個關鍵詞 ..
· 金秋時節處處好“豐”景 ..
· 陜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機暴雨 ..
· 網信部門公開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屆消博會丨創新消費融 ..
· 青瓦土墻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貸利率又降 ..
· 中央軍委舉行晉升上將軍銜 ..
詳細內容
天地之間有桿稱

天地之間有桿稱

2017-09-20 秦岳峰 陜西散文論壇

作者簡介:秦岳峰,陜西省華陰市人,華陰市法院退休干部。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現代作家協會會員,陜西省作協會員,華陰市作協會員。作品散見于《現代作家文學》、《散文百家》、《當代中國詩人檔案》、《2014年中外詩歌散文精品集》、《老年周報》、《華山文學》、《秦都》、《華山風》等刊物,出版個人文集《流年心影》。


天地之間有桿稱

秦岳峰


        電視劇《宰相劉羅鍋》里有一首歌唱道:“天地之間有桿稱,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桿子挑江山,你就是那釘盤的星”。

       一把木桿稱,一頁文明史。木桿稱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早在秦朝統一度量衡時就開始在民間出現,到南北朝時已廣泛應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以權衡利弊來告誡自己或提醒別人處事時要慎重思考,善于比較,三思而后行。這里的“權衡”其實就是從稱演繹而來的,‘權’指的是秤砣,‘衡’就是秤桿。

       作為商品流通的計量工具——木桿稱,原來一斤為十六兩,又名十六金星稱,相傳是由天上十六顆星組成,即南斗六星,北斗七星,福、祿、壽三星。幾千年來,木桿稱一直活躍在大江南北,千家萬戶。在瓜田豆下、鍋碗瓢盆的瑣碎間,在車馬如龍、人聲鼎沸的集貿市場里,歷史成就了木桿稱之深沉的文化內涵:公平公正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標尺。

       由于木桿稱其形狀與龍相像,人們就把它視為吉祥物,用于鎮邪而供奉于正堂以內。小時候,依稀記得家里有一桿老掉牙的木桿稱,由于年代久遠,稱桿傻白傻白的,稱星像垂暮老人的牙齒掉得七零八落,出現了不少小坑坑。爹爹用他那木匠劃線的竹筆在有坑坑的地方涂點墨汁,黑色的小點便替代了稱星。奶奶視那把木桿稱為家中寶物,輕易不借人,莊重的靠放在家里供奉祖先的條桌旁,讓它與祖輩先人們一同福佑后輩兒孫銘記天地良心,公正做人。

       解放前后那些年,家里每年都要在溝北地里種上幾畝西瓜和甜瓜,父親是種瓜能手,在遠近十里八村是出了名的。瓜地北邊有一條官路,這條路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后所修古長安到洛陽的馳道。每到瓜果飄香季節,過路人或是附近村莊的人紛紛到瓜地來買瓜。每到這時,奶奶就坐在瓜菴子旁不停地嘮叨:“娃呀,給人把稱稱好,人在做,天在看,稱上貴賤不敢哄人,良心要緊!”父親聽奶奶的話,把稱稱得老高,十一斤按十斤算,零頭都不要了,臨走再搭上幾個小甜瓜,遠近人誰不夸奶奶和父親的公道、厚道!

       奶奶心懷善良,秉持正義,在村上有口皆碑。有一年春上,村上來了一個賣鹽的,奶奶買了一斤鹽,回到家里用自家的稱一稱,只有八兩,奶奶嫉惡如仇,要找那賣鹽的理論,爹爹擋住奶奶:“算啦,不就二兩鹽的事嗎?”奶奶不行:“二兩鹽事小,慣下這瞎毛病事大!”奶奶氣急火燎地到巷里找到那賣鹽的小伙:“你年紀輕輕的怎么學會哄人了,你不看那稱上就釘著福、祿、壽三星,短人一兩,福跑了,短二兩,祿沒有了,短三兩,就折壽呢。”那小伙拱手作揖,不斷道歉:“今后再不敢了。”奶奶不依不饒,一把奪過那小伙的稱,發現稱盤底下粘有污物,奶奶當即從地下撿了個小瓷片,把稱盤底刮凈,再一稱,就準準的。那小伙愧疚得緊緊地抓住奶奶的手,熱淚盈眶,撲通跪倒在地,激動地說:“老奶奶,你放心,今后我再也不做虧人的事了!”后來聽說,那小伙果然悔悟,在縣城開了一家鹽店,用心經營,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真該與稱結緣。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家里那桿木桿稱像棵吉祥的梧桐樹招來了一只漂亮的小鳳凰—— 我的未婚妻,如今的她。把個老奶奶高興得一臉的菊花,一雙小腳擰過來,搖過去,忙碌著她那合不上的沒牙嘴稀罕地問長問短。我大聲給奶奶說(奶奶耳背)她在縣城衡器廠上班呢,奶奶問:“衡器廠是干啥的?”我說:“衡器廠就是釘稱呢。”一說到釘稱,奶奶來了興趣,高興地說:“釘稱好啊,稱是最公道的東西,釘稱跟做人一樣,定盤星弄準了,就能做公道人,釘公道稱!”

       奶奶的話,言淺意深,有著獨到的真知灼見;奶奶的話散發著泥土的芳香,蘊藏著樸素的哲理。真是高手在民間,像奶奶這樣大字不識的莊稼人,她(他)們本著“半截尺量準世間曲直,一桿秤秤出天地良心”的善良本能之心,竟能說出“釘稱跟做人一樣,做公道人,釘公道稱”的“至理名言”,實在令人感懷不已!

       妻子一生與稱有關,年輕時學釘稱,不惑之年調到市計量所專管木桿稱鑒定和木桿稱市場管理。表面上看似柔弱內向的她,卻常懷著一腔正氣。一次在例行市場檢查時 發現一個開四輪車賣菜的小青年,在稱盤上綁了個小鐵環,又把兩個稱毫系之間的稱桿內掏空點距離,以至稱毫系可移動。這種嚴重的做弊行為憤怒了一向賢淑靦腆的她,她斷然罰款并沒收假稱。后來知道那小伙是她娘家對門胖嬸的小兒子,于是胖嬸便托岳母前來說情、要稱。妻子狠狠地說了母親一通:“啥事你都管,這種昧良心的事我能容忍嗎?!”

        如今,奶奶走了已有半個多世紀了,日月輪回,世代傳承,我老覺得妻子身上有奶奶的影子。

        曾幾何時,木桿稱已悄然被電子秤所代替,漸漸退出歷史舞臺,然而,在歷史的洪流中,它作為凝結民族智慧的重要文化符號,將披著滿身星光永載中華文明史冊!


【作者: 】  【發表時間:2017/9/22】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和諧陜西網 銅川慈善協會 渭南文物旅游網 環球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國際日報 中國檢察網 中國法院網
人民日報 新華網 央視網 中國公安 中國文物信息網 太華索道 陜西 西部法制報


網站備案:陜ICP備14008634號-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國·咸陽        電話:131-5212-8066       傳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內容未經本網站及作者本人許可,不得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等,違者本網站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網站所用文字圖片均來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網站,凡圖文未署名者均為原始狀況,但作者發現后可告知認領,我們仍會及時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處理,如未及時聯系本站,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