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州 窯洞里的土疙瘩
作者 王立勝
土疙瘩就是土類大小不同的各種各樣的土塊塊,我們華州當地人也有口頭上叫垀圻疙瘩的……就是不規則的各種橢圓形土塊塊,也有其它形狀的。說土疙瘩,有點俗氣,也有點不大文雅,更有點不慎明智。然而,土疙瘩就是實實在在的土塊塊,又能叫它什么文雅的名稱呢?還是喊它土疙瘩最真實!最確切!最親近!
我是陜西省華縣——今華州區大明鎮溝南村人。華州區即原華縣。大明鎮,地處陜西省關中平原東部,南鄰秦嶺東段黃土塬臺坡地帶,北依渭水河畔之南的川道里,東靠西岳華山和少華山之西,西望驪山、長安、秦始皇都城咸陽……
大明鎮是華州區西南方向,連接秦嶺山脈和遇仙河區域內的一個現代重鎮。溝南村是位于大明鎮東北方向靠近南北走向黃土塬臺坡地帶面西坐落的,南北溝夾道之間的一個半坡狀態,西低東高,臺階形狀分布的,不規則的坡地村落。
有點扯的遠了,言規正傳吧!還是說說主題土疙瘩的事吧!歲月流失,回眸昔日。在我二十歲之前的無數日月里,或者說在我當兵四年后多次回家探親的短暫日期和有限時間里,記憶最深刻的事就是土疙瘩的故事,就是土疙瘩曾經的使用、妙用和真實作用。
我小的時候,村里所有的人家都非常清貧,幾乎家家戶戶都十分窮苦,就是村里那幾戶地主、富農成分的人家也不富裕。使我記憶猶新的事就是土疙瘩擦屁股的親手經歷。在那個極為貧困的年月里,村子里所有住土窯洞的人家和住土木結構瓦房的人們,靠近土窯洞的一側、或者瓦房的后院,都會有后庵–茅房–茅坑。在茅坑的一邊,會有一個較小的放置土疙瘩的土窯窯,伸手可拿的土疙瘩就是拉完屎擦屁股用的……
那個年代,鄉村人,靠近黃土高塬臺坡地帶的人家,除了用土疙瘩擦屁股,還能有啥可用的呢?沒有!可以說絕對無二。當然也有偶然用樹葉、草葉,鵝卵石,磚頭塊的……自然的產物,時代的造就,誰也沒有其它好法子。說土疙瘩,不為俗氣吧!不為不大雅吧!不為不文明吧!
關于古老的黃土高原臺坡地帶的土疙瘩,還有很多奇特而神妙的故事,留著以后再挖根、剖析、分享吧!
土疙瘩的時代,可以說是一去不復返了!然而,記憶中的土疙瘩依然存活在我們的腦海里……
原文來源:作者推薦·媚娘勵志
原文作者:王立勝
整理編輯:媚娘勵志、華州文史薈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