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的立柜
文/雷保榮
說起祖母的立柜,那可是個誘人的存在。在我的孩童時代,祖母的房間旮旯曾留下許多歡聲笑語,這些快樂多與祖母的立柜有關。今天想起我們祖孫一起生活的畫面,依然讓我懷念不已。
祖母的立柜可算得上是一件老古董了,它陪伴了祖母一生,在祖母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它一點也不好看,粗笨的樣子,黑漆漆的顏色,凹凸不平的臺面,不論從哪一方面都不能讓人聯想到“美”這個字。它一年一年地安放在那里,默默地奉獻著,只有祖母心里真正有它,用一生的守護愛惜著它。
立柜是祖母的命根子,她心目中重要的東西都存放在立柜里面。姑姑伯伯平時給的零花錢,她用帕子包好了放在立柜某個角落,穿的用的東西都齊齊整整地擺放著。她還開辟了一個專門的角落放吃的,這些我都很清楚。每次鎖子“咯噔”一響,我只要聽見,就會跑過去一探究竟,看看祖母在那里搗鼓什么,有沒有什么好吃的。那些時候我就像是一只在老鼠窩邊靜候的饞嘴貓。
祖母的柜子平時都上著鎖,唯一的鑰匙藏在只有她自己知道的地方。一把銹跡斑斑的鑰匙,被一根皺巴巴的暗紅色繩帶穿系著,它對我的誘惑極大。我曾多次試圖找到祖母藏鑰匙的地方,可都一一落空,可見祖母在這件事情上已經有了預見,而且花了一番心思來防我這個淘氣孫子。就是這樣一把普通的鑰匙,它藏著祖母對生活的熱愛,也藏著她心中對子女和孫子不一樣的愛。
小孩子都是貪吃的,我自然也不例外。祖母的柜子里有什么好吃的,有哪些好吃的,我心里最清楚。逢年過節,姑姑給祖母拿了好吃的,或是其他親戚朋友帶給祖母什么吃食,我和妹妹一早就盯上了。親戚走后,我們就會第一時間湊到祖母跟前,像饞嘴猴一樣指指點點,念念叨叨,仔細檢查都有哪些好吃的,哪些是自己喜歡吃的,數量大概多少,應該怎么分配,多長時間吃完,我們爭著給祖母出謀劃策,以便自己能夠得到更多好吃的。有時候遇到祖母不認識的新鮮吃食,我就會憑著自己念書認得的幾個字,給祖母解釋說明一番,其間自得之意今天想來還是那么美好,祖母時不時地夸贊和食物獎勵更是讓我在吃上“變本加厲”。在這一方面,妹妹顯然是處于絕對劣勢的,我當時的優越感無論以后什么時候都無法比擬。
不過,祖母是相對公允的,她不會過于偏向我,一般都會給我們比較公平的分配。我們吃過后,祖母就會把留下來的吃食放到立柜里鎖起來,之后一段時間想吃的時候再拿出來給我們吃。
姑姑給她帶的好吃的,她吃不了多少,除了分給我和妹妹,她還時常惦記著自己的兒子——我的父親和幾個伯父。只要柜子里有吃食,只要是她的哪個兒子來了,她都會打開立柜把好吃的拿一些分給他們。這時候我的伯父一般都會推辭,說什么我們吃啥意思哩,你留著吃,讓娃娃吃,他們長身體呢。祖母就會說,娃都吃過了,你趕緊吃,娃娃們吃的日子多著呢,隨即就塞到她兒子手里。我們在一邊的時候,祖母還是會給我們分上一點,可她自己卻是不吃的。這些情景在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就深受感動,就更深切地體會到了祖母對兒孫不同而又有共同之處的愛。
祖母的立柜,存放著她的美食,存放著她的牽掛,也存放著她對后輩濃濃的愛。至今我還是不能忘記她佝僂的背影,還是經常想起她給我們取好吃的食物時嘴里念叨的“都分的吃點,我一個人吃啥意思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