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總統伯塞斯庫9月14日在布加勒斯特表示,在他作為國家元首對摩爾多瓦進行最后一次訪問時將向摩當局提出獲取摩爾多瓦國籍的請求。他說:“雖然現在還沒有具體的訪問計劃,但我將與摩爾多瓦總統就訪問進行約定,這將是一次告別訪問。我以前也說過,將要申請摩爾多瓦國籍。”伯塞斯庫稱,鑒于在他擔任總統期間,有數十萬摩爾多瓦公民獲得了羅馬尼亞護照,希望他的愿望也能得到滿足。
伯塞斯庫第一次表達這樣的愿望是在去年7月訪問摩爾多瓦期間。按他自己的說法,他夢想讓所有羅馬尼亞人生活在一個國家里,擁有共同國籍,“如果我們暫時還不能統一,不能擁有共同的羅馬尼亞國籍的話,那么我希望同時擁有這兩個國家的國籍”。
對于伯塞斯庫的言論,摩爾多瓦官方暫時還未作出回應。摩爾多瓦首都基希訥烏市市長吉爾托阿卡則稱,不排除伯塞斯庫今年12月結束自己的第二個總統任期后,可以在摩爾多瓦繼續自己的政治生涯,“他在摩爾多瓦可以擔任任何職務”。
歷史上摩爾多瓦與羅馬尼亞曾組建過共同國家,兩國人民有共同的血統、文化、語言和歷史。蘇聯解體后,摩爾多瓦重新獲得獨立,其與羅馬尼亞的關系也經歷了復雜的發展歷程,而兩國合并問題一直是兩國關系中的熱點問題。2009年前,摩爾多瓦共產黨長期執政,摩與羅馬尼亞關系緊張。2009年4月5日,摩舉行議會選舉,執政的摩共以接近50%得票率獲勝,其他3個進入議會的政黨拒絕承認選舉結果,并舉行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沖擊總統府和議會大廈。摩時任總統沃羅寧指責羅馬尼亞與上述事件“有染”,插手摩內部事務。此后不久,摩共迫于國內壓力于7月29日提前舉行議會選舉,并自此失去政權,由摩爾多瓦自由黨、民主黨、自由民主黨組成的“親歐洲聯盟”開始執政,積極向歐盟靠攏,并于2014年6月27日與歐盟簽署一體化協議,與羅馬尼亞的關系也日漸緊密。
摩羅關系走近也重新點燃羅馬尼亞對兩國合并的期待。羅馬尼亞總統伯塞斯庫一直對摩爾多瓦“一往情深”,兩國合并是其夙愿,他把發展同摩爾多瓦的關系置于羅馬尼亞外交首要位置。2013年11月27日,伯塞斯庫在參加維爾紐斯歐盟“東部伙伴峰會”前公開稱,同摩爾多瓦合并是羅馬尼亞在加入北約和歐盟后外交政策上的“下一個項目”。雖然目前同摩爾多瓦合并還不可能,如果有機會統一,就絕不會放棄這一機會,終有一天統一會成為現實,因為“血濃于水”。他還保證,羅政府將堅定支持摩爾多瓦加入歐盟,因為與北約、歐盟和摩爾多瓦的關系是羅外交三大支柱,且被所有政黨認可。
但摩爾多瓦政要多次表示,摩爾多瓦與羅馬尼亞不會合并,摩希望保持獨立和主權國家的地位。摩爾多瓦總理梁克在維爾紐斯峰會期間回應伯塞斯庫的聲明稱,摩爾多瓦不準備與羅馬尼亞合并,摩爾多瓦更希望加入歐盟。摩爾多瓦國內反對合并的聲音也非常強烈,除自行宣布獨立的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國外,加告茲自治區也警告摩政府,如果摩喪失主權,加告茲將立刻宣布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