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07日 07:19:10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1月5日至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應越南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阮富仲、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主席張晉創(chuàng)邀請,對越南進行國事訪問;應新加坡共和國總統(tǒng)陳慶炎邀請,對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今年中國周邊外交的重要舉措,不僅將規(guī)劃中國與越南和新加坡關系的未來,而且必將促進中國與東盟的友好合作,加深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多方面關系。
這是習近平擔任中國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以來首次訪問越南。中越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兩國政治制度相同、發(fā)展道路相近、前途命運相關。建交65年來,中越關系雖有波折,但總體保持向前發(fā)展勢頭。2008年,中越關系提升至全面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的新高度。雙方高層保持交往勢頭,同意擴大合作,建設性管控分歧,推動中越全面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取得新的重要進展,為東亞和平與繁榮作出積極貢獻。
新加坡是中國周邊重要而親密的鄰國,在中國改革開放中發(fā)揮了特殊的作用。今年是中新建交25周年。中國是新加坡最大的貿易伙伴,新加坡是中國第一大投資來源國。新加坡為配合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正與中方積極商談在中國西部建立第三個升級版的工業(yè)園區(qū)。同時,中新在金融、科技、人文等方面的交流也可圈可點。
越南和新加坡都是東盟的重要成員國,亦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重要伙伴,更是中國周邊的關鍵鄰國。新加坡今年8月起擔任中國—東盟關系協調國。習主席此次對越南和新加坡的訪問必將撬動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友好合作。
中國—東盟正致力于打造“鉆石十年”,如推進中國東盟自貿區(qū)升級版,商簽“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為雙方世代和平共處提供制度框架和法律保障,并以此推動實現東亞持久和平。中國與東盟互為發(fā)展機遇,是利益和命運共同體,雙方2014年貿易額已達4800億美元,增長潛力仍然巨大。同時,當前南海問題突出,對中國與東盟關系造成干擾。中方堅持雙軌思路處理南海問題,即有關爭端由當事方通過和平談判方式來解決,共同維護南海的和平穩(wěn)定。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仍不容樂觀,只有雙方均維護地區(qū)穩(wěn)定、聚焦經貿合作、實現共同發(fā)展、增進民眾福祉,才符合各方的根本利益。
高瞻遠矚方能運籌帷幄。入秋以來,中國外交持續(xù)發(fā)力,從美洲到歐洲再到周邊,精彩紛呈,收放自如。習近平主席訪問美國并出席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點穴式”訪問英國,均獲得巨大成功。隨后荷蘭、德國、法國等國領導人接踵而至,“扎堆”來華,掀起了一個“歐洲季”外交高潮。
近日,中國外交進入“周邊時刻”。李克強總理出訪韓國,實現中日韓三國領導人的會晤,這是時隔三年多的第一次。三方共同發(fā)表《關于東北亞和平與合作的聯合宣言》,標志著三國在解開“心結”、加強合作方面邁出重要一步。接下來,中國還將參加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以及東亞峰會等重要多邊活動。在此情形下,習主席此次對越南、新加坡的訪問,顯著特點就是面向未來、破解難題,以此為契機推動中國與東盟關系的發(fā)展,推進中國與周邊國家命運共同體的建設,這是今年中國周邊外交濃墨重彩、意義深遠的一筆。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研究員 阮宗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