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恐襲事件頻發的緊張氣氛中,世界進入新的一年。在固有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社會等多種矛盾交織作用下,世界形勢依然復雜多變、動蕩不定。圍繞未來世界秩序的斗爭,構成當今世界的主要矛盾。綜觀全局,影響世界形勢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
全球經濟前景不容樂觀
當前全球經濟總體形勢是:發達經濟體復蘇乏力,新興經濟體增速放緩,但發展中國家在經濟上趕超發達國家的趨勢沒變。
從長遠看,全球經濟面臨三大隱患:一是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的潛在產出年均增速都在下降,預示全球經濟可持續增長缺乏足夠動力。二是全球債務遠超全球經濟總量。2014年全球債務199萬億美元,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286%,遠超出60%的正常值限度。這大大制約經濟發展,降低應對金融風險的能力。三是全球流動性嚴重過剩。截至去年4月底,全球股市市值74.7萬億美元,超過全球GDP,而未受監管的“影子銀行”資產也增至80萬億美元。流動性過剩是造成全球股市劇烈波動的重要原因。
美國建立單極世界圖謀難以為繼
作為世界上唯一超級大國,美國面臨的最大難題是:既要繼續維持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但又越來越力不從心。奧巴馬執政已近尾聲,困擾美國的這一根本性問題勢將留給下一任總統。今年美國已進入大選年,其內政、外交將呈現選舉年的“特色”,即兩黨競選人為爭奪選票,在內政上都會作出各種承諾,在外交上都會極力示強。其實,無論誰當選下任總統,其內外政策都要服從美國的根本國家利益,競選言行基本上都不算數。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美國下任總統依然會推行其稱霸全球的戰略,對世界各主要國家的政策都不會有根本性改變。不過,美國在世界的權勢從頂峰逐漸下滑的趨勢難以扭轉。
歐盟衰落的勢頭會加劇
在新的一年里,歐元危機、希臘債務危機、烏克蘭危機會有所舒緩,歐盟面臨的最大難題是規模空前的難民潮以及由此引發的反移民、反歐洲一體化思潮的興起。這不僅使得歐盟內部出現難以彌合的分裂,而且會改變不少歐盟國家的政治生態。
歐盟內部至今無法就安置難民問題達成一致,一旦主張對難民采取寬容政策的德國被迫調整政策,難民問題將會成為威脅歐盟生存的“定時炸彈”。難民問題以及由此派生出來的恐襲危機將使英國的“脫歐公投”面臨更加復雜的局面,在內外形勢影響下不排除會出現“公投脫歐”的結果。這一各方都不愿看到的局面,猶如“達摩克利斯劍”懸在英國和歐盟的上空。
中東亂局將持續
中東亂局由來已久。這一地區既集聚著錯綜復雜的民族、宗教、教派等矛盾,又是各大國爭奪的戰略要地和能源供給地。美國主導中東地區秩序已數十年,由于采取利己主義政策,使巴以矛盾以及什葉派與遜尼派之間的矛盾更趨尖銳,而且也助推了類似“伊斯蘭國”(IS)等極端勢力的崛起,使中東亂局落入難以收拾的地步。IS為害各方,各國本應共同應對,但由于各有打算,使得IS繼續肆虐。去年底俄、土交惡和今年初沙特伊朗斷交,使得在聯合國主持下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變得更加困難,也使中東各國關系變得更加錯綜復雜。中東亂局將會持續,甚至進一步加劇。
中國國際影響力將繼續提升
新的一年,對中國來說甚為關鍵。對內,是落實各項深化改革,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年;對外,是逐漸實施十八大以來確定的各項涉外思路、倡議,積極奉行以謀求世界和平為主旨的外交政策的一年。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長,在世界舞臺上,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的影響力將繼續提升。國內國外兩個大局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中國,對世界和平、穩定、發展將發揮越來越大的積極作用。
(丁原洪 作者系外交部前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國前駐歐盟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