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精品视频|国产欧美日韩麻豆91|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91.com在线|久久一精品

  您好,歡迎光臨《絲路情韻》網, 網址:www.jslybf.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網站首頁    絲路要聞    魅力西部    國外風情    絲路在線    絲路頭條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絲路論壇    軍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聲秦韻    東盟在線
光影華山    今日華山    人文華山    山水華陰     驢友在線    文化在線    紅樹林影視   財富人生    企業家風彩    景點推介    旅游世界    軍旅在線    杏林風景    農業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檢察    西部法院    資源與環保   歷史名勝    歷史典故    傳奇故事    歷史名人    藝術精品    社會萬象    旅游文化    傳統工藝    奇石根雕   民間藝術
華陰政法      攝影家      風光攝影      人物攝影     書畫長廊    名人書畫      綜藝在線      小說       散文       詩歌       劇本      雜文隨筆      紀實文學    生活百科
 
   □ 絲路在線
· 習近平給田華等8位電影藝 ..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體:美軍 ..
· 人民觀察 | 三個關鍵詞 ..
· 金秋時節處處好“豐”景 ..
· 陜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機暴雨 ..
· 網信部門公開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屆消博會丨創新消費融 ..
· 青瓦土墻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貸利率又降 ..
· 中央軍委舉行晉升上將軍銜 ..
國外風情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國外風情 >> 詳細內容
詳細內容

中國人權研究會文章:美國對外侵略戰爭造成嚴重人道主義災難


  新華社北京4月9日電 中國人權研究會9日發表《美國對外侵略戰爭造成嚴重人道主義災難》文章,全文如下:

美國對外侵略戰爭造成嚴重人道主義災難

中國人權研究會

2021年4月

  美國一直自詡為“山巔之城”,支持“天賦人權”,肩負“天賦使命”,時常打著“人道主義干涉”的旗號對外動武。自1776年7月4日宣布獨立以來,在240多年的歷史中,美國沒有參與戰爭的時間不足20年。據不完全統計,從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2001年,世界上153個地區發生了248次武裝沖突,其中美國發起的就有201場,約占81%。美國發動的多數侵略戰爭都是單邊主義行動,甚至還遭致其盟友的反對。這些戰爭不僅奪去了大量各方軍人的生命,更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平民傷亡和財產損失,導致驚人的人道主義災難。美國的自私和虛偽也通過這些對外干涉行為表露無遺。

  一、二戰后美國發動的主要侵略戰爭

  1.朝鮮戰爭。發生于20世紀50年代初的朝鮮戰爭時間雖短但異常血腥,戰爭導致300多萬名平民死亡,另有約300萬人成為難民。根據朝方的統計,戰爭摧毀了約8700座工廠、5000所學校、1000家醫院和60萬戶家庭,有200萬18歲以下的兒童因戰爭流離失所。而韓方的損失高達412.3億韓元,相當于官方匯率下的69億美元;戰爭期間韓方約有60萬套住房、46.9%的鐵路、1656條公路、1453座橋梁被毀。此外,戰爭導致的南北分治還造成大量家庭分離。在韓國統一部登記有離散家屬的韓國人約為13萬人,其中7.5萬人已經離世。美國《外交官》雜志網站2020年6月25日報道,截至2019年11月,韓國分裂家庭成員的平均年齡為81歲,自1988年以來133370名申請團聚者中的60%以上已經去世,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在分離后就再也沒見過自己的親人。

  2.越南戰爭。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發生的越南戰爭,是二戰后延續時間最長也最為殘酷的一場戰爭。據越南政府估計,約有110萬名北越士兵和30萬名南越士兵喪生,多達200萬名平民在戰爭中死亡,其中有些是被美軍以“打擊越共”的名義有計劃屠殺的。美軍在越南、老撾和柬埔寨投下的炸彈超過二戰期間各方投下炸彈的三倍。據估計,越南至少還遺留著35萬噸可爆炸的炸彈與地雷,按照目前的速度,需要300年才能將它們從越南的土地上清除干凈。《赫芬頓郵報》網站2012年12月3日報道,越南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自1975年戰爭正式結束以來,戰爭遺留彈藥已殺死約42000人。此外,美軍還在越南投放了2000萬加侖(約合7571萬升)的落葉劑,導致40萬越南人死亡,約200萬越南人因為接觸到落葉劑而罹患癌癥或其他疾病。延續十幾年的戰爭導致300多萬難民外逃,在漂洋過海的路途中有大量人員死亡。在逃離越南的難民中,有92%的被調查者表示,落葉劑的影響使其感覺持續疲勞,其他表現包括流產和出生缺陷問題。美國官方的數據顯示,越南20%的叢林和20%至36%的紅樹林被落葉劑摧毀。

  3.海灣戰爭。1991年,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出兵伊拉克,在對伊空襲中有2500至3500名平民死亡,9000座房屋被毀。戰爭結束后因為基礎設施的破壞和缺醫少糧,有約11.1萬名平民死亡。而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估計,戰爭和隨后的制裁導致約50萬名兒童死亡。戰爭中盟軍故意破壞伊拉克的基礎設施,導致其大多數發電站(92%的裝機容量)、煉油廠(80%的生產能力)、石化綜合體、電信中心(包括135個電話網)、橋梁(100多座)、高速公路、鐵路、廣播電視站、水泥廠以及生產鋁材、紡織品、電線和醫療用品的工廠被毀。海灣戰爭還導致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約有6000萬桶石油被傾倒入沙漠,污染了約4000萬噸土壤;有2400萬桶石油從油井溢出,形成了246個“湖泊”;人為點燃油井生成的煙霧和煙塵污染了953平方公里的土地。在海灣戰爭中,美軍還首次使用了貧鈾彈。

  4.科索沃戰爭。1999年3月,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隊打著“避免人道主義災難”的旗號,公然繞過聯合國安理會,對南聯盟進行了78天的持續轟炸,造成2000多名無辜平民喪生,6000多人受傷,近100萬人流離失所,200多萬人失去生活來源。北約軍隊還有意識地針對南聯盟的基礎設施進行定點打擊以消除其抵抗決心。據塞爾維亞經濟學家估計,轟炸造成的經濟損失總額約為296億美元。轟炸造成大量橋梁、公路、鐵路以及25000戶家庭、176處文化古跡、69所學校、19家醫院和20個保健中心受損,150萬兒童無法上學。此外,北約軍隊至少使用了3.1萬枚貧鈾彈,導致該地區癌癥和白血病發病率激增,并對當地和整個歐洲的生態環境產生長期的災難性影響。

  5.阿富汗戰爭。2001年10月,美國出兵阿富汗,在打擊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同時,也造成了大量平民傷亡。由于缺乏權威的統計數據,各方對于阿富汗戰爭中平民的傷亡數據沒有定論。一般認為,自美軍2001年10月7日進入阿富汗以來,當地已有3萬多名平民被美軍打死、炸死或因美軍帶來的戰亂死亡,受傷人數超過6萬,約1100萬人淪為難民。2014年美軍宣布撤離后,阿富汗依然處于動蕩中。《紐約時報》網站2019年7月30日報道,2019年上半年確定死于美軍炸彈的有363人,包括89名兒童。根據喀布爾大學學者的評估,阿富汗戰爭平均每天造成約6000萬美元經濟損失、約250人傷亡。

  6.伊拉克戰爭。2003年,美國不顧國際社會的普遍反對,以莫須有的罪名侵入伊拉克,導致的平民死亡人數難以精確統計,據估計約為20萬至25萬人,其中美軍直接致死的超過16000人。此外,美軍還嚴重違反國際人道主義原則,制造了多起虐囚事件。美國2011年宣布從伊拉克撤軍后,當地戰事和襲擊不斷。以美國為首的聯軍還在伊拉克大量使用了貧鈾彈、集束炸彈和白磷彈,且沒有采取任何措施來盡量減少對平民的傷害。據聯合國估計,如今伊拉克依然有約2500萬枚地雷和其他爆炸遺留物需要清除。目前美國仍遲遲未能完成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的承諾。

  7.敘利亞戰爭。2017年以來,美國以“阻止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為由,對敘展開空中打擊。2016年至2019年,敘利亞有記載死于戰亂的平民達33584人。其中,美國領導的聯軍轟炸直接致死3833人,有半數是婦女和兒童。美國公共電視網2018年11月9日報道,僅美軍對拉卡市發動的所謂“史上最精確的空襲”,就導致1600名平民被炸死。根據世界糧食計劃署2020年4月的調查,大約三分之一的敘利亞人沒有足夠的食物,87%的人沒有儲蓄。根據世界醫生組織的估算,敘利亞戰亂開始以來,有約1.5萬名醫生(約占該國醫生總量的一半)逃離出境,650萬人在國內流離失所,500萬人作為難民外逃。

  此外,美國還以支持代理人戰爭、煽動國內叛亂、暗殺、提供武器彈藥、培訓反政府武裝等直接或間接方式頻頻對其他國家進行干涉,給相關國家社會安定和民眾安全帶來嚴重傷害。由于大量此類事件屬美國政府暗中操弄,其造成的具體破壞后果難以統計。

  二、美國發動戰爭的惡果

  二戰以來,幾乎所有美國總統在任內都曾發動或介入過對外戰爭,戰爭理由包括“阻止共產主義蔓延”、“維護正義”、“制止侵略”、“人道主義干預”、打擊恐怖主義、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保護美國僑民安全,等等。其中,只有一次是針對美國本土直接遭受恐怖主義襲擊后所做出的反擊,其他都是在與美國切身利益沒有直接關聯的背景下主動對外動武的。即使這唯一的一次“正當防衛”也明顯屬于防衛過當:在“消除基地組織威脅”的旗號下,美軍本著“寧可錯殺、不可漏殺”的原則,在反恐戰爭中隨意擴大打擊范圍,造成大量當地平民死傷;即便美軍聲稱使用了“相對精確”的無人機攻擊,濫殺無辜的現象仍屢屢發生。

  從美國對外動武所遵循的程序來看,有的是在操縱聯合國后通過安理會授權這一“合法渠道”來對外發起軍事打擊,但更多的是將安理會拋在一邊,不顧其他國家甚至盟友的反對,一意孤行對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發起攻擊,甚至在連具有唯一法定宣戰權的美國國會都未批準的情況下就對外挑起戰爭。

  從后果來看,美國發動的對外戰爭,引發了各種各樣的地區和國際危機。

  ——戰爭直接導致了當事國的人道主義災難,包括人員傷亡、設施破壞、生產停滯,尤其是造成大量無辜平民傷亡。在戰火蔓延到的區域,人們死于家里、市場中、道路上,死于炸彈、子彈、簡易爆炸裝置、無人機,死于美軍的空襲、政府軍的掃蕩、恐怖和極端組織的屠殺以及國內的暴亂。根據美國布朗大學2018年11月發布的研究報告,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敘利亞和也門因戰亂致死的平民分別有43074人、23924人、184382-207156人、49591人、12000人,殉職的記者和媒體人員分別有67人、8人、277人、75人、31人,殉職的人道主義救援人員分別有424人、97人、63人、185人、38人。人員傷亡往往還會被美國政府輕描淡寫。美國“截擊”網站2018年11月19日報道,伊拉克平民的實際死亡人數遠超美國軍方正式報告的數字。

  ——戰爭帶來一系列復雜的社會問題,包括難民潮、社會動蕩、生態危機、心理創傷等。據統計,近年來美軍介入的幾場戰爭導致難民數量居高不下,如阿富汗有1100萬人,巴基斯坦有38萬人,伊拉克有325萬人,敘利亞有1259萬人。這些難民被迫遠離家園,阿富汗難民中約130萬人流落到巴基斯坦,約90萬人流落到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難民中約350萬人流落到土耳其,約100萬人流落到伊朗。在阿富汗、伊拉克和巴基斯坦,由于缺醫少藥、營養不良和環境污染導致的人員死傷遠超因戰爭直接傷亡的人數。據估計,非戰爭直接原因致死者的數量是戰爭直接致死人數的4倍。伊拉克巴士拉每公斤土壤的鈾含量從1991年前的低于70貝克勒爾,暴升至2009年的10000貝克勒爾,在戰爭物資遺留地區更是高達36205貝克勒爾。英國《衛報》網站2016年8月22日報道,伊拉克2010年有先天缺陷的嬰兒出生率高達30%,而正常情況下這一數據僅為2%至4%。

  ——美國發動的戰爭還產生了外溢效應,給未涉事國家造成傷害。例如,在越南戰爭中,美軍以阻斷“胡志明小道”為名,將戰火蔓延到臨近的柬埔寨和老撾等國,導致50萬名以上的無辜平民死傷,并遺留下大量未爆彈藥。在阿富汗戰爭中,美軍飛機和無人機在打擊恐怖分子時,時常將炸彈投向鄰近的巴基斯坦村寨傷及無辜,甚至迎新的婚車和巴基斯坦邊防軍士兵都未能幸免。在對南聯盟的持續空襲中,美軍還將中國大使館作為轟炸目標,導致3名中國記者死亡,十幾人受傷。

  ——美國自身也成為其對外發動戰爭的犧牲品。根據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的統計,美軍在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的身體受傷人員分別高達103284人和153303人。2001年至2005年,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中返回的103788名退伍軍人中,約有三分之一被診斷出患有精神或心理疾病,56%的確診者患有一種以上的疾病。美國國會研究局的研究顯示,2008年至2016年,每年有超過6000名退伍軍人自殺。美軍給參加過朝鮮戰爭的老兵及其家庭的補償每年達28億美元,給參加過越南戰爭的老兵及其家庭的補償每年超過220億美元,為參加過阿富汗戰爭的退伍軍人支付的醫療和傷殘護理費已超過1700億美元。《商業內幕》網站2019年12月報道,阿富汗戰爭爆發以來,估計有超過3800名美國平民承包商死亡,這遠遠超過政府統計數字,甚至超過美軍死亡人數。

  三、人道主義危機源于美國的霸權思維

  縱觀美國對外發動的多次侵略戰爭,可以看出其軍事行動導致人道主義危機的案例不在少數。在當前戰火未熄的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等國,“誤炸誤傷”頻頻發生,難民漂泊無處落腳,基礎設施千瘡百孔,國民生產停滯不前。美國在國外發起的戰爭,往往打著“人權高于主權”“人道主義干預”等旗號,為何最終演變為人道主義災難呢?

  美國《外交政策》雜志2011年4月曾總結出美國頻繁對外動武的五個原因,除了軍力優勢導致其很難抵制住訴諸武力的誘惑、國內制衡機制難以發揮有效作用等因素外,并未提及美國價值觀在其中發揮了什么作用。實際上,“維護人權”并非美國對外動武的明確驅動力,對外動武不過是美國達成自身目標的一種手段,雖然其中并不排斥道義感的驅使,但這并非充分或必要條件。只要認為需要,只要相信對自身有利,只要覺得力所能及,美國就會產生動武的沖動。而由此帶來的人道主義災難再可怕,也總是別人在承擔,不會影響美國達成其目標,也不會直接傷害美國人。選擇不計后果地動武,其背后透射出的是“美國優先”、強者通吃的霸權心態,是“唯我獨尊、寧負天下”的單邊思維。

  在口口聲聲尊崇“普世價值”的美國政客眼里,“天賦給他們的人權”是否也被同等地賦予了普天下其他的人呢?

  既然美國國內確立了所有族群一律平等的法律,那么在面對國外民眾時,美國是否真正認為他們也應享有同等的基本權益,還是僅僅因為他們手中沒有美國選票就無須顧忌?

  美國相信發生在其本土的針對平民的恐怖襲擊是卑劣的、應受懲罰的,難道發生在美國以外、由美軍實施、導致大量無辜平民死傷的殘暴事件就是可接受的、“必要的”犧牲嗎?

  在別人的國土上就“寧可錯殺、絕不漏殺”,肆意使用放射性武器,用有毒試劑摧毀所有植被,未辨明目標性質就隨意開火,在實施這些行為時,美國價值觀中“不言而喻”的人權被賦予了誰呢?

  那些僅僅因為無力逃離交戰區域就隨時要承擔被當成恐怖分子射殺風險的平民,人權在哪里?那些出生時就因美軍的化學武器而致殘并將痛苦終生的孩童,人權在哪里?那些為躲避美軍的戰火流落他鄉卻無處落腳的難民,人權在哪里?

  歸根結底,動輒以單邊戰爭手段來解決爭端的思維模式,本身就存在問題。人道主義與霸權主義存在內在的對立,期待霸權主義國家去捍衛他國人權無異于與虎謀皮。國際爭端的解決要靠在聯合國框架下的平等協商,要靠規范完善的國際機制來協調,要靠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來推進。只有丟棄私利至上的霸權思維,才能避免“人道主義干預”變成人道主義災難,才能實現互利共贏,才能使各國人民都能真正享有各項基本人權。

  附:

  1、二戰以來美國主要對外侵略戰爭造成平民傷亡等情況一覽表

  朝鮮戰爭:平民死亡300萬人,難民300萬人;

  越南戰爭:平民死亡200萬人,難民300萬人,落葉劑受害者300萬人;

  空襲利比亞:軍民死亡700人;

  入侵巴拿馬:平民死亡302人,受傷3000人;

  出兵索馬里:平民死亡200人,受傷300人;

  海灣戰爭:戰爭致死平民12萬人,制裁致死200萬人,經濟損失6000億美元;

  科索沃戰爭:戰爭致死2000多人,致傷6000人,經濟損失2000億美元;

  阿富汗戰爭:平民死亡超過3萬人,受傷7萬人,難民1100萬人;

  伊拉克戰爭:平民死亡20萬至25萬人,難民325萬人;

  敘利亞戰爭:平民死亡超過4萬人,1259萬人逃離家園。

  2、二戰以來美國侵略戰爭和對外干涉一覽表

  1947-1949:干涉希臘內戰

  1947-1970:干涉意大利選舉,支持反共力量

  1948:在哥斯達黎加內戰中支持反政府武裝

  1949-1953:支持阿爾巴尼亞反共活動

  1949:干涉敘利亞政府更迭

  1950-1953:發動朝鮮戰爭

  1952:干涉埃及革命

  1953:支持伊朗政變推翻政府

  1954:支持危地馬拉政府更迭

  1956-1957:密謀敘利亞政變

  1957-1959:支持印度尼西亞政變

  1958:制造黎巴嫩危機

  1960-1961:支持剛果政變

  1960:阻止老撾政府改革

  1961:支持入侵古巴的豬灣行動

  1961-1975:支持老撾內戰和鴉片貿易

  1961-1964:支持巴西的反政府活動

  1963:支持伊拉克內亂

  1963:支持厄瓜多爾叛亂

  1963-1975:參加越南戰爭

  1964:干涉剛果辛巴叛亂

  1965-1966:干涉多米尼加內戰

  1965-1967:支持印度尼西亞軍政府對共產黨人的大屠殺

  1966:支持加納國內叛亂

  1966-1969:在朝鮮非軍事區制造沖突

  1966-1967:支持玻利維亞叛亂

  1967:干涉希臘政府更迭

  1967-1975:干涉柬埔寨內戰

  1970:干涉阿曼內政

  1970-1973:支持智利軍事政變

  1970-1973:支持柬埔寨政變

  1971:支持玻利維亞政變

  1972-1975:援助伊拉克反政府武裝

  1976:支持阿根廷政變

  1976-1992:干涉安哥拉內政

  1977-1988:支持巴基斯坦政變

  1979-1993:支持柬埔寨反政府武裝

  1979-1989:干涉阿富汗戰爭

  1980-1989:資助波蘭團結工會反對政府

  1980-1992:干涉薩爾瓦多內戰

  1981:在錫德拉灣與利比亞對抗

  1981-1982:推動乍得政府更迭

  1982-1984:參與多邊干涉黎巴嫩

  1982-1989:支持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裝

  1983:入侵格林納達

  1986:侵入利比亞錫德拉灣

  1986:轟炸利比亞

  1988:擊落伊朗民航客機

  1988:出兵洪都拉斯

  1989:與利比亞在托布魯克對峙

  1989:干涉菲律賓內政

  1989-1990:入侵巴拿馬

  1990-1991:發動海灣戰爭

  1991:干涉海地選舉

  1991-2003:主導伊拉克禁飛區強制行動

  1992-1995:首次干涉索馬里內戰

  1992-1995:干涉波斯尼亞戰爭

  1994-1995:出兵海地

  1996:支持伊拉克政變

  1997:出兵阿爾巴尼亞

  1997:出兵塞拉利昂

  1998-1999:發動科索沃戰爭

  1998:用巡航導彈攻擊蘇丹和阿富汗

  1998-1999:出兵肯尼亞和坦桑尼亞

  2001-現在:發動阿富汗戰爭

  2002:出兵科特迪瓦

  2003-2011:發動伊拉克戰爭

  2004-現在:發動巴基斯坦與阿富汗接壤地區的戰爭

  2006-2007:支持巴勒斯坦法塔赫推翻民選政府哈馬斯的行動

  2007-現在:第二次干涉索馬里內戰

  2009:支持洪都拉斯政變

  2011:支持利比亞反政府武裝

  2011-2017:開展在烏干達的軍事行動

  2014-現在:美國領導的伊拉克干涉行動

  2014-現在:美國領導的敘利亞干涉行動

  2015-現在:支持沙特參與也門內戰

  2019:支持委內瑞拉政府更迭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和諧陜西網 銅川慈善協會 渭南文物旅游網 環球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國際日報 中國檢察網 中國法院網
人民日報 新華網 央視網 中國公安 中國文物信息網 太華索道 陜西 西部法制報


網站備案:陜ICP備14008634號-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國·咸陽        電話:131-5212-8066       傳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內容未經本網站及作者本人許可,不得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等,違者本網站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網站所用文字圖片均來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網站,凡圖文未署名者均為原始狀況,但作者發現后可告知認領,我們仍會及時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處理,如未及時聯系本站,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