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臨渭檢察】“楊某在其妻子遭遇交通事故死亡后,獨自撫養上初三的孫女,家里收入僅靠幾畝耕地,而交通肇事的責任人薛某目前沒有賠償能力,楊某一家生活面臨許多困難,我院初步審查認為楊某及其孫女符合國家司法救助條件......”在國家司法救助公開聽證會上,檢察官向參與聽證會的人員介紹了申請人楊某的救助審查情況。
近日,臨渭區人民檢察院第五檢察部收到了楊某提交的司法救助申請書,辦案檢察官立即對該情況進行了走訪,了解到,楊某的妻子石某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死亡,而承擔事故全部責任的薛某無賠償能力,且肇事車輛已過保險期,案發后楊某一家未得到分文賠付。被害人石某的孫女因父母離異,母親遠嫁,父親仍在服刑期,由爺爺奶奶長期撫養,石某去世后,62歲的楊某獨自承擔起撫養孫女的責任,交通事故致使本不富裕的楊某一家生活陷入困境。辦案檢察官認為楊某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為了增加司法救助的公信力和透明度,11月13日,臨渭區人民檢察院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政法委等代表,就楊某申請國家司法救助一案進行公開聽證。
會上,檢察官對申請國家司法救助的基本案情和調查核實情況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參會代表就被害人的家庭情況、經濟來源、實際困難等問題向承辦檢察官及申請人提問,同時圍繞申請人楊某的情形是否符合國家司法救助政策以及救助多少金額、如何進一步幫助被害人家庭走出困境等問題展開評議,并發表了意見。
經聽證,參會人員全部同意辦案人對申請人作出的救助意見。在后續的救助過程中,檢察機關還將繼續跟進,進一步協助村兩委落實受害人家庭的其他社會救濟措施,通過多元化的救助真正幫助受害人走出生活困境。
此次聽證會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體現了以人為本、公開公平公正的執法理念,讓司法救助工作在陽光下運行,讓人民群眾對檢察機關辦案過程看得見、聽得見,大大提升了檢察機關的司法公信力和透明度。今后,臨渭區人民檢察院還將進一步深化司法救助工作,搭建救助平臺,關愛弱勢群體,做到應救盡救,確保真正困難的群眾得到救助,傳遞司法溫情,彰顯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