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公安深化矛盾多元化解 擦亮楓橋合陽名片
本網訊(通訊員 行喜平)今年以來,合陽縣公安局以創建“品牌調解室、調解員和調解隊”為依托,持續深化“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積極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機制,形成了社會基層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有力助推更高水平平安合陽建設縱深發展。

找準焦點,全面掌握矛盾糾紛新動態。以“百萬警進千萬家”、“一村(網格)一警”等工作為載體,組織廣大民輔警、發動平安類公益組織,重點圍繞家庭矛盾、婚戀糾紛、鄰里矛盾、土地糾紛、經濟債務等突出問題,全面細致排查各類矛盾糾紛,建立工作臺賬,分析定期研判,做好風險等級評定。同時,建立警種部門及派出所警務協作、信息共享機制,從日常的接處警、案件偵辦、社區警務、進村入戶、窗口服務等工作中及時收集發現各類矛盾糾紛,實現了各類矛盾糾紛的早發現、早介入、早化解。今年以來,全局共排查化解矛盾糾紛453起,化解率達到95%以上,有效防范化解因矛盾糾紛引發的個人極端暴力犯罪、群體性案(事)件發生。
豐富載體,建立矛盾多元化解主陣地。持續深化“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組織各派出所大力開展“三個品牌”創建活動,已初顯成效。先后組建形成了“老吳工作室”“普剛工作室”“翟少說法”“老何說事”等30余個品牌調解室、品牌調解員和品牌調解隊。在此項工作中,路井、同家莊、坊鎮、甘井、百良等派出所勇于創新、大膽實踐,先后創新建立了“1354”矛盾糾紛調解機制、“講、說、調”三字工作法、警綜一體化、“1+2+4+N”初心甘警治安共治聯合會、警綜聯盟等新機制、新做法、新經驗,進一步筑牢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主陣地。
完善機制,牢牢把握矛盾化解主動權。以加強和規范警務室建設為依托,建立派出所社區民警、調解室、所領導三級審核把關機制,實現矛盾糾紛“排查—分流—調解—研判—預警”閉環式運行。同家莊派出所開創“1+N”調解新模式,由鎮黨委政府牽頭,派出所主抓,司法、法庭、土管等駐鎮單位聯動,組建矛盾糾紛聯調委員會,落實津補貼補助,真正讓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路井派出所以新民社區警務室為主陣地,由社區民警具體負責組織,精心挑選2名治安主任擔任社區民警助理,在社區4個村組建立了一支綜合治理隊伍,專人專責開展治安巡邏、矛盾排查化解、信息收集等工作,創新建立了獨具特色的“1354”矛盾糾紛調解機制;金峪派出所結合轄區實際和治安狀況,建立了“點+線+面,一點帶線,線面結合”的矛盾糾紛調解模式。
主動作為,不斷提升廣大群眾滿意率。建立調處回訪制度,對于已調處的矛盾糾紛,由專職調解員、社區民警采取入戶走訪、電話回訪等形式,誠懇聽取當事人意見和建議,掌握調解執行情況,有針對性地落實跟進措施,盡可能地贏得涉事雙方理解、肯定和滿意。借助“百萬警進千萬家”、“一村(網格)一警”、平安建設、反詐進小區等工作活動,深入宣傳《婚姻法》《勞動合同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教育引導廣大群眾通過合法途徑解決利益訴求、維護自身權益,切實從源頭上減少和遏制各類矛盾糾紛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