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檢察:異地協作 架起司法救助“暖心橋”
本網訊 (雷芳 徐維澤)近日,大荔縣人民檢察院應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的函請,就一起猥褻兒童案的未成年被害人一一(化名)進行國家司法救助協助調查核實,用兩地的檢察擔當構筑起司法救助聯動“暖心橋”。
在收到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委托調查函后,大荔縣人民檢察院對申請人家庭困難情況開展調查核實工作。通過實地走訪申請人家屬所在村組及其住地,對申請人家屬進行調查詢問,了解到一一父母離異多年,母親遠嫁,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收入不穩定,其與爺爺奶奶共同生活,三個人的生活來源主要靠爺爺平時在附近打零工,奶奶因病致眼疾,常年需要藥物維持,現家庭經濟十分困難。
在調查中,經與一一家人多次溝通發現,一一在案發后變得敏感內向,不愿與人接觸和交流,對家人也緊閉心扉。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檢察官認為有必要及時啟動“未成年人心理疏導”特殊保護機制,幫助她治愈心靈創傷,回歸正常生活。在征得一一及其家人同意后,大荔檢察未檢檢察官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和干預,引導一一不要刻意回避不幸遭遇,學著放下心理包袱,重新恢復陽光快樂的生活。檢察官也與其家人進行了交流,結合案件情況指出了家庭教育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并表示如果孩子出現異常情況要及時聯絡溝通,幫助孩子盡快走出陰霾。
相關情況核實后,大荔檢察認為被害人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立即啟動了司法救助程序。
千里之隔,地域有別,兩地檢察機關“司法為民”之心沒有間隔,堅持“應救盡救”之策沒有差別。該國家司法救助案的成功辦理,既是檢察機關積極開展異地協作的生動縮影,也是檢察人以實際行動詮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有力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