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公安黑池派出所突出“三早”推進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
本網訊 (通訊員 王帥) 近年來特別是今年以來,黑池派出所以平安穩定為目標,積極踐行楓橋經驗,聚焦各類風險隱患,突出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有效地實現了社會治理模式由事后處置向事前預防轉型,有力地維護了轄區社會治安穩定。

一是做細“三個環節”,確保風險隱患早發現。發現得早是風險隱患事前預防的首要環節,必須變被動應對為主動作為,嚴排細查,靠前工作,全面管控。一是隱患定期查。圍繞九小場所、企事業單位等重點場所和部位,緊盯物防、人防、技防措施的落實和易發生不安全事故的部位、環節、時段,全方位、經常性開展安全檢查,及時發現薄弱環節并建立清單臺賬予以掛號,準確掌握潛在風險。二是糾紛滾動排。扎實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一村一警”等工作,主動深入村組社區,發揮治安積極分子、網格員作用,建立以土地、債務、婚姻等常見糾紛滾動摸排制度,每月一報,列清類型和化解狀態,緊急重大敏感矛盾第一時間上報,確保各類矛盾糾紛收集及時,情況清楚。三是轄區問題時時控。堅持對轄區內的人、事、物納入視線管理,逐一建立風險管控臺賬,明確責任民警,跟進管控舉措,堅決做到每天了解,全時段管控,確保各類風險隱患早發現、管得住。
二是做實“三個常態”,確保風險隱患早預警。在發現風險隱患的基礎上,必須強化分析研判,提出針對性的辦法,第一時間發布預警,第一時間精準防范。一是研判分析常態化。針對摸排掌握的風險隱患,逐一進行匯總分析,看哪些是個性問題,哪些是共性問題,哪些是公安職責的,哪些是其他部門的,界定類別,厘清權責,研究切實可行的措施,提出預警管控建議。二是線上提醒常態化。組建了九小場所、校園安保、駐鎮站所、安全生產等一大批微信群,并對25個村(社區)的微信群,像包村一樣,每人包聯5個村級微信群,全方位構架起線上預警網格平臺,根據治安狀況定期發布預警信息,并經常推送防火、反詐等宣傳視頻和打架、非法集資等方面的法治教育片,高頻次地提醒各行各業和廣大群眾做好防范,自覺學法、懂法、用法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安防支招常態化。在線上提醒的同時,根據入室盜竊、農副產品收購等季節性特點,以發放宣傳彩頁、喇叭廣播、步巡車巡相結合等方式,持續開展治安防范宣傳,先后累計張貼了涵蓋禁毒、反詐、居家安全內容的不干膠式彩頁20000余份,發放平安布包5000余個,錄制反詐、防火、防盜等音視頻20余個,進一步做好治安預警,為群眾安防支招。2021年、2022年全鎮刑事發案連續兩年實現下降,預警防范效果十分明顯。
三是做強“三項舉措”,確保風險隱患早處置。在做好預警防范基礎上,還得拿出硬舉措,提早行動處置好,盡最大可能將其消滅在萌芽、化解在源頭。一是整改閉環。對九小場所等重點行業場所逐一建檔立案,對清查存在問題責令限期整改,整改后現場驗收并將圖片、報告存檔備查,對限期整改不到位或拒絕整改的,提交相關部門或由所里依法處理,確保整個環節形成閉環。先后責成九小場所安裝探頭60余個,新配滅火器材30余家,有力地防范了各類不安全事故的發生。二是調和聯動。持續加大對接處警中發現的矛盾糾紛現場化解力度,在鎮黨委政府牽頭組織下,成立以金牌調解員車有轍為主的鎮級調解組織,村級同步建立調解隊伍,形成強大的調解網絡,推行每周二鄉村說事日活動,各包村干部下沉村組,為群眾調糾紛解難事。全鎮先后化解各類矛盾糾紛80余起,對疑難復雜的實行聯調聯動,堅決做到矛盾不上交,問題解決在鎮村。三是整治強勁。針對盜竊、詐騙、吸毒等影響群眾安全感的突出治安問題,堅持開展破小案暖民心活動,發案后第一時間組織精干力量,全力偵破,僅今年就偵破了一宗跨省系列入室盜竊案42 起,挽回損失10余萬元;深入開展緝槍治爆,黨的二十大前夕累計收繳槍支5把,子彈10余發,進一步清除了隱患;大力整治黃賭毒違法犯罪,查處各類案件10余起,從源頭上重拳整治,有力地凈化了環境,進一步保障轄區社會治安持續平穩,提升了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