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標三實”基礎信息采集穩步推進
始終將“一標三實” 基礎信息采集置于基礎性、全局性、長遠性地位,作為夯實基層基礎、深化信息化建設的突破口,堅持數質并舉,著眼科技賦能,強化督檢跟進,著力提升全域動態化、信息化條件下的公安派出所實戰能力。建立“分管領導親自抓、所領導直接抓、片區民警具體抓”的工作機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局面,按照“先人后物、先點后面、先重點區域后周邊沿線”的工作思路,積極深入轄區單位掌握第一手資料,開展信息比對,對采集入庫的數據進行全面清理維護,確保信息真實、準確、鮮活。同時,將“一標三實”納入2023年派出所業務工作績效考核指標,確保工作做實、做精、做細。經過全局上下不懈努力,我縣“一標三實” 基礎信息采集工作連續三個季度在全市考核中名列前茅,11月份單月排名全市第一。
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卓有成效
充分發揮派出所警務前沿和陣地的作用,深入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及時化解各類隱患苗頭。以“百萬警進千萬家”“一村(網格)一警”“反詐進小區(社區)”等工作為載體,積極開展“品牌調解室、調解員、調解隊”爭創活動,共設立“老吳調解室”“普剛工作室”“李偉共治聯合會工作站”等品牌調解室28個,創立“老何說事”“少棟說法” 等品牌調解員15個,組建“ 初心甘井共治聯調工作隊”等品牌調解隊23支,共化解移交各類矛盾糾紛512起,化解率95.3%。推廣黑池派出所“庭所對接”調解模式,形成以派出所為平臺,以村、鎮辦人民調解委員會為基礎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機制。先后探索推出《堅持“三早”強力推進事前預防治理模式》《多元調處防風險矛盾化解在源頭》《“四步三落實”工作法探索矛盾糾紛調解新路徑》等工作法和工作經驗被省市采用推廣。
公安部門消防安全監督檢查頻繁活躍
以扎實推動春季治安清查整治、安全穩定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夏季治安打擊整治和“雷霆利劍·決勝2023”專項行動為契機,聚焦危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九小場所”消防、燃氣、自建房等消防安全風險隱患,將公安部門消防安全監督檢查與平安創建大宣傳、社會面治安大巡防、風險隱患大排查、“一村(格)一警”大走訪相結合,全方位、多層次、全覆蓋助推公安部門消防安全工作走深走實。累計開展消防安全演練15次,消防專題培訓5次,檢查“九小場所”68205家次,部門聯合檢查餐飲企業燃氣安全1000余家,排查自建房旅館72家,移交火災隱患暨消防違法行為通知書2100余份,排查整改各類安全隱患150余處。同時,聯合消防救援大隊、小區物業對飛線充電現象進行排查整改,將亂停亂放的電動車移至專門停車棚,走訪沿街門店150余家,小區30次,企業5家,整改飛線充電13處。
基層防范服務優化提升
按照“黨委領導、政府負責、公安主抓、部門聯動、公眾參與”的思路,以“一村(格)一警”工作為載體,依托縣網格化集成管理指揮中心平臺,探索警務網格與集成網格“雙網”融合新模式,建立網格警與網格員對接聯動機制,將派出所110名民警嵌入215個村(社區)網格,將機關99名民警嵌入城區99個小網格,共配備網格警209人,網格長223名,網格員2619名,以繡花功夫繪就平安合陽錦繡畫卷。以城鄉33個社區警務室、194個警務工作站為依托,先后組建“金水管家”“初心甘警”“洽力共建”“同心守護”“新聯心”等品牌平安類公益組織277支3000余人,形成了“派出所牽頭組織、社區民警主導、專職輔警配合、多方聯動參與”的“1+2+N”群防群治新模式,實行“公檢法司”聯勤,形成了“警燈常亮、警察常見、警車常在”工作局面。
隊伍能力素質更趨協調
持續推進完善城區派出所“一室兩隊”警務運行,督導農村派出所激發“一警多能”潛能,全面推廣甘井所“一室兩崗四隊”警務運行模式。以派出所區域警務協作為前提,落實局領導班子成員、機關隊室包聯派出所工作制度,施行警種部門支援派出所工作機制,協調建立鄰省、鄰市、鄰縣派出所和鄰近警務室之間的警務協作機制,不斷開創派出所警務機制改革工作新局面。立足崗位實際,按照“四懂四會”標準,開展派出所常態化崗位練兵、技能比武活動,采取以會帶訓、分片教學、送教下基層等多種方式,把基礎信息采集、行業場所管理、糾紛排查化解、案事件處置、信息化應用、群眾工作能力等方面作為必訓內容,全面提升派出所民輔警能力素質與新時期派出所工作更加匹配。先后組織召開智慧派出所推進會、規范化執法座談會、派出所治安內勤培訓會等專題業務培訓會4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