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能動履行民事檢察職能
一是完善案件受理機制。民事檢察干警在控申部門接待群眾,用“提前介入”的方式,高效了解案件情況,進一步暢通當事人申請監督渠道;二是探索檢察環節訴源治理。在依法監督的同時,注重矛盾化解,平息糾紛,耐心向群眾釋法說理,引導申請人接受正確的裁判結果。全年接待群眾化解糾紛60余人次,將為民辦事落實落深;三是增強監督主動性。運用傳統調卷閱卷與大數據模型分析等方式,拓展線索來源,不斷拓寬監督的廣度和深度,能動履職提升依職權監督質效。
強化支持起訴職能,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
一是準確把握民事支持起訴制度的職能定位。積極辦理民事支持起訴案件,通過提供法律咨詢、調取證據、幫助制作法律文書,依法優先導入法院“速裁”辦案通道等方式,共計辦理民事支持起訴案件8件,支持起訴5件,幫助農民工追回勞動報酬共計10萬元。二是創新運用支持起訴+檢察和解。秉承起訴不是目的,維權才是最大的支持的辦案理念,著力將矛盾糾紛化解關口前置,引導農民工和用人單位達成和解,最大限度幫助弱勢群體實現權益,減少訴累和維權成本。該院在受理楊某某等3人追償勞動報酬申請支持起訴案后,主動引導和解并跟蹤督辦,7日內督促企業全額支付了楊某某等3名農民工工資60630元,在檢察環節實現矛盾化解。
注重訴源治理,持續開展虛假訴訟監督
一是加強內外協作,構建多元監督體系。逐步形成虛假訴訟常態化監督合力,探索建立民事非訴執行案件中虛假訴訟檢察監督機制,組織轄區5家仲裁機構和公證機構召開座談會,就防范和打擊虛假仲裁、虛假公證的問題形成共識。二是深化訴源治理,抓前端治未病。針對在虛假非訴監督專項中發現公證機構程序不規范的問題,向轄區兩家公證處分別制發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督促公證機構加強實質審查,確保公證行為的真實性、合法性,實現虛假訴訟的源頭防治。
強化數據應用,賦能精準監督提升質效
今年以來,臨渭區院積極尋求民事檢察與大數據監督模型的結合點。一是加強自主研發。為切實解決民事支持起訴線索發現的難題,設計聯通相關部門數據,暢通信息溝通和篩選,打破外部數據壁壘,設計民事支持起訴法律監督模型;二是堅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理念。運用最高檢、省院推廣模型辦理案件。在運用司法網絡拍賣大數據監督模型中,通過提取多方信息進行數據碰撞,發現共性問題,推動法院及時完善司法網絡拍賣公告中的信息,進一步提升涉案財產處置效率,保障司法拍賣的公平公正,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積極開展宣傳,提升民事檢察知曉度
深入開展《民法典》宣傳活動,通過“線上+線下”方式開展普法宣傳,在公眾號內開設專題欄目“民法典宣傳|以案釋法”,采取法治咨詢、法治講座、贈送讀本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開展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等基層普法活動,發布宣傳稿件11篇,積極宣傳民事檢察的職能,切實提升群眾對民事檢察的知曉度、參與度和認可度。
臨渭區人民檢察院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做好做強民事檢察監督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主動圍繞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不斷深化民事檢察理論研究,補強民事檢察短板弱項,落實精準監督理念,高質效辦理每一起案件,為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貢獻民事檢察力量。